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30-40(第20/43页)

 带头的村民以怀疑的目光打量她:“观光?我们巴巴村有什么好看的?除了泥巴就是草。”

    “不是还有粑粑吗?”南青心急口快,在得到村民不善的视线,她赶紧轻咳一声正经道:“在下闻言雁南王治水之举,得万民一心,就想亲自瞻仰水渠风景,是否属实?”

    “看来,名副其实!我搬对家了。”她装模作样感叹的表情。

    没想到这些看起来凶神恶煞不好相与的村民,居然相信了。

    “原来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大家很单纯围了过来热情道:“你们外地也听说我们雁南王的事迹。”

    “要不要喝喝看渠里的水?”

    “我们荒北的水最甜了。”

    还有人舀了一葫芦偏黄的水给她。

    南青汗颜,果然善与恶只有一面之隔。

    她端起葫芦等了等,沉底后,才勉强喝一口赞道:“果然清甜!比我在王府买的白砂糖还甜!”

    “既然大家都那么热情好客,在下也要以德报德。”

    南青让人拿出一小袋白砂糖,泡水给小孩,然后是老人,最好是村民。

    大家都被她的阔绰的回礼砸蒙了。

    抢着分糖水,喝完,还回味无穷,不听咂嘴。

    “这位老爷真大方,看来不是那些人,是真的来投靠镇北府的。”一个村民道。

    可老人确实瞥了眼车轮,瞬间瞳孔放大,随后手里的碗哐哐哐掉落。

    “爷爷,你把碗摔碎了,回家奶奶一定又要骂你败家了。”他孙子刚弯腰心疼捡起来碗。

    就被老人摁在地上,突然喊道:“草民,叩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人的阵仗,让村民们各个愣住了。

    什么王爷?咱们镇北府除了雁南王,还有哪个王爷串门?

    还有小孩已经放下戒心,不好意思走到南青面前道歉,然后小心翼翼要糖果。

    南青分了一把江米条和几块红糖。

    小孩们得到糖果纷纷高兴四处奔走。

    转头间村民们已经呆在原地,不知所措,大家都茫然盯着她不敢确定。

    直到老人怒斥:“一帮蠢货,还不快行礼,是你们见多识广,还是我见多识广!”

    此话一出。

    村民们纷纷扔下锄头,诚惶诚恐叩拜:“草民们,参见王爷,王爷万,万岁。不是,千岁千岁千千岁。”

    南青瞥了眼地上的老人,觉得有意思,便询问道:“老村长,您认识我?”

    老人惶恐道:“王爷,您治水成功下山那天,草民就在人群堆里,亲眼目睹过您的高姿。”

    “而且您的车轮,是乌金,寻常官家是不敢随意滥用的。”

    南青恍然大悟,她就说刘虎办事和刘衡一样粗心大意,早就叫他低调点,结果车轮还是有皇家留下的痕迹。

    “老人家读过书?”

    “我是天源元年的童生,未能中举。”老人羞愧道。

    可对一路上见惯穷山恶水,还炸了一群打家劫舍的流民的南青来说,眼前的老人实在就是一颗蒙尘的明珠。

    天知道她现在多缺人才!尤其是任用识字的中坚人才治理地方,更尤为珍贵。

    “无妨,听你谈吐与反应,定是学识不差。”南青特地点了他:“明天去邮局报道,我们那还缺一堆文书。”

    “虽无品级,但日后就是我雁南王府的吏员,算是直接吃皇家饭。”

    南青还恬不知耻打着皇家的招牌。反正能用她就用,最好能拉拢一些读过书的人。

    老人震惊不已:“王爷?我一大把年纪如何能行?”

    南青严肃道:“怎么不行?你是看不清字还是走不动道,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本王告诉你,镇北府正在发展,急需大量的不分阶层的知识分子。”

    “再不济你还能传师授道。也好过在乡村荒废自己的学识。”

    “何况姜子牙都七八十岁才出山。”

    南青的一番话让老人顿时深深折服,接受了任命:“草民吴敬,多谢王爷赏识。”

    之后南青又问了附近的详细情况,村民们显然没有刚刚那么嚣张跋扈,得理不饶人。

    还通过南青得知县城正在招收甘蔗工人,和马路工人,农闲时他们可以去招聘。

    村民们知道外面有机会都兴奋不已,终于不用背朝天守着田,他们也能进城长见识。

    吴敬还特地将隔壁村缺水一事上报。

    南青当即命令村民们疏通渠道,给隔壁村引水,不必担心水量不够,她会拨一笔款给附近修一个蓄水库。以后缺水可以自饮。

    解决此事,还获得一个本地读书人。

    南青一路上被各种打劫郁闷的心情终于得到改善。

    她直接将吴敬带上回县城。

    巴巴村的村民们都非常激动,尤其是老人的孙子,被大家拥在中间祝贺:“恭喜恭喜,以后吴大牛就是吴大孙少爷了!”

    “老村长能吃上王府的饭,日后岂不是比知府那边的官还大。”

    “如果那些收税的再敢过来,我们直接报王爷的大名!”

    “对!我们老村长可是有靠山的人。”

    只是他们等了一下午都没等到催粮官,衙差也不像前段时间到处打砸搜刮他们的钱财去报税。

    村民们还以为王爷特别照顾他们巴巴村。

    结果隔壁村,隔壁的隔壁,都是一样的动静。

    甚至是整个荒北都没有催粮官吏的身影。

    朝廷派来的钦差队伍,根本没像往年那样去岐南北,各县之地,甚至是边羌府,催命似的要钱要粮,不给就罢免几个,或者喊来当地边防军抄家。

    抄小官小吏的,抄商户,抄百姓,总能抄满一年的税务。

    而荒北虽然地理辽阔,却是大姚最穷最不值得开荒的地方。因为治理成本太大了。

    大姚就八千万人口,多数在南边北边地理位置好的地方聚集。

    可现在不同了。原本朝廷还不怎么关注此地,因为前太子贬到荒北当雁南王,这块穷地方自然得到关注。

    还被特别重点关照。

    那就是往年只需要十万两上贡,今年多增加五成,要十五万两。

    钦差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司农官。

    自从司农官上报,雁南王会砸锅卖铁凑够十五万两,不必再去别的地方征收。

    当地的县官和衙差,就偃旗息鼓,不再搜刮。因为根本搜刮不出油水,万一逼急乡下那帮泥腿子说不定就举起锄头造反了。

    县官和衙差对自己平常鱼肉百姓的恶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与此同时,邓永祥换了衣服,憋着气在下车前,问南青最后一个问题:“王爷,白砂糖市场乱象,您不打算出手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