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后被前任捡走了: 34、第 3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落魄后被前任捡走了》 34、第 34 章(第2/3页)


    “他算什么东西,也值当我花心思抹杀?”姜湛满不在乎地一笑,语气有些阴冷道:“只是看了他碍眼,打发了也就是了。”

    宝颐勉强松了口气,闭了闭眼道:“好。”

    姜湛脸色缓和些许,笑道:“猗猗向来识得大体。”

    “你若是愿意嫁来,公府自然会照拂你的娘家,你爹娘也不必再三番五次去孝敬皇后娘娘,以求她的一丁点庇佑。”

    他接着道:“皇后娘娘是个无底的窟窿,把希望寄于她身上,不如来依靠我,至少我不会收了银子,却不出力。"

    宝颐沉默。

    没错,若无通房一事,姜湛本就是她看中的夫婿,嫁给他有百利而无一害,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但无法不在乎家人,他们对她这样好,为她遮风挡雨而无怨无悔,如今她有了靠嫁人反过来护着他们的机会,她应该欣然答应才是。

    姜湛知她已然动摇,适时补上一句:“只一件事需要你答应,便是莫要再豢养面首了。”

    宝颐咬着唇,掌心摩挲杯沿。

    “猗猗,做事要公平,我遣走了通房,你也该从面首身上抽身。”姜湛道。

    “再过几日,姑母会正式地来纳采。”姜湛站起了身,对宝颐道:“有了决断,便趁早开始绣嫁衣吧。”

    *

    汝阳曾玩笑般说过,女子若欲为家族效力,如非惊才绝艳之辈,可走的路不过嫁人联姻,暗中补贴罢了。

    可阿爹阿娘做这些努力,不就是为了让自己不用为强权所迫,能凭自己心意活着?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显得这些用功如此徒劳。

    这世间的种种纠缠,到最后都是矛盾的死结,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法子,大多普通人只是选一个舍弃而已。

    一直到回了侯府,姜湛的话音依然在宝颐耳边盘桓不去。

    一路郁郁寡欢,唐池沉默地跟在姐姐身后下了马车,忽听宝颐问道:“阿池,你觉得阿姐应不应该嫁给姜世子?”

    唐池吓了一跳道:“自然是阿姐想嫁便嫁,不想嫁便不嫁。”

    宝颐换了个问法:“那你想让家里更加轻松些,以后不受人欺负?”

    唐池挠挠头道:“自然是想的,但艰难些也没什么,只要府上都平平安安就好。”

    宝颐笑道:“就是你们总宠着我,什么都让我自己选,我反而不能叛逆了。”

    唐池吓了一跳:“阿姐想做什么!”

    宝颐抿嘴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低头一笑道:“没什么,就是突然间想通了。”

    *

    几日后,护国公府前来下定。

    单是聘礼就置办了三十六抬,喧喧闹闹地走街串巷,这份高调震惊了整个帝都,过往行人议论纷纷:这唐五姑娘可真是能耐,才送走了个三皇子,立时迎来了新的冤大头。

    宝颐听了一耳朵流言,边听边冷笑,对桃花儿道:"我家虽然权势大不如前,但钱财进项却不比护国公府少,娶我可实惠着呢,这些人懂什么?"

    桃花儿提醒她收敛一点:"姑娘,你也别作了,就你这风流名声还有这处处留情的做派,能嫁予正儿八经的世子,已经是一桩奇事了,那日老太太听了,都惊得差点把茶盏扔出去。"

    这倒是真的,就在前几日,宝颐跪在祖母面前,正式禀明了长辈,自己愿意出嫁。

    宝颐祖母没想到姜湛竟然会愿意娶宝颐,整个人大惊失色,连眼旁的面皮都展开了,瞧着颇为惊悚。

    她把孙女揪到面前来,左右观察了半天,末了梦游般来了一句:"猗猗啊,你莫不是遭了狐狸大仙点化?"

    宝颐一脸茫然:"啊?"

    张氏小声告诉她,最近祖母沉迷志怪话本,正怀疑她是不是学了什么妖法蛊惑了姜湛,要不他怎么会白日发昏?哭着嚎着要娶她?

    宝颐屈辱地指着自己的脸道:"祖母,阿娘将我生成这副容貌,我还用得着学妖法吗?"

    祖母盯着孙女如花似玉的小脸蛋,一时语塞。

    *

    收了聘礼后,宝颐就不再出门行走,往家里一躲,再也没露过面。

    朋友们来看她,发现昔日活蹦乱跳的唐五姑娘居然在仔仔细细绣嫁衣,纷纷大惊,问她是不是被妖狐迷了心窍,改邪归正了?

    宝颐郁闷得很,不知为何大家都爱和狐狸过不去。

    而且什么叫改邪归正,护国公府可比自己家邪门多了。

    汝阳郡主问她:"关在家里那么久,就为了绣这嫁衣?"

    宝颐手握小金针,神情坚毅凛然,如平阳公主镇守娘子关,寸土不让。

    "诸君,头可断,血可流,嫁衣审美不能丢。"

    *

    夫君可能会纳通房,爹娘可能会靠不住,唯有手上的钱才最忠诚,宝颐早已想通了,并打算把此次出嫁当作自己铺子的宣传良机。

    为此,宝颐这次倾注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把衣裳收拾得美轮美奂,那绣样上的长尾鸟画得栩栩如生,连一向不屑于女红的李令姿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摸了摸绣鸟金光灿灿的尾羽,由衷赞一句:"这手艺当真一等一的好。"

    她从前不喜宝颐粗俗,可宝颐倒了霉后,她反而善心大发,把宝颐纳入了知交之列,隔三差五就来瞧她一回。

    宝颐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做菩萨的恶趣味,一看到落魄人士就走不动道。

    但她转念一想,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先是对折柳,再是对裴振衣,她的毛病就是看不得年轻男孩不上进,非逼着他们走正道不可。

    *

    又过了几日,五皇子剿匪大捷,意气风发地回了帝都,策马扬鞭于天街之上,满城为之侧目,

    帝都人民最近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前阵子刚听了唐五姑娘与天家贵胄的恩怨,见了护国公府送嫁妆的排场,此番五皇子回京又是一场大戏,大家迫不及待想知道二皇子禁足在府这段日子,听闻弟弟立功,究竟咬碎了多少条小手绢。

    更想知道——唐五姑娘的这个好看的面首,若是发觉主君已允嫁他人,会是什么心情。

    桃花儿说,裴振衣听闻此事时,呆呆立了半晌,目光空洞得令人心慌,那么沉静的一个人,神色居然如同个被抛下的小孩。

    旧衣上溅了血,刀已劈砍得卷了刃,他刚拖着疲惫的躯体从远方归来,满心以为会拥有奖赏——或者不用什么奖赏,他只想擦掉手上的血与尘土,好好抱一抱他的姑娘。

    她明明答应了等他的。

    为什么要毫无征兆地嫁给别人?

    桃花儿叹了一声:“我从没见过裴公子这般模样,姑娘当真残忍。”

    宝颐刺绣的动作一顿,问道:“那他现在在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