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攻略手札: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25-30(第2/12页)

说的没错,只有这种有容人之性的孩子,才是陈家下一辈的希望。

    陈明德哼了一声,这二房父子俩都一个样,惯爱装可怜,这惹人厌。

    最后陈恕从虹园搬出来,但大房也没住进去,老爷让人把虹园里的屋子都上了锁,从此以后,虹园就只是一座能观赏风景的园林。

    陈恕只要走了老太爷的两只鹦鹉,珍珠和翡翠。

    这两只鸟似乎也知道主人的离开,一直萎靡不振,陈恕将它们送到和方院与小黄鹂、牡丹一起养着,期盼它们能活泼一点。

    陈恕打开笼子将小黄鹂和牡丹放进去,也许是因为当时在虹园与翡翠珍珠一起住过,小黄鹂并没有感到陌生,在笼子里巡视了一圈,就跳到挑棍上歪着头打量翡翠和珍珠,牡丹则要胆小一些,缩在角落里只露出眼睛。

    姜贞和陈莹帮忙添鸟食,陈莹问道:“二哥,今天大伯说话真过分,你不生气吗?”

    陈恕语气很淡,“大伯是长辈,不必与他理论。”

    陈莹“哦”一声,满脸不服。

    “不用喂太多,我每日都会过来看它们,辛苦你了。”

    陈恕挂好鸟笼,低头对姜贞说道。

    姜贞点点头,“放心吧恕哥哥,我会照顾好翡翠和珍珠的。”

    陈恕朝她轻轻颔首。

    走出和方院不远,陈恕被赵清月叫住了。

    她手里捏着帕子,两眼含泪道:“恕表弟,我就要随表姐去盛京了。”

    陈恕一脸平静,赵清月实在忍不住,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恕表弟,为何你总是这样冷淡呢?我是有哪里不好,惹了你的眼吗?”

    姜贞也是外姓,为何他待姜贞就那么温和。

    陈恕觉得她的埋怨毫无道理,他与她并不熟悉,赵清月这话说的就好像他辜负了她一样。

    “赵姑娘,祝你此行一路顺利,我还有事先告退了。”陈恕不愿与她纠缠,这小路上虽然没人,却不代表没有“耳朵”,他可不想谣言四处纷飞。

    望着陈恕决绝的背影,赵清月泪如雨下,在原地站了片刻,擦干泪也往回走。

    她不是没有骨气的女子,陈恕三番两次拒绝她的心意,她便再看不上他!

    隔了几日,陈芙便动身回京,赵清月也跟着她离开了。

    女学中,只剩下二房和旁支的几个女孩儿。

    老太爷一去,陈家似乎少了很多生气,姜贞与陈莹再没有去过虹园里玩耍,去年冬天,她们堆了一园子的雪人,老太爷为了让她们在夜里也能看雪,曾叫人沿着游廊挂满了灯笼。

    如今也只是回忆了。

    陈恕在闻溪院闭门读书,扬州城中关于他的流言,不论好的坏的,都渐渐沉寂。

    物换星移几度秋。

    转眼间,万泰二十一年的海棠开了。

    第26章 兰花陈恕心想,姜贞像太阳。……

    春光正好,陈府花园中桃李竞相盛放,在雪中蛰伏了一冬的草木,也焕发了新绿。

    几个小丫鬟穿过花园,一路往和方院的方向去。

    “你听说了吗?二夫人要给二少爷议亲了呢。”

    “当真?不过二少爷都十九了,的确也该定亲了。”

    其中一个小丫鬟小声地道:“你们说,二少爷会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几人沉默半晌,竟得不出一个结论。

    有人喃喃地道:“总归……是那种名门淑女吧,二少爷那么看重重规矩。”

    一句话浇灭了几人心中那点子春情,二少爷丰神俊逸,但性情冷淡,守孝期间,虽不能婚嫁,但大少爷屋里也没少了人,只二少爷始终恪守规矩,闻溪院伺候的都是老嬷嬷和小厮。

    几人收敛了心思,加快脚步,不多时,便到了和方院。

    二房的这一处院落,虽然不是府里位置最好最宽阔的,但里面的布置却是陈家最雅致的。

    入门就是一块五福临门影壁,绕过影壁,是山字排开的前院,正房庭前摆着两口缸,正是初春,荷叶还未冒头,角落一架葡萄已经露出一点羞怯的绿。

    小丫鬟们走进去,一个绿衣丫鬟问清来意后,进屋禀告去了。

    不多时,绿衣丫鬟便出来让几人进去。

    掀开帘子,只见靠窗的榻上两人对坐着,一人身着一身茜色立领对襟长衫,头上松松挽着个偏髻,岁月只在她脸上增添韵味而不见风霜。

    与她对坐着的是一娉婷少女,杏眼翘鼻,朱唇一点,容色秾艳恰如芙蓉出水,她正翻看着一本账簿,衣袖滑落,露出半截欺霜赛雪的手腕。

    丫鬟齐齐见礼:“二夫人,姜姑娘。”

    江氏叫了起,问道:“老夫人有什么吩咐?”

    领头的丫鬟道:“禀二夫人,老夫人说开春要给几位小姐制衣,奴婢等人特送来布料。”

    她示意身后几人将布匹放在桌上供姜贞挑选,姜贞选了几匹颜色清雅的就坐回去了。

    待丫鬟们走后,江氏才问道:“如今早已除服,怎么不做些鲜艳的衣裳,多好的年纪。”

    姜贞摇了摇头,“二夫人知道我的,衣裳首饰都非我所爱。”

    江氏低声叹了句,“你呀,也跟恕哥儿一样是个书虫,要是莹姐儿有你半分懂事就好了。”

    姜贞一笑,“莹莹也很好,我可羡慕她能御马了,我们约好了去太清池踏青,莹莹说要教我骑马。”

    江氏失笑,“就她胆子大,你们出门要带好护卫,小心些。”

    姜贞点点头,将账本推给江氏,低声道:“二夫人,您看这里,这账目是不是记错了。”

    江氏对了一遍,抬眼看她,姜贞解释道:“苎布每匹二十贯,棉布每匹三十贯,上个月卖出四十匹棉布,二十一匹苎布,较前

    一月多了一倍,但为何利润却对不上?”

    江氏仔细翻看了正月的账簿,姜贞又在纸上算了一遍,最后算出来有两匹苎布和一匹绢布的银子不见了。

    姜贞蹙眉道:“这掌柜的做账也是费尽心思了,若不仔细些,还真瞧不出来。”

    江氏出身商贾之家,方才早已看出来掌柜做的手脚,姜贞小小年纪,能如此敏锐地察觉出问题,还真是聪慧。

    从十一二岁起,她就发现姜贞在算术上颇有天赋,就试着让姜贞帮她打理铺子,几年下来,这几家铺子都经营得很不错。

    她心中赞叹一声,和声道:“这也是寻常,水至清则无鱼,这掌柜若不给他一些甜头,他便不会忠心为你做事。”

    姜贞犹疑道:“那若是养虎成患了呢?”

    江氏笑容更深,“山中只有一只老虎,自然是他称王称霸,但再放两只豹子进去,自然就会斗起来。”

    每一家铺子,除了掌柜的,还有两个副掌柜,每一季副掌柜都要来向江氏禀告铺子的营收状况,掌柜的不敢过于贪心,就怕被下面的人顶替了位置。

    有制衡才会有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