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炮灰男配的人生2(快穿)》 150-160(第5/28页)
不可冲撞了去。
大牛算是其中学得最好,最稳重的。如此慌张,肯定是出了事。
“东家,你们家来人了,说是你的哥哥,他脸色不太好。”
温云起颔首,快步到了后院,就见周大喜有凳子不坐,在院子里不停的转悠。看见他出现,眼睛一亮:“大椿,你回来了。”
“出了何事?”温云起走过去帮他倒了一杯茶,“喝点茶再说。”
有伙计在,茶还是温热的。
周大喜定了定神:“你生意做得真好,一会儿的功夫,来了好几波客人,都没收铜板。”
全是碎银子。
温云起看他还有心情说这些,知道事情不是十万火急,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周大喜两口喝完了茶:“是李小五,他们全家带着本家的人上门,说是要接回大玉,大玉不愿意,吵了起来。”
温云起听这话,知道得回去一趟,此时天已近黄昏,出城后就没有宵禁,走快一点,天黑前应该能到家。
“那我们走吧。”
周大喜有些纠结,路过铺子时,忍不住多瞅了几眼柜台上摆得错落有致的货物,上了马车后,低声问:“三弟,你这人都不在,那些伙计行吗?”
温云起颔首:“到点儿关门就成。”
周大喜脱口道:“万一他们昧了你的银子怎么办?”
“不会。”温云起解释,“进货时有账,卖了些什么,他们每天都要告诉我,价钱是死的。不会错的。”
如果真的有人偷东西,把脏物或者银子追回,撵走就是。
这份活计工钱丰厚,几人不敢乱来……老老实实就能得不少好处,何必冒险?
周大喜还是不太能理解,转而说起了李家的人。
“李小五偶尔也会来帮小妹卖豆芽,也到我们家帮过忙,但没有天天来。说是他家里人不高兴,前两天更是说家里已经准备帮他重新相看媳妇。”说到这里,他满脸愤怒,“爹娘打听过了,没有这事,他故意来吓唬小妹。”
温云起进城这些日子,周家人一直都在忙,忙着做生意的同时,周家对面那片荒地上也在起房子。
“房子建得如何了?”
说到房子,周大喜满脸高兴:“已经盖了瓦,爹说他当年盖个房子前前后后干了两三个月……不过那会儿最辛苦是自家人,工钱没花到三两。咱们的工钱……”
他有些肉痛,“估计十两往上了。加上料钱……嘶。”
一下子修三座三合院,每一座的正房都有七间,左右厢房各五间。这么大的院子,单独一个都要九两左右,三座院子二十七两。
温云起乐了:“你就说喜不喜欢那院子吧。”
周大喜也笑出了声来。
他们兄妹三人的院子在村里算是头一份,又宽敞又明亮,村长家的房子都比不上。
可是想到妹妹,周大喜又笑不出来了。
车夫是城里的人,不愿意在外头过夜,还想赶在宵禁之前回城,一路跑得飞快,三人颠得七荤八素,不过,大家都赶时间,也没人有意见。
下了马车,周大喜先吐了一场。
温云起脸色倒是还好,送走了车夫,又进院子舀了一瓢水给周大喜漱口。
院子里人挺多的,周家待人客气,还搬了椅子给李家人坐。
他一段时间不回,家中格局已变,厨房都是两个。专门做饭的那个厨房里,杨招娣带着两个堂嫂正在忙碌。
是的,李家人叫了本家,周家这边也不示弱,叫上了周大椿大伯一家,两个老人也过来坐镇。
用周老爷子的话说,两家住得这么近,到处连着亲,无论结果如何,自家不能失了待客的礼数,有他发话,即便杨招娣心里不甘愿,也还是开始准备饭菜。
李家男男女女来了二十多人,没有孩子。
周家这边除了周大伯一家,还来了几个本家的堂伯和堂兄弟。总之,绝不输阵。
此时院子里的气氛还算和谐,大家都在闲聊,李小五的爹娘冷着一张脸,偶尔也和边上的人说上几句。
温云起进门打了一瓢水出门,没有与人打招呼,院子里静了静。
原先的周大椿默默无闻,毫不起眼,近几个月他一跃成为周家年轻一辈中最能干的人,没有之一。
这人无论是谁,面对能赚得来银子的人,总会多几分尊重。
温云起重新回到院子,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随口道:“你们聊着,不用管我,我一个晚辈,坐在边上听听就行。”
话是这么说,他却抓了周大玉进屋。
周大玉眼睛红肿得只剩下一条缝,看到一母同胞的哥哥,眼泪滚滚而落。相比其他两位哥哥,她与周大椿之间的感情要更深,毕竟两人一起在娘胎里待了十个月。
温云起拍了拍她的肩:“你怎么想的?”
“他们就是逼我。”周大玉泣不成声,婆家会有这场逼迫,早在她的预料之中,让她伤心的是,李小五也在其中,并且明显站在李家那边。
“小五这些日子偶尔也会来帮我的忙,我没让他白帮,给了工钱的。大概我早就猜到会……”她说不下去了,“他们想让我带着发豆芽的手艺回婆家去,三哥,我这一去,这手艺肯定要被他们学走,我不能做对不起你的事。”
温云起掏出一张帕子,上面绣着兰花,料子细滑,一看就知价钱不便宜。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帕子是女子所用。
周大玉抓着那方帕子,连哭都忘了,眨眨眼睛,眨掉了泪水,确定自己没看错后,惊声问:“你哪里来的帕子?”
温云起买的。
他和冯文思分别以后,路过一间布庄,想到她身上那身丫鬟装,就想买点料子给她做成衣,顺路进去瞧了瞧。
料子不太适合,倒是帕子还不错,他选了十来方。
“我买的,认识了个姑娘,外祖父是秀才,她自己读过书,长得也好,我们应该很快就要定亲了。”
周大玉瞪大了泪眼:“何时的事?”
温云起不好说今天才认识,含糊道:“最近才认识的。”
有了这个插曲,周大玉也没那么伤心了,其实她早就想好了对策,再多的泪都已经哭完了。此时是看到了最疼爱自己的哥哥,眼泪才不受控制。
温云起再次询问:“这手艺是我教给你的,我也没有说不让你往外传,只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回李家,愿不愿意把这手艺教给他们。”
“我不愿!”周大玉回娘家已有两个多月,她这一生不到二十载,过得最拘束的日子就是在李家的一年多。
说句难听话,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与人吵,衣食住行样样都要争,有点好菜,筷子慢了就没了。回娘家的礼物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手慢一点,就只能拿到最差的那份。
周大玉不想争,可她太好说话,落在妯娌几人眼中,就成了好欺负。她被裹挟着不得不争,整个人也变得斤斤计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