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60-70(第19/44页)



    能救下大部分人已经不成了。

    尽管如此,南青还是派大夫查访西北各地容易流行的时疫,基本是感冒发烧。

    她就特地拨了五十万两,加强时疫防护,降低治疗风寒感冒的药材价格。

    各地药铺买伤寒药的人爆满,因此导致伤寒药供应不足,有的药商趁机抬高价格牟利。

    南青能理解这些人冒着风险储货就为了生意,但提高太多,她会毫不犹豫惩诫。

    可下手太重,难免挫了人家的信心,到时候关门不干了。也是下下策。

    于是南青规定价格不许超过三倍,否则依原价罚一百倍。地方官吏张贴规定时,还特地计算好价格,比如原价一百两赔一万两。

    果然震慑住药商。

    他们也只是想趁机赚一波钱,不想落个发人命财的骂名。

    于是伤寒药从原本抬高十两一副,变成五两,再有南青的补贴,就变成一两银子。

    尽管一两银子还是很多,至少可以救下能砸锅卖铁凑出钱的人家。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负担不起。

    终于有良心的大夫看不下去,直接免费出诊,允许大家欠下白条的方式,先从他这里支药并且定价一钱。

    有她出马很多看不起病的穷人,都有了救命的希望。同时在一定程度打破了药商的垄断。

    而且这位大夫姓许,还是位女大夫。并且她的祖上世世代代行商,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医德,还有民望。

    许大夫很快引起南青的注意。

    她亲自写信夸赞许大夫救死扶伤,仁心仁术,邀请像她这样悬壶济世的大夫搬进荒北。

    此信很快引起高州县令的注意。

    因为许大夫是他们高州府的人。

    高州县令为了能在南青面前刷一会存在感,他当场捐了一百两给许大夫,还送了一块牌匾给她。

    算是为许大夫造势了。

    只是没想到牌匾一送出,反倒引起其他大夫共同抵制许大夫,说她是人面兽心,用的都是低劣的药材为人治病。

    还有当地有名望的医师堂,集体状告许大夫,未经专业医堂审核就擅自行医,是个野路子,江湖郎中、为名愚害百姓。

    而且女子行医有伤风化,没准是暗娼。

    高州县令人都傻了。

    他送牌匾还送出事来了!

    早知道不多管闲事了。

    这下子他不是以许大夫美名在晋王殿下面前刷存在感,而是医疗风化案。

    高州县令当晚急得自己都得了风寒。

    县令夫人忙请大夫来治病,可大雪封路,没有一个人愿意冒着风险来。

    眼看丈夫烧得喊已故的公公婆婆。

    县令夫人咬咬牙派人去请许大夫。

    管家都十分诧异:“可外面说许大夫是个不懂医术的江湖郎中,而且还是个野姑子”

    县令夫人当场气笑,她并不是为了许大夫,而是身为女人,就算是她这样的官家夫人,未出阁前的黄花大闺女,都容易受到这些抹黑清誉的流言蜚语。

    更别说是当了大夫抛头露面的女子。只会被人更中伤更诋毁。

    县令夫人当场决定:“本夫人晋王即便是赔上我丈夫,也要请许大夫过来!”

    “我偏不信,开了十几年的医馆,就真的一点小病都治不了!”

    管家本还想劝,可在想到自己去医堂请人,那些大夫趾高气扬漠* 视人命的态度,他也有点恼火气愤。

    “夫人,小的这就是去请许大夫过来!”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大人和您争口气,要是许大夫能过来,在小的眼里,她就是救苦救难的神医!”

    县令夫人投以赞许的目光:“很好,有本府的风范。”

    很快管家去许氏的杏林馆请人,发现门口还有很多排着队的穷人捧着土豆当汤药费。

    并且许大夫还在旁边放了个箩筐,默认为汤药费,别说打白条了。几乎是免费就诊了。

    当即管家以自己二十年当下人的眼光,与阅历,可以断定许大夫就是个菩萨心肠的人。

    管家连忙告诉许大夫。

    许大夫听说是县令,本来还有点犹豫后面排队的病人。

    没想到排队的穷人们反而道:“许大夫,那是我们的父母官,今年如果没有他,我们连口豆子都没得吃。”

    “您先去看看父母官的病吧。”

    “他可是第一个站出来为您的医术表态的人。”

    许大夫有些感动看着病人,未曾想,他们如此大义。

    “诸位,许某很快便回来。”许大夫吩咐药童烧姜汤继续给大家续碗。

    她自己提着医药箱匆匆赶去县衙。

    这件事被当地一位说书人编成一份稿子,试着将此事投进香香馆,没想到居然被香香馆过稿了。

    再之后故事开始流传荒北。

    大家都对许大夫的医心医德赞不绝口。

    南青也意识到就算有她补贴,各地的医堂都已经形成行业大头,垄断了各地的医疗资源,再多钱也不够填饱他们的胃口。

    但是药草药方这种东西,基本是独家偏门的配方,不像大米一样容易有替代性流通于市面。

    自己再有本事都不可能直接让医药技术跳级。而且还要有基本的人才支撑才行。所以就算现在有医术再高的大夫,他开的方子也没有普遍性,不能为大部分人所用。

    那么技术再高,对不同的病都没有共同调和的良方。

    就算人有医德,也没有三头六臂管理那么多病人,基本都会陷入分身乏术的局面。

    “看来建立医院迫在眉睫。”南青忍不住看向陶金。

    她记得陶金在夏天的时候,给王府的丫鬟和护卫调配过一个中暑的药方。尽管药效慢点,但基本都治好了。

    “陶金,你想当院长吗?”

    陶金下意识答复:“我想当丫鬟。”

    南青:

    江幽菲忍不住掩唇笑了笑:“陶金,你之前不是还羡慕春红成为设计部的管事,现在轮到你了。”

    陶金嘴角微张,呈现吃惊的样子:“您不怕王爷有个小病小痛无人照顾?”

    “那也不能耽误你的前途。”江幽菲劝她:“治王爷一人,和治千千万万的人,总归要选择大义。”

    对此,陶金摇摇头目光坚定道:“不对,是治王爷一人,就等同于守好千千万万人的幸福。”

    此话一出。

    南青与江幽菲都呆滞一下。

    不知何时开始,无论是她们还是身边的人,都渐渐拥有天下为公,大义凛然的意志。

    南青不知道改变历史到底是好是坏,但在当下总归是好事。

    “那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