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80-90(第3/10页)

脸上轻轻一扫,还无暇细看,便急匆匆地挪了开去。

    她的容色与精致春光无关,却自有冬日的凛冽潇洒,挺直坚毅的鼻梁,挡住了一侧月光,在脸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光暗两域,而暗色的那面正朝向朱由榔,反更衬得眸光如星。

    朱由榔的喉结动了动,咽下了快跳出口的慌乱。

    “瞿大人跟我告状了”,明州开口道,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城中的绚烂灯火,“他说圣上不听劝阻,带着百姓冲出了内城,差点儿就和多铎的大军撞在一起——”一声轻笑溢出唇齿,明州的脸上浮起暖色,“嘴上说着圣上年轻气盛,小不忍乱大谋,可字字句句的自豪与骄傲,那可是藏都藏不住。这个瞿大人……”

    赵明州笑着转过脸来,定定地看向朱由榔:“我猜得出来,这次也是般般的主意,我替她给你道歉,小孩子不懂事,该说就说,该管就管,不用看我面子。”

    “不是的。”朱由榔低着头道。

    赵明州没听清,从鼻腔里轻轻“嗯”了一声。

    朱由榔抬起头,那姑射真人般的面容便冲进了赵明州的眼眸里,几与天上月色争辉。

    “我说,不是的,这不是般般的主意。是我的……”

    “为什么?”

    “因为我以为……以为你会和史阁部一样……多铎那贼子亲手斩杀了史阁部,如果他也……”柔软的眉目倏地拧结在一起,朱由榔攥紧了双拳,“如果是那样,那至少在那一刻,我不愿做一个废物。”

    赵明州的目光第一次认真地在朱由榔的脸上逡巡了两圈,半晌,方温声道:“没有人认为你是一个废物。”

    “那我也不配做一个天子。”

    “谁说的?”

    ——就是赵将军你说的啊!

    朱由榔的嘴开合了数下,终究是将即将冲出口的话咽了回去,露出一丝苦笑:“至少——和华公子比起来,我不配。”

    赵明州哑然失笑,她早就从般般口中得知,朱由榔其实能够听到她与般般的对话,但粗线条的她并没有当回事儿,如今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语也许的确伤害了这位小皇帝,毕竟,没有人天生会当皇帝,更何况朱由榔压根儿就不想当这个皇帝。

    赵明州叹了口气,认真道:“朱由榔,我想……你也许对我有点儿误会。”

    “我承认,我的确说过你不配当皇帝这句话,但是,这和你无关,和任何人都无关,你不配当皇帝,皇太极也不配当皇帝,华公子也不配当皇帝,当然,我也不配,这天底下就没有人配当皇帝。”

    赵明州看着朱由榔有些迷茫的眼睛,她知道这句话在这个时代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如果对方是他的话,也许会认同她近乎疯狂的臆想:“每个人就是自己的君主,所以,这个天下压根就不需要皇帝。”

    “在我来的那个时代,百姓不需要向君主低头弯腰,不需要山呼万岁,哪

    怕它依旧有无数的不足与弊端,但是我们依旧拥有着与现在相比,无限的自由。”

    “朱由榔”,明州的声音很温和,也很平静,就如同月照大江流,“在很多时候,能够选择就是能够幸福。如果你也有得选,你想做什么?”

    朱由榔怔怔地看着明州眼里流动的光彩,那里面藏着某种他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如此遥远,又如此辉丽。他不知道为何与赵将军的对话会进行到这个不可预知的步骤,但那一定彰显了赵将军对他与众不同的信任与笃定。

    这样的对话大逆不道至极,又偏生暗藏玄机。

    是啊,他逃无可逃的困境,不就是这非坐不可的龙椅吗?

    如果他能够选择,如果他能有机会,他想做一个冬日长河上披着蓑衣的渔翁。迎着如血的夕阳,背起自己满载而归的鱼篓,里面游着数尾胖墩墩的游鱼。鱼篓悠悠荡荡,合着他回家的脚步声。在那条连接着草庐的小路上,他会遇上巡城归来的部队,他要挑出最肥最大的鱼送给那领头的女将。他不会抬头看她的眼睛,他只会想着她喝下鱼汤的香甜,那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会照亮他回家的小路。

    “我想……”

    话音还没有从唇齿间流泻而出,他的肩膀就被赵明州轻轻拍了拍。

    “我知道今天的话有些越界了,所以无论你想或者不想,愿或者不愿,都是你的自由。但你要记住,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无论是在我心里,还是在般般心里,你从来都不是废物,你是我们的朋友,你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一个好皇帝。”

    赵明州从后腰上抽出一件物什,朱由榔定睛细看,竟是一把用布条缠住的长刀。

    “这个送你,从多铎那儿抢的。”

    朱由榔乖顺的伸出手,接刀的时候一个踉跄,差点儿把刀摔在地上。

    赵明州没有笑他,只是轻轻在刀柄上点了点:“他欠你的,欠我的,咱们一点点讨回来。”

    只见那原本刻着“此刀曾杀第一忠臣”的位置被人狠狠地滑了数刀,改成了“此刀曾砍鞑子亲王”。那字迹伸胳膊蹬腿儿,让人不忍直视,却也彰显着诉不尽的嚣狂。

    第84章 迎战多铎(十一)若真如此……合该如……

    这一年的年三十,是永历朝廷的第一个新年。

    公共食堂全年无休,只是过年期间负责做饭打饭的,由肇庆城的居民变成了明州军的后勤部队,一应食材由明州军提供,百姓们可以随时来打饭,给自家的年夜饭里添几个菜。

    城楼上负责守卫的部队也调换了,普通的士兵们放了假,由赵明州带着大小将领们轮番巡逻,守护着肇庆城的安宁。

    华夏带来的部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被肇庆城的居民们盛情挽留,说什么也要让他们吃了年夜饭才能走。恰好冬季的洋流不适合归返福建,华夏也就顺水推舟多留了几日。

    永明宫里张灯结彩,小皇帝朱由榔捐出了内帑,为所有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和百姓们焚香祈福,而他们的家属也在新年这一日领到了颇为丰厚的抚恤金。与抚恤金同时到达的,是明州军下发的匾额,上书:忠烈流芳。据说,所有的匾额皆是武曲星下凡的赵将军亲笔书写,虽然字迹古拙质朴,却是极有辨识度,引得邻里争相观赏喟叹。

    若说整个肇庆城最热闹的,便是赵明州的府邸了。赵明州住的小院儿不大,围墙也低,半大孩子使使劲儿就能翻上去。倚着围墙种着一棵枣树,枣树枝节遒劲,树枝伸出墙外的一侧被缀上了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满当当,沉甸甸,粗壮的树枝都难承其重。

    那是肇庆城的百姓们连夜扎的,每家每户送的都不一样,家中有娃娃的,便让孩童踩在自家家长背上,亲手将灯笼挂在枣树枝上,据说能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成长。家中没有娃娃的,便借了旁人家的娃娃来挂灯笼,待小孩爬下来,摸一摸孩子挂过灯笼的手,也能辟邪生财,家道兴旺。

    巡逻一整天的赵明州可不觉得自己有这般本事,她先是被枣树枝上的灯笼撞了头,刚推开院门,满院乱跑的鸡鸭鹅便又给她撞了个趔趄,才站稳身子,呜哩哇啦大喊着的傻春就冲了过来,将一根糖葫芦硬塞到她嘴里。

    ——甜,南大街老李头儿的。

    “家里咋啦?遭贼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