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60-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60-580(第8/27页)



    【嘉靖三十六年,汪直率领部分人马和贸易船队前往浙江,准备通贡互市。但在途中遇到了台风,船只受阻。】

    【汪直的船队在舟山停滞不前,被明军水师团团包围。在胡宗宪的劝降下,汪直亲自来到定海关,向其投降。】

    【汪直满心激动地向明朝廷阐述自己的主张,他说日本国内主弱臣强,分裂为六十六个小国家,正在彼此征伐,不足为虑。】

    【还说只要重开浙江商港,恢复和日本的朝贡贸易,允许商人自由交易,朝廷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关税,倭寇也没有了容身之地。】

    【然而,明朝政府并没有重视汪直之言,还将其当做被剿灭的海盗,嘉靖三十八年,汪直在杭州被斩首。】

    评论区

    “其实汪直并没有亲自做海盗的经历,他还是想要得到朝廷招安的,如果朝廷能够给他一官半职,让他负责管理这片海域,再开放海禁,东南沿海就不会有倭寇了!”

    “政治腐败,朝局混乱的嘉靖朝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朱棣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汪直毕竟是个海盗,朝廷怎能向盗寇妥协!”

    【不管是外来的“真寇”侵扰,还是国内“假寇”的对抗,之所以造成沿海的乱局,都是因为朝廷“禁海”的政策。】

    【“倭寇”不过是沿海民众求生存、海上集团图贸易之利的行为,但是大明王朝死守着“片板不准下海”的祖宗之法,极力压制民间海上贸易,最终导致了“南倭”的发生。】

    【明朝放弃了开放、开发海洋的机会,却集中力量进行“剿寇”,而且错误地混淆了“真寇”、“假寇”的不同,导致了越剿越乱的结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抗倭名将,胡宗宪、戚继光与俞大猷便是其中翘楚!】

    【胡宗宪自幼聪颖好学,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

    【嘉靖十九年,他做了山东省益都县的县令,上任后,他组织百姓扑灭了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又招降了附近为祸多年的的盗匪,还将其中可用之人编练成军,展现了其不凡的文韬武略!】

    【他是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却在湖广、浙江、福建等地做巡察,负责监督镇抚当地匪乱倭寇,还参与了平定苗民起义。】

    【可以说,胡宗宪踏入仕途这些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正因为政绩卓著,才被任命为浙江巡按御史,负责剿灭沿海倭寇!】

    【在浙江任职期间,他招募训练士兵,加强海防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积极与倭寇进行战斗,取得多次胜利,收复了被倭寇占领的国土。成功招降了部分倭寇首领,削弱了倭寇的力量。】

    【胡宗宪针对倭寇“去来飙忽难测”、“海涯曼衍难守”,沿海地区随时可能遭受倭寇焚掠的情况,建立沿海防御系统。组织人员把沿海倭情、地理形势及抗倭措施编成《筹海图编》,指导后来的抗倭斗争。】

    【明朝真正的水师也是在胡宗宪的手中建立的!】

    【他积极招揽各方抗倭人才,俞大猷,戚继光都是在他的支持下才得到重用,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成为后来的抗倭主力军!】

    【胡宗宪为人精明干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他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能够指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非常注重民生问题,积极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嘉靖三十四年,为了剿灭倭寇,朝廷在东南沿海额外增税,亩出兵饷一分三厘,再加上其他名目众多的赋役征发和严厉的海禁,沿海居民“膏血为之罄尽”,生路断绝,部分百姓被迫加入倭寇的行列。】

    【胡宗宪深感问题严重,多次建议朝廷减免租税,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缓解了此地的社会矛盾。】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又有能力的朝臣却被清流弹劾,削籍为民,最后在狱中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只因为胡宗宪是所谓的严党!】

    【胡宗宪与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交情不错,为了能够得到朝廷支持,在浙江顺利抗倭,胡宗宪通过赵文华投靠了严嵩。】

    【在严党倒台后,胡宗宪也被牵连入狱……】

    评论区

    “想要保家卫国,还得贿赂当朝权臣,这就是嘉靖年间的政治环境。”

    “倭寇被剿灭了,就不需要胡宗宪了……”

    “胡宗宪在这个过程中也深陷泥淖,贪污受贿,趋炎附势,生活奢靡,失去初心。严嵩倒台后,没有人能保他,他的下场已经可以预见了。”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

    【俞大猷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自幼家贫,但他勤学不辍,文武兼备,在嘉靖十四年的武考中一举中第,原本承袭自父亲的百户之职也被升为了千户。】

    【此后,俞大猷在汀州府击溃海贼康老,俘获300人。又平定新兴、阳春、恩平一带的侗民叛乱。】

    【嘉靖二十八年,经右副都御史朱纨推荐,俞大猷出任备倭都指挥,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进犯浙东一带,俞大猷被调任为宁波、台州等地参将,与倭寇作战,歼敌5000余人,平定了苏浙倭患,人称“俞家军”!】

    【此后,俞大猷多次与倭寇作战,屡建战功,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

    【胡宗南被免职问罪之后,俞大猷成为东南沿海的抗倭总指挥!】

    【俞大猷任福建总兵期间,与副总兵戚继光、闽浙总督谭纶合兵剿倭,大破倭寇于平海卫,杀敌2200余人,救回3000多名被劫的居民,光复兴化城。】

    【任广东总兵期间,俞大猷大破倭寇和海上武装于海丰、潮州、南澳等地。】

    【到隆庆三年,在俞大猷等将领的指挥下,东南沿海的倭寇和海盗被彻底荡平!】

    【在北方抵御蒙古骑兵时,他创立兵车营,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俞大猷还是一位武术家,他精通剑术和骑射,被誉为“剑术天下第一”!】

    评论区

    “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俞龙戚虎!”

    ……

    【明朝最有名的抗倭英雄要数戚继光!】

    【他的六世祖戚祥为躲避战乱逃亡濠州,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最终在平定云南之战中阵亡。】

    【朱元璋称帝后感念他的开国之功,给了他儿子一个明威将军的职位,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朱元璋:“原来是他家的子孙!”

    【他的父亲戚景通有军事才能,对于这个五十六岁才得到的宝贝儿子也是寄予厚望。】

    【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戚继光自幼文武兼备,博通经史。】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的父亲去世了,戚继光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一年他才十七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