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40-50(第18/44页)

“什么情况仔细点说?”

    “梁国与我国边境产生争议, 朝廷前脚派出使者协商,后脚,梁军就压境, 连夺大姚十个镇。”

    “如今赵家军已经召集十万大军压境。”

    “正是从南梁都开始进攻。”

    刘虎听到南梁都,心想这还得了。

    立即冲进去找南青。

    南青这会儿正捧着姜茶喝, 她白天处理公务嫌太热脱了件衣服,现在只感觉到头晕,应该是感染了风寒。

    希望姜茶能将那股寒劲压一压,憋出汗就好了。

    江幽菲此刻已经去两人的小厨房熬药,她昨晚趁南青在睡,叫了可信的大夫替她诊脉,果然是得了风寒。

    如今三碗水煲成一碗药,正要拿去书房。

    便见刘虎急匆匆跑进来汇报。

    “殿下,不好了不好了!两国开战了!”

    南青还在用手帕擤鼻涕,抬头就听见两国开战。

    她根本不意外。

    按照历史三年后梁国会大战,现在不过是提前一年,不过她还是很好奇大梁放着旁边的突族大军不管,居然先攻打大姚。

    难道就不怕突族大军从背后偷袭?

    “从哪开始打的?”

    刘虎:“南梁都。”

    灭亡快三百年的前大一统的王朝,南梁。

    创建大姚和大梁的君主其实都是南梁皇室的后裔,在南梁灭亡后有好几十年分裂成几十个公国。后来大姚和大梁各自建立南北两朝,勉强稳住中原。

    此后因为两国国力不分上下,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但彼此都有吞并对方,实现统一的野心。

    而巧就巧在大姚在太上皇玩弄权术,瞎搞改革,弄了个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才三十多年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现在执政快二十年的天源帝,也就是当今老皇帝,大姚已经入不敷出。

    大梁之所以到现在才采取行动,是因为大梁太上皇英明,这一任皇帝昏庸,就昏庸了一代人,大梁太子又支棱起来了。

    大姚则是两代人。现在军队都被赵家管理,早已经落了下风。

    去年的赵大公子率兵去西北,虽然打赢战事,但在大姚还算是个将才的赵大公子死后,大姚其实已经没有能打的人了。

    老将老的老,年轻的都玩弄笔墨去了。将帅人才断代严重,根本已经没有能打的人了。

    南青猜这一战大姚必输,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能不能顶三个月?”南青吸了下鼻子。毕竟南梁都跟周天城很近,大概五百公里的路程,水路陆路都好走。

    就跟历史记载的那样,大梁果然是想将周天城收归国有。

    那边的黄铁矿,她都馋。

    为此她让沈宝珠多注意买那边的矿产,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行,反正掌矿的松口,就是他们的了。

    刘虎闻言有点震惊:“殿下,我大姚军队势如破竹,自然是大姚赢。”

    “你说的对,刚刚本王说错话了。”南青毫不在乎打了个哈欠。

    刘虎才发现殿下今天好像没什么精神。

    “殿下?外面有个信兵还等着您的答复。”

    南青勉强打起几分精神反问道:“我能给什么答复?荒北离南梁都几千里,大梁就算西上,都要花一个月时间。”

    何况走水路他们有那么多船吗?

    就算有那么多船,汾城有赛牛花在,有点风吹草动,她马上就会派人通报。

    压根不用担心。

    因为汾城易守难攻,还有一员大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优势全在自己这边。

    当然南青没有过于骄傲自满。

    她想了想还是手写一封信给九弟,提醒他要提防周天城里的人。

    她没有特指大梁商人,一个商人肯定没有这个能耐,就怕周天城镇守的武将早就被大梁收买。

    否则历史不会有周天城毫发无损就被收复的记载。

    分明是内贼在开城门。

    “招呼外面的人吃顿好的,给他点好处,让他去京城,别回南梁都了。”

    刘虎接过信,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关心道:“殿下,您要好好保重身体。”

    “知道了。”南青揉揉眉心让刘虎出去。

    刚好江幽菲端着药进来。刘虎行完礼赶忙离开书房。

    南青隔着门口都闻到一大阵又苦又焦的味道,比咖啡还难闻。

    闻几下感觉鼻子都通了。

    “我不喝。”南青顿时摇头。

    江幽菲则是摸摸关上门,堵住了后路。

    之后就由不得南青了。

    刘虎出来将信交给黑旗兵,然后招呼他吃一顿饭,打听了不少事。

    原来赵家军十万军压境,看着吓唬人,实则赵家粮草供应不足,战线太长,只带了十天的军粮赶去边境。

    率领十万大军的是赵家二公子,京城有名的儒将。

    被称为儒将,一般人听起来还以为是什么名将?

    实际上就是一个从国子监出来自诩熟读兵书的士子。

    因为写了几篇策论,让丽妃和老皇帝赞不绝口,赵二公子就被捧上天去了。

    现在赵二公子信心满满带着十万大军,还号称十天内就能打败大梁,还能过境,直逼大梁都府。

    这个牛逼吹得刘虎目瞪口呆:“我们殿下都不敢说十天打败大梁,赵二是哪来的熊心豹子胆?就凭他几篇策论?”

    黑旗兵拿了人家好处,自然要提醒他;“刘将军,实不相瞒,我也不看好赵二将军,哪有人拖着十万大军打闪电战的。”

    “何况对面是大梁的地盘,大梁调派粮草的速度可比我国快多了。”

    “你这是从哪里得知的?”刘虎继续打听道。

    黑旗兵说明原因。

    原来他是边境底层的士兵,很了解大梁对面什么情况。

    那边不仅粮草充足,时常有马匹经过,一个口哨就集体掉头回去,经常是一盏茶的时间,数千匹马就消失没影。

    守边疆的将军无时无刻都在担心马将路探熟了,以后直接带人进来。

    届时大梁的突击速度,根本不是大姚能比的。

    虽说赵二以最快的速度压境,弥补了军队支援不足的缺点,可后勤呢?根本没跟上。

    靠其他人押送粮食,短则十五天,长则好几个月。更别说后勤支援本就差劲。上下还贪腐。

    赵家当初为了挤兑其他皇子离开,歪瓜裂枣都纳入势力范围,使得真正的人才退隐还乡,现在正经要用的时候,歪瓜裂枣只会拖后腿。

    现在赵家都急得火烧眉毛到处去请人。

    可大家真被召集,发现手头根本没权力,还遭到排挤,而赵家的态度一直含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