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嫁给一个糙县令》 90-100(第7/21页)

么多年的情谊加上错怪了他的愧疚,足以让她不顾一切奔向傅修远。

    可她做不到,不光是因为玉城拦在其中,更是因为她同样放不下陈君迁。

    但凡他待她有一点不好,她都不会这样难以抉择。

    可她不敢说,真说了,她怕他会觉得他只是她困于现实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连她自己都还没彻底想明白的问题,她不觉得她能解释得清楚。

    痴痴看了他许久,沈京墨支起身子主动吻上了他。

    这样,就不用回答他的问题、也算是回答他的问题了。

    陈君迁抱着她的手臂僵硬了一瞬。

    她不想说。

    选择他,大概只是将就。

    但没关系,是将就也无妨,至少她现在留下来了,而傅修远也已经离开。这样的世道,他只想好好和她过好每一天。

    日子久了,他早晚会从她的逼不得已变成心甘情愿。

    想到这儿,陈君迁环紧沈京墨的腰肢,一手抚上她脑后加深了这个吻,直吻到她气喘吁吁,他擦去她唇角银丝:“睡一会儿,下午我带你出去转转。”

    出门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沈京墨有了精神,但不想走路。陈君迁装了些零嘴儿,把她扶上马背,两人共乘一骑。

    他也不知要去何处,就骑着马慢慢走,路上没什么人,小夫妻靠得又近,贴耳说些悄悄话,也别有一番意趣。

    走出了村子,两人站在岔路口上不知该往哪处去。

    沈京墨想了想,抬手一指头顶的柳枝,让陈君迁折了两条下来,掰成四截长四截短,她把八段柳条捏在掌心:“抽一条,长的往左走,短的往右走。”

    反正他们也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那就随便去哪里都好。

    两个人就这样,遇到岔路就交给柳条去选择,一路七拐八绕,还真走了不少以往从未走过的风景。

    当然,只是沈京墨没见过。自从开始画长寿郡的舆图,陈君迁已经对整个郡的大道小径都了如指掌了。

    夫妻俩这一走就走到了天黑。

    虽然已经是二月底了,但晚上还是有些凉风,陈君迁明日还要早早赶回卫府,沈京墨便提议该回家了。

    他却不想今天这么快结束,把人抱下马来,非要挽着她的手一起慢慢走一会儿。

    附近都是山林,没人会看见,她就随他去了。

    只是下午聊得多了,沈京墨有些累,没再与他谈天。两个人安安静静走了没多久,突然察觉到脚下的大地传来隐隐的震动。起初她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可看到陈君迁也疑惑地蹙了眉,沈京墨就知道她没有听错。

    那动静,像有千军万马疾驰而过。

    二人对视一眼,循着动静爬上身旁的小山头,伏低身子往下看去。

    暗夜中,一支穿着古怪军装的骑兵连火把也没打,摸黑前行,山路崎岖,竟一眼看不到队伍的尾巴,但这身打扮绝非大越的军队。

    而他们前行的方向,赫然是长寿郡!

    第95章 围城(上)(二合一) “我要是生在上……

    正午时分,沈京墨挎着一只小竹篮,从卫府去往北城门。

    一路上,原本热闹的店铺全都关门闭户,几个粮仓下满是巡防的卫府兵士,粮仓不远处搭了粥棚,城中百姓正排着队去领一碗没几口米的清粥。

    排队的人群里无人说话,施粥的人也没有出声,人人面无表情,仿佛已经失去了恐惧和发愁的力气。

    走过粥棚不远,沈京墨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正把一碗清粥往嘴里灌,身边的孩子抱着个空碗,眼巴巴地看着女人的碗,不停地咽着口水。

    女人把上面清水一样的汤喝完了,剩下半碗混着几粒米的稀粥,她递给了蹲在身边的孩子。

    孩子高兴地端起碗来,呼噜呼噜一口气都喝完了,咂咂嘴,舔舔碗边的米糊,小声道:“娘,我还饿……”

    女人同样没吃饱,可她手里已经没有别的吃食,刚刚领来的两碗粥是他们一整天的口粮,她只喝了些米汤,如今饿得眼前发黑。

    她只能把孩子抱进怀里摇晃起来,边摇晃边低声说:“乖,睡吧啊,睡着就不饿了。”

    沈京墨远远看见这一幕,只觉得心酸不已。

    可她篮中也只有从卫府伙房领来的两碗清粥和两个馒头,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的一天的口粮。

    算算日子,今天已经是南羌人围城的第二十三天了。

    二十三天前,她和陈君迁在城外山上发现了南羌军队。那里距离长寿郡更近,他们只有一匹马,只好先趁夜疾行回长寿郡报信,再派人去通知周围的村子。

    孟沧听说南羌大军真来了的时候,吓得脸都白了,当即派出探马去查探敌情,可第二天一早,探马四分五裂的尸体就被扔到了北城门下。

    城外是黑压压的南羌军队,一眼望去,少说也有好几万人。

    而长寿郡里只有两千卫府兵,经过二十多天守城,都不知剩下的还有没有一千个。

    孟沧不知傅修远的大军去永寿郡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会让这么多人的一支军队绕过大军直逼长寿郡城下。他一连派了十几个人去往永寿郡给大军送信,请求傅修远调派兵马回来解围,可都石沉大海。

    直到今天,他们也不知道援军何时会来,但城中的粮食就要见底了。

    南羌围城的第十天,家家户户的粮食就吃完了。百姓没了粮吃就会闹事,孟沧害怕万寿郡暴民四起砍杀郡守的事在长寿郡上演,当即让人开仓放粮。

    但长寿郡中有近万军民,就算粮仓再满,也终有放空的一日。

    于是从第十七天起,城中百姓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碗清粥勉强充饥,要是有人敢多拿偷拿,只要被发现,便会当场斩杀。

    刚刚被围城时,城中还能听见鸡鸣犬吠声。半个多月过去,城里已经是一片死寂,就连吱吱叫的老鼠都被人吃光了。

    现如今,也只有守城的卫府士兵才能每日多一个馒头用来补充体力。可一个馒头哪里能够呢?

    沈京墨的手探进了篮子,摸到一个有些凉了的馒头,想要送给那对母子。

    可这城里何止这一对挨饿的母子。

    这些天陈君迁日夜守在城门上,每到白天敌军来攻城,他就要经历好一番厮杀,有几次等敌军退去,他干脆累得站不起来,躺在城楼上便昏睡了过去。

    体力消耗那么大,她便把每日的馒头都留给他,可是以往每顿能吃三个菜饽饽的人,一天只吃两个馒头哪里能饱?若是她再分出去一个,他今天又要饿着肚子守城门。

    沈京墨看着那对母子,再看看身后面黄肌瘦排队领粥的百姓,狠心转过了脸,脚步匆匆地往城门走,给陈君迁送饭去。

    一个馒头救不了一城百姓,只有守住了长寿郡、等到大军回援,才能救他们。

    *

    北城门上,一身重甲的陈君迁望着城外的南羌军,若有所思。

    经过二十多天的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