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80-3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80-390(第13/14页)

个可怕的事实。

    只要是她主演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就没有亏本选项,无非是赚多和赚少的区别。

    有同行酸溜溜地说,全内娱——甚至还有好莱坞在内,都把最好的资源送到她面前,任她挑选。好剧本和好项目都是她先挑,她看不上的其他人才有机会。

    最好的剧本,最好的班底,最好的演员。按照这种掐尖法,凌穗岁的作品会翻车才叫意外吧。

    这话被有心人传出去,虽然在传播过程中隐去了发言者的具体姓名,只说某明星,但还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讨论热潮。

    有人赞同,说过于倾斜的资源在把凌穗岁捧上神坛的过程中,也抢夺了其他演员的机会;也有人觉得这纯粹是酸话,如何界定“顶级资源”?难道不同的剧本上面,还会像玄幻小说似的,分出天灵地宝的等级吗?

    难道,凌穗岁演好的作品就叫顶级资源,你家演砸了的就是“小成本”、“低配置”?严思菱是新人,唐冰是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去欧三,裴学海这几年也拍了新作品,怎么表现就是不如《大侠无忧》呢?

    说什么资源过于倾斜……凌穗岁每年才拍多少部戏啊。难道她拒绝过的剧本,以后就不开机,也不会找别人拍了吗?

    岁丝总结,人不行别怪路不平,拍不出好作品就暗戳戳抱怨岁皇把你们资源都抢了,有意思吗?自己说出来不觉得离谱吗?

    即使退一万步说,每年一部戏的频率都能垄断影视行业的所有好资源,那该反思的也绝对不是凌穗岁。

    当然了,以上话题看似破具声量,但本质上依然是少数人的讨论。

    要问大多数人的看法……大家压根不关心资源倾不倾斜的,这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观众只为自己的喜好买单。

    作为观众之一,荆心怡对着备忘录卡了三天,《易如反掌》的影评断断续续写了又删。

    随便写点感想当然很容易,但想要在影评赛道脱颖而出,吸引到凌穗岁和其他人的注意,就不是靠明星光环,找营销号推热搜能做到的。

    对于网上——或者说局限于某几个小组的议论,荆心怡连切小号吃瓜的兴趣都没有。

    为了自己的铁粉人设,她早就将凌穗岁的事业发展历程铭记于心,每个节点都拿出来反复研究过。

    要是真有人觉得,凌穗岁的每张好牌从开始就是好的,或者全都来自“老天的馈赠”,她就是运气这么好的天选之女,那这人就抱着自欺欺人的念头过一辈子算了。

    反正,这种人注定走不到能影响凌穗岁的高度,没人在意ta怎么想。

    至于最开始说酸话的同行,这阵子会不会胆战心惊,担心被凌穗岁查出来舆论源头……就更加不在荆心怡的考虑范围内了。

    她这会,正在互联网上搜集《易如反掌》的影评,给自己多找点灵感。

    【分享一个布景上的细节!钱兰租的单间里,摆放了不少大牌护肤品和化妆品,衣柜里还有个蔻驰的包。这不算特别贵的东西,但结合钱兰的居住条件,和交换身份后沈蕙能支配的属于钱兰的余额,就能说明她其实是有消费主义倾向的。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塑造,给钱兰增加一些真实的,立体的特点,其实是增加了她在这部影片里的存在感和分量,让她成为一个不那么完美的“游戏受害者”,不然易如反掌就很容易变成沈蕙的变形记solo,钱兰只是为她提供契机的工具人。】

    【易如反掌有很多精彩的名场面,我最喜欢的是沈钱初见。这场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是我的三刷动力。

    先从拍摄手法上说,导演的打光就非常偏心沈蕙。两个角色面对面坐着,钱兰那边有点暗,而沈蕙的头发丝都在发光。

    注意,这里我们看到的镜头语言,就是两人眼中彼此的样子。

    视觉会带给人心理暗示,面对这样的沈蕙,再结合两人的身份差距,钱兰很自然就会觉得自己矮她一头。那么沈蕙呢,她心里会有优越感吗?

    我觉得是没有,因为优越感是一种建立在对比之上的情绪,而沈蕙的傲慢程度已经是next level,她不会拿自己和钱兰对比。

    沈蕙看向镜头的眼神,是观众在钱兰的角度感受她的注视。

    这里凌穗岁演的特别好,轻视是很容易被察觉的情绪,但她看钱兰时非常认真。而这种认真并不意味着她的尊重,她在打量,在审判,在评估对面的价值。

    她看的很认真,想的也很认真,钱兰可以是值得她留意的商品,股票,投资项目,但肯定不是和她平等的“人”。

    所以钱兰会觉得别扭,会很不安,但这种视线又不带明面上的轻慢羞辱,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落入了有苦难言的境地。从这里开始,沈蕙就在精神上打压她了。

    打完棍棒,沈蕙又给了颗甜枣。

    沈蕙先在她心里建立起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又主动放下身段,说话的语气很温和,笑起来也很亲切,给了钱兰“折节下交”的心理暗示,让她在感到受宠若惊时,对她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短短几分钟内,两人就完成了心理博弈,精通此道的沈蕙大获全胜。

    初见时她这里的技巧有多高明,结局时草率地被车撞飞就有多讽刺。“易如反掌”真的是个非常贴切的电影名,它可以用到电影里的每个情节,随时随地来个升华,太牛了。】

    【看到有人说,如果沈蕙没有被钱兰开车撞,那她要做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场面让她觉得玩不下去了,她才会认输,接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家族的托举,她的财富和地位也来源于投胎的运气成分?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错了,首先以沈蕙的性格是不可能认输的,她对这次“变形记”的概念一直是个游戏。如果游戏卡关了,过不去了,玩家无非三种选择。

    第一种就是反复想办法通过,升级打怪积累经验,第二种就是氪金变强,第三种直接弃游不玩了。就算哪天沈蕙放弃,她的心态也是弃游,而且她不会认为是自己菜,绝对是游戏公司设计有问题。

    而且,在打游戏的过程中,沈蕙一直在调整属性。最开始她用钱兰的身份去投简历,但她完全看不上那点薪水,后来她回到小县城准备创业,薅几个钱家人的免费劳动力,这里都可以算是钱兰的初始配置。

    从钱家人没钱,她自己开发小程序卖出去开始,沈蕙就已经在“开挂”了。包括后面的创业方案,股票投资,以及高价口译急单,其实都不是钱兰能掌握的能力。

    这些能力来源于沈蕙接受过的教育,一个完美的商界精英背后,是不计代价的真金白银投入。而沈蕙在使用它们的时候,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她从沈家带走的隐形资产。

    为什么她高瞻远瞩,眼光独到,钱菊和钱母却短视浅见,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什么她投资心态稳健,能在买入股票后云淡风轻,不把亏损当回事,果然等到了牛市暴涨,而钱光宗亏一点就担惊受怕,心态崩溃,反复追涨杀跌?

    不是沈蕙天生聪明,也不是钱家人天生愚蠢,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塑造了社会中截然不同的个体。横亘在沈蕙和钱家人之间的差距,是用财富堆出来的认知与信息壁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