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90-100(第10/29页)

向是老太婆管着,他拿过来的钱还是找人借的,还要再拿钱,就得跟老太婆拿了,谁知道楼大姨一醒来就声如洪钟的嚷嚷:“让三丫头掏钱,我是在她家出的事,凭什么要我自己掏医药费。”

    理直气壮的让人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楼小乔知道大姨被毁容的时候,齐老师的辅导资料的前五万册已经印刷出来了。

    整个省的书店跟渠道都先铺路,直接让印刷厂那边匀了个业务跟线,对接的业务员就是杜娟,她现在是两头负责,一方面接印刷的单子,赚上一笔,一方面接销售的单子,又赚上一笔,这对半死不活的印刷厂来说,又不是没有多余的人力。

    于楼小乔来说人力跟库存都省了,从哪里印了从哪里发走。

    问印刷厂那么大个厂子愿不愿意接这种活,废话他们当然愿意了。

    兄弟单位做卫生纸发财,早就让他们馋的眼睛都绿了,老早就盼望着在这上面捞一票的印刷厂同仁们,也是憋足了一口气呢,别看这回只五万册,但这五万册带来的收益却不低,他们跟教育出版社达成了合作,后续有些印刷,就都签了他们印刷厂。

    现在是市场化的时代,不像早些年那会儿了。

    结果第一波消息一放出去,印刷厂门口就排队站满了人,这情形只有老员工在八十年代以前才见过。

    一问,都是来打听资料的。

    厂里的人不知道多少年都没见过这种场景了,忙请人进去坐着等,杜娟亲自出来,一家一家的统计需求,他们要求也不高,有现货但现款现结。

    业务过来统计数据,财务直接把收银挪去了大门口的一间房,方便人结账,今天来的都是新都附近的几个文具店老板,杜娟不指望他们能拿多少份的货,但业务员转了一圈,回来就跟杜娟说:“光今天这些人,都要了四千多册,咱们有装订出来有这么多吗?”

    杜娟都觉得晕陶陶的,四千多册是什么概念,四千多册他们要赚多少钱?

    所以说,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他们厂了吗?

    杜娟再三跟自己说要淡定,第一天的业绩或许是冲的猛了点,第二天也许没那么多呢,虽然说心里面这样想着,但却已经通知车间准备更多的资料出来,他们要准备大干一场。

    一周下来,仅这套资料,已经被定出去三万多册。

    杜娟这才意识到,不光是齐老师火了,连带着齐老师的这套资料,也跟着一起火了。

    楼小乔比印刷厂更明显感觉出来,他们学校已经有些人在外面买到了这套资料,刚开始只是有人偷偷的做,后来被其他的同学发现了,也去买了,老师看了不错,干脆要求每人都买一份,他们学校打算拿这套试卷做教研材料,不光学生们在做,连数学老师也在熟悉各种题型。

    这个时候,楼小乔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在学校读书的好处,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市场行情。

    学校跟学校之间的消息是相同的,育才这边一定下来基调,很快就有别的学校也收到了风,不光新都一中二中等公办高中,连隔壁县的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资料,有些没有买到的,只能借同学的用,有些学校已经把讲题这个环节,定为晚自习必备的项目之一。

    一向跟学校的学生交集不多的楼小乔,也从姚娟那里得到了消息:“好夸张啊,我一个初中同学,拖我在新都帮她买一下资料,她高中转学去了贵省,说那边有些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了,他们市里还没有多少,晚了一步买不到,听说我们新都好买,让我帮她代买个五十册,见了鬼了五十册我也买不到啊。”

    刚开始书店进货都比较保守,最多的一家也就拿了三百册,那还是一中杂货店的老板,跟楼小乔关系好才肯拿。

    当初楼小乔劝他多拿点信笺纸,他保守了点,这回楼小乔让他再拿个千吧册,他又不敢。

    结果三百册一拿出来,马上就卖完了,再去印刷厂补货,人家就说要交钱预约了。

    这回他不敢掐着手指头自己算,于是找楼小乔估了个量,决定多拿上一些。

    楼小乔一般都是静静的听着她吐槽。

    她发现吧,姚娟这个人不需要你多回应她的话,只要有人听,她就愿意说,偶尔搭句话就行,班上有些人觉得她话太多了,真忙起来谁都顾不上她,只有同桌的楼小乔能听她说上几句。

    楼小乔问:“贵省买不到这个资料,那你同学是怎么知道这个资料好的?”

    姚娟说:“他们市里有个老板,在这边出差就带了五十本回去,恰好被他们老师看到了,觉得好就就经常拿里面的体型给学生做练习,后来他们也觉得这题是真的好,就让他们去找找,但这个资料我同学都找遍了,别说他们县没有,连他们省城都没有。”

    于是才找到姚娟这里来。

    听说最开始卖起来的就是姚娟他们这边,她还找了好几个同学,人家都说书店也不多,现在新都的高中生几乎是人手一册,周边的县市也有老师要求买,根本都买不到。

    开玩笑,现在才印了第一版,五万本而已,能覆盖多少学生啊。

    新都在省城周边,这几个县市的人最多了,五万册只够这附近几个县分一分的。

    楼小乔淡淡的搭话:“是不好买。”

    现在市面上针对高考的补习资料还不多,很多都是各大学校自主编写的材料,像齐老师这样年年都带高考生,专注高考复习超过十年的老师很多,但有她这样傲人成绩的却不多。

    先不说她的履历是很厉害了,就她这次被袭击,又传奇的经历,就够很多老师支持她的了。

    事实证明,有了老师参与以后,成绩提高的才叫一个快,当一个学校把这个材料定为学生的复习材料以后,就会有无数的学校开始让学生去买这套资料。

    很快,印刷厂外面已经有人的预约排到了半个月以后了。

    再版本来定了十万册,但楼小乔看了预定的数量,跟杜娟说:“二十万册。”

    杜娟比她要保守一些,还劝她:“万一是这一阵风,后面不火了呢 ?”

    楼小乔自己就在学校,这套资料的评价有多好,只有她自己知道,现在只是县城附近,经济条件比较好些的地区在用,但连姚娟远在外省的同学都在买这套资料在用了,说明市场都已经打到了外省。

    再版印到了二十万册,连出版社的编辑都劝楼小乔慎重些。

    但楼小乔有她自己的考量,这一版或许是这次高考前印刷量最大的一版了,新都印刷厂必须加班加点的给做出来。

    “高考只有四个月了,对于我们来说剩下的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四月份之前印不出来,后面他们的购买积极性也不会很高,第三版我会看着预定情况再版,这一版就印二十万册,时间抓的很紧,一定要快。”

    齐老师那边也知道了这件事,她的这个辅导资料能卖的这么好,也是她比较意外的。

    当初出版社给她商量的版税是百分之十,以她现在的名气,完全可以提高版税的比例。

    但她没有提,至少现在不是跟人提要求提价格的时候,这件事情她全权交给了楼小乔,对于她来说,能坐着收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