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病娇探花阴湿爱》 24-30(第12/18页)
姜清杳在山上眼巴巴地等着呢,等了几日果然等到了姜府送来的东西。香油钱帛是给寺庙的,但崭新的僧衣、袈裟、芒鞋和几刀好纸是替姜清杳准备给师父的礼物。
姜清杳亲自给首座送去。
跪这个事,真的跪多了就习惯了。姜清杳甚至已经不需要做心理建设,见到首座直接跪呈:“师父,徒儿的一点心意。”
入戏已深。
首座笑纳了,叫小沙弥收了去,告诉姜清杳:“你家里看着待你还不错。”
他道:“你其实不用那么担忧,到底是亲人。”
记名弟子这个事,全靠姜清杳筹谋。
她是跟高妈妈闲聊时了解到三夫人、老太太这些女眷都超级迷信,便动了心思,瞄准了讲经的大和尚,开始各种表现。
大和尚见多了红尘算计。但很多事由成年人来做,他不过缓缓睁眼瞧一眼,由姜清杳这样的小女儿家来做,却叫他慈悲怜惜了。
且姜清杳顶着孩子的躯壳跟他学佛法,实际上开着成年人的金手指,骗得大和尚真的觉得这是个有慧根的孩子,更怜惜了。
若是男孩子,他大概还要顾虑顾虑。因为男孩子长大后便要涉及许多利益,但女孩子就不同了。
女儿家长大便要嫁人,没什么别的路可走,她能有什么过分的要求。
他直接问:“你想要什么?”
姜清杳想不到出家人能这么上道。在这样的人面前她也不敢兜圈子,坦诚倾诉:“孩子没娘,以后不知道靠谁。”
大和尚道:“我不过一个出家人,不问红尘事。”
姜清杳说:“家中嫡母、祖母,都笃信佛法,大师父说的话,多少管些用。”
大和尚问:“什么事我能说话?”
姜清杳开始胡编:“我有个姐姐,嫁得不好,很惨。”
大和尚摇头:“我管不了你嫁人。”
姜清杳抬起头:“大师父当然不能让我想嫁给谁就嫁给谁,但大师父能让我不必嫁给我不想嫁的人,是吧?”
这几个月姜清杳想清楚了,嫁人的命运在这个时空大概是逃避不了的。
但一个高嫁的沈夫人在娘家被当成贵宾,实在是暴露了姜家虽富地位却不高的事实。
姜清杳显然是个美人胚子,又生为庶女。她很担心自己长大后会不会被家族当作攀高枝的工具。
要是门当户对像三爷三夫人那样,差不多的人家,嫡对嫡,庶对庶的,也不是不行。或者哪怕给她准备点嫁妆,低嫁给自家看好的读书人,也不是不行。
怕就怕拿她给什么有权势的老男人当续弦。
最怕把她献给什么什么人当妾。
在富足的生活下,姜清杳可以不争,但是不能不思考保底的退路。
小姑娘的眼睛狡黠闪亮。
大和尚笑了:“小小孩子,想得这样远,你才几岁?”
“不管几岁,”姜清杳正色说,“没了娘,都得立刻长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一句话让大和尚心软了,“那就收你做个记名弟子吧。”
姜清杳便是这样成了首座的记名弟子。
首座把这个事汇报给方丈,方丈微笑摇头:“小机灵鬼儿。”
此时,听首座这样说,姜清杳眉眼笑得弯弯:“还有好些年呢,谁知道呢。”
“我若用不到师父,那是佛祖保佑。”
“我若用得到师父,全靠师父保佑。”
沈观侧眸,摇头。
自然而然:“我怎么会生清杳的气。”
少年凑过来,和她靠近些,轻声问她:“是不是疼得睡不着?”
姜清杳犹豫下,诚实地点头,又问:“你呢?你没生气,为什么不睡。”
沈观静了下,半晌,有些迟疑地问她:“清杳,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
少年垂下头,瞧着有些沮丧。
“害你受伤,我好像弄巧成拙了。”
第 28 章 第 28 章
姜清杳没料到沈观竟是在自责。
她愣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少年神色开始惴惴不安,凑过来小心翼翼地握着她的手,向她保证,以后一定会更关心她,时时刻刻都注意到她。
沈观说他会更仔细、更稳妥的去考虑任何和姜清杳有关的事。
少年歉疚:“若是我早些注意到,能给清杳准备件皮革髀褌,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了……而且,唔……”
沈观还要再说的时候,姜清杳伸手捂住他嘴。
少女忍不住嗔骂他:“沈观!你是不是大傻子呀。”
沈观眨眨眼,低眸去嗅姜清杳的手心。
沈观新科得中便来外家,已经令姜家喜不自禁。
他一身进士巾服,骑着高头骏马披锦簪花地踏街而来,仿佛高中回乡,实在是给足了姜家脸面。
姜家老太爷心花怒放,直觉得这外孙比嫡亲的亲孙儿还亲!
怀溪县令就在身侧,老太爷腰板一挺,声音洪亮:“可是观儿?”
沈观翻身下马上前两步:“正是孙儿。外祖父如何在此?折煞孙儿了。”
说着,一撩阑袍下摆,便跪了下去。
姜老太爷一辈子的高光时刻便是在此刻了。
然纵是自己的亲外孙,终究是文曲星下凡,他也不敢矜持太久,只飘然了一秒便赶紧伸手去扶:“使不得,快起来,快起来!”
然而沈观并不轻狂,还是结结实实地叩了下去,给快十年未见的外祖父行了全礼,这才起身,又躬身抱拳:“大舅父、二舅父、三舅父、四舅父……”给舅舅们见了一圈礼。
怀溪县令暗暗点头,轻轻咳了一声。
欢喜得傻了的姜家人反应过来,老太爷亲给沈观引见:“此是本地县台,钱大人。”
沈观对钱县令略一拱手:“县台。”
钱县令非常客气:“翰林。”
沈观是一甲第三名探花郎,一甲的这三个人状元、榜眼和探花,按照大穆朝的惯例,不需要经由庶吉士的学习,金榜题名后直接进入翰林院。
沈观如今身上已经有了翰林编修的职衔,正七品。
县令也不过就是正七品。且钱县令是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举人出身。沈观沈跻云年方十七,一甲进士,起步就是天下菁英荟萃的翰林院。
举人在进士面前如何抬得起头,何况这是探花郎。故钱县令虽年长,却对沈观颇为客气。
两人寒暄了两句,钱县令恭喜了沈观高中。沈观只说了句“过奖”,并未十分谦虚。
少年人正春风得意之时。且若不是父亲一直压着他,去年才许他下场乡试,他还可以更早一届登科。虽不至于恃才傲物,但菁英读书人该有的骄傲还是有的。
偏这份骄傲是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