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60-370(第7/13页)
功的呢?
她那时还没进圈,更别提有什么竞争对手。即使在小有名气后,她为武术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也从来没想过是为了打败谁,把谁当做假想敌。
凌穗岁认真回忆,她确实有过提前练习,不放过每一个机会的想法。既然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她。
同时,她也很沉迷这种辛苦。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仔细想来,肉体上的疲惫确实占据了她大量精力,让迷茫、彷徨、犹豫纠结等情绪在她的脑子里无立锥之地,似乎也是她的意志力非常坚定,很难被外界干扰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成为更好的自己”来形容,会显得有些宽泛和假大空,这句话早就被用烂了。
至于锻炼意志?强健体魄?又都不够全面。
说来说去,要回归初心的话——
大概她只是想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吧。
第366章
角色粉的战斗力一点都不比演员粉差
关于《功夫大师》的宣传工作在九月初就基本结束,从那之后,凌穗岁真正意义上休息了一段时间。
到了九月底,即将迎来国庆档的时候,《功夫大师》也正式退出院线电影竞争。除小范围包场外,票房不会再有增长了。
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是24.97亿,全球票房15.71亿美元。
目前,《功夫大师》在今年的内地电影票房榜排第五名,就看国庆档是否能有新片冲击它的位置。
今年榜单上的前面三名都是春节档作品,第四名是同档期上映的国产喜剧片,只比《功夫大师》高个几百万。
从上映后,这两部电影的成绩一直很缠绵,最终结果让追踪票房的功夫胫骨(精神股东)们扼腕叹息。
对以亿为单位的票房成绩来说,几百万真的只差一点点,也就小数点最后一位的差距。
胫骨们怒斥《功夫大师》的国内发行是废物,两部电影的票房很接近,但功夫的排片占比总是略逊一筹。别说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差距,几百万的差额就在这等着呢!
但凡暑假期间能多撕到点排片,增加点场次,《功夫大师》不就是暑假档冠军了么?所以说,李茉没拿到第一,发行方全责!
追数据的不仅是岁丝,李茉也有很多角色粉,两者之间有重叠,但不算百分百。
《功夫大师》在内地无缘年冠,在全球榜单上也只能排到第二。考虑到Q4还有两部好莱坞大片上映,有些人都开始担心它能否保住前三了。
十五亿美元已经是让迪兰德乐不可支,对系列作品充满信心的票房成绩了,但在某些人眼里,凌穗岁的一番电影竟然没有蝉联全球年冠,她在走下坡路,她终于不行了!
类似言论被复制粘贴到各个平台,岁丝们看到了,但真的不想搭理。
……话说,这种“不拿年冠就不行”的说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到底是黑,还是另类凡尔赛啊?岁丝有时都搞不懂,黑粉怎么比她们还敢吹!
岁丝不吭声,倒是电影胫骨们受不了这个气,挽起袖子下场对线。
《功夫大师》成本两亿,十五亿票房在分账后属于大赚特赚,不然《功夫大师2》哪能现在定档两年后?
《功夫大师》在华国内地的票房总榜能排前三十,知不知道前三十是什么概念,每年又有多少部电影上映?
至于在全球影史,那就更不得了了,也是前十五名的成绩。
今年没拿到全球年冠,不是李茉不能打,只是恰好赶上另一部知名ip出续作,人家有前作红利,李茉要自己打江山,就这也没拉出很大的票房差距,还不够证明李茉厉害么?
还有人说它保不住前三的,倒是等另外两部上映后再看看呢。媒体预测的成绩没有用,这年头最被看好却翻车最狠的作品还少么?有了真金白银的票房再见分晓!
再说了,系列作品要比票房,都比第一部 才算公平。把全球范围内的系列作第一部拉出来比较,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票房的影响,能排在《功夫大师》前面的,只有《阿凡达》。
李茉就是这么牛,不服憋着。
岁丝就是太老实了,不懂得把rmb和美元的汇率转换一下。都是钱,既然在国内吹,就换成国内的货币单位嘛!能全球发行也是迪兰德自己的本事,别的电影不走海外,是因为不喜欢吗?
十五亿美金什么概念?全体起立,恭迎百亿票房大女主李茉!
事实证明,角色粉的战斗力一点也不比演员粉差。如果看各平台的月度数据榜单,#李茉#的热度甚至比#凌穗岁#还高,以岁丝的体量,这是真正的角色大出圈了。
时隔多年后,凌穗岁再次体验到了出门在外先被叫角色名的感觉。虽然人家很快又补上了她的名字,但第一反应依然是“李茉”。
在ig等平台上,海外粉丝对她的爱称也变成了molly和lily,后者叫得更多一些。因为根据迪兰德放出的花絮,艾米就是这么叫的,这个昵称既能对应角色,也能对应她本人。
凌穗岁对这种情况接受良好,反正她在法律上的正式名只有凌穗岁,不管叫lindsay还是lily,都是一个代称而已。
不过,在未来几年,她大概要和李茉牢牢地绑定在一起了。
正因如此,凌穗岁才拒绝了同时以主演身份加入藤导的项目。
一方面是她没档期,一方面她自己也不愿意,和迪兰德签订的合同也会限制她出演同类型的角色。
凌穗岁不介意角色比演员红,但她不能接受自己吃老本。系列作品是为了ip宇宙,主动留在舒适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和藤正德说,这种十八、九岁的角色,还是留给更年轻的演员吧,无论是内娱还是港娱,都要多给新生代机会,老让前面的人霸着位置,迟早变成一潭死水。
藤正德还开玩笑问她,说这“前面的人”里面,包括她自己吗?
凌穗岁坦然回答,当然包括,还直视着藤导的眼睛。
藤正德:……
得了,意思是他也在其中呗。
他是老了,但想挤走他,也得看年轻人有没有这个本事。
抱着这样一口气,藤正德对这个项目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决心,还隐隐找回了年轻时的斗志。他目前正在肝剧本大纲,预计十月下旬能出个3.0正式版。
凌穗岁和他约好了这个时间再碰头。他们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了合作意向,只等下次洽谈,把各方面的事情都聊妥,就可以签合同了。
她知道一个项目从筹备到落地的周期有多长,而且藤导还打算在开拍前给主演们搞个集中训练,因此,她也就不急着和导演确定拍摄时间,看自己有没有空跟组拍摄了。
如果时间能协调过来,凌穗岁肯定还是想去实地看看的。
不仅是想去学习,更因为在香江电影圈,“监制”是仅次于导演的重要身份,她也要扛起电影质量的一部分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