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30-40(第16/43页)

规矩以后连行礼都免了。

    不过这个不是症结,根本症结在尊卑分明的思想和认知上。

    刘虎赶忙道:“昨晚我哥就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自言自语带着几个兄弟,骑马走了。”

    “问了也不说去哪,一直宣称他以后要在殿下您面前扬眉吐气。”

    听得南青不明所以。虽说她给予部下一定自由,可没想到这也太自由了吧。

    他都没有请假就走了!!

    “不管了,刘虎你吩咐下去招聘修路的工人,工匠,十天结一次工钱,一个月三钱银子,懂得技术的四钱银子。”南青命令道:“你要去找靠谱的人过来。本王要修一条镇北府通往岐南岐北的路。”

    边羌府暂时太远,不然她也要修过去。

    只要修去岐南北,以后才能打破他们在当地的垄断,雁南王府作为中枢,影子才能投射地方,集权办大事。

    “諾!”刘虎擦擦汗赶紧下去。

    他都没法自己大哥居然那么虎!一句话没说就算了。殿下那边居然也敢如此。

    真是大胆!

    之后南青还特地书信两封给安宁侯和广怀郡主。

    安宁侯本身不太想理会修路一事,毕竟路不好修,自己这边还有不少丘陵,山与山,工程难度堪比天险。

    平时修条石子路,民间都要歌颂流传了。

    更别说是铺设城墙的石砖路。

    奢侈程度堪比京城。

    他们荒北何德何能与京城相比。

    可当广怀郡主那边传来,她支持雁南王修路,并且会主动帮忙的消息。

    安宁侯顿时坐不住了。

    他岐北一直比岐南富裕,岐南的人口也时常流失到他的领地,所以各方面他都压自己姐姐一头。

    何况姐姐向来封闭不懂得发展岐南。

    如今她却主动跟雁南王府接触,分明是想超过岐北!

    “叫穆先生过来。”

    穆先生是安宁侯座下第一门客。

    他到来听说此事,只顾着感叹:“郡主未必想压你一头,没准是想通了。”

    “不可能!她防备雁南王,比防备我还要谨慎。”安宁侯总觉得姐姐是有别的理由。

    自从他们姐弟听说父王的灵位被请到海兰珠山上建庙,尽管只修了个雏形,可后续的百姓却已经将庙修得如同寺庙。

    雁南王对百姓的举动适当睁只眼闭只眼,一直很得民心。

    更别说此前治水成功,现在因为小小的甘蔗,制造成白砂糖冰糖,构成产业链,已经让镇北府不少人跟着受益。

    还传来雪盐,和一系列新法,都是为了辅佐商业的发展。

    前朝,历代君主都是重农抑商,即便是地方统治者都要先照顾农业。

    可谁也没想到雁南王反其道而行。

    “那孩子迟早会被自己培养的商人反噬!”安宁侯突然冷哼道。

    穆先生则是笑了笑说明道:“怕是雁南王早有预防,你看雁南王颁布的劳动法,第一就是用工身份,不得是家生子奴婢,而是要在外面请人。”

    “用了就要给劳动法定下的工薪,这是雁南王约束商人的一道线。”

    “第二道线,休息三天,用工超过五个时辰要另外算钱,虽然不起任何震慑作用,可相当于雁南王已经把戒尺拿在手里。”

    “第三道线,才是最重要,雁南王颁发劳动律法看似是为了辅助商业的发展,实际是要给所有商人拴上链条。而他是手牵链子的人。”

    “最重要的是,雁南王在告诉所有人,劳动律法注释权解释权全在自己手上。”

    这才是商人最致命的王牌!话语权!

    安宁侯闻言,他更坐不住了:“先生,我们岐北能模仿雁南王吗?”

    “哈哈,根本无法照搬,只能因地制宜。”穆先生见此舒展一笑,看来雁南王产生的连锁反应,会带动各地领主一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因为谁不发展意味着经济落后,地位也会跟着下降。

    而在他看来,这才是雁南王的厉害之处!

    “王道吗?世道已经好久没出现此等人。”穆先生眼里闪烁着感兴趣的光芒。

    余下的安宁侯根本听不进去,因为危机感逼得他召见各地豪绅过来商量大事。

    广怀郡主此时已经获得南青的证书,成为白糖供应场地之一,自从岐南引水后,已经不缺水,种点甘蔗能改善民生。

    她打开看所谓的证明,还有雁南王印章,上面还特批岐南为扶贫区,会以多一个点的价格收购。

    白糖和盐供应也会少一个点的价钱。

    “这份好意,我收到了。”广怀郡主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她立即号召部下,确定雁南王府修路时间,他们同时一起修,从两端开始足以节省一半时间。

    而她修路的决定传到岐北。

    安宁侯终于不淡定问穆先生:“姐姐这是疯了!不是明摆着让雁南王以后好伸手进岐南。”

    “到时候父亲给的遗产让外人染指,说不定就要改名换姓了。”

    “不姓李!要姓南!”

    穆先生只是淡淡看着他不语。

    安宁侯其他门客倒是看出来,以后广怀郡主那边会多一个帮手那就是雁南王。

    按照如今的势头,说不定雁南王会直接成为她的靠山!

    到时岐南北两地,才是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都是要往高处走,否则不进则退。

    已经有门客看到危机,谏言安宁侯应该打开城门做生意,才能解决危机。

    至于雁南王会直接控制岐南北,完全是以后的事。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方为上策。

    当南青一下子获取邓府,和岐南两地雪盐的大单,她激动合不拢嘴:“几天就赚了二十万。”

    南青记得大姚去年的税收不过八百万,往年日子好一年起码有两千万。

    不过是太上皇在位还没勉勉强强过日子。实际盛世时,赋税一年高大六千万两。

    收得最多的就是农业税,这个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大头。

    而她刚来没多久,还没开始收农税,荒北种得很多都是麦子,只有东南边比较好的地方,边羌府种满了稻谷。

    库官见她那么高兴,就趁机把往常想提的事一并说出来:“殿下,荒北的农税比以往提高了五成,今年朝廷来信说是王府也要交纳一部分税赋。”

    南青闻言挑了挑眉:“这是得知本王挣钱,他们开始眼红了?”

    库官道:“殿下不交没事,但荒北的农税却要您来催收。”

    敢情是要她当这个恶人。

    “镇北府刚通水不久,渠道还在继续修,本来想乡下能月底用上咱们的水。看来现在提前收税,是无法阻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