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第10/27页)

,三人结党营私,一味讨好皇帝,结交万贵妃,进献珍宝,没有一点阁臣的气节。】

    【而六部尚书有的攀附三人,有的对此无可奈何,被世人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也算是成化年间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了。】

    朱元璋:“阁臣可是位比宰相,这样三个东西怎么能入阁!”

    朱棣冷哼一声:“明君才能有贤臣,昏君身边都是一味逢迎的小人,那李隆基不就是最好的教训吗!”

    李隆基:在改了,在改了!

    评论区

    “其中最不要脸的要数万安,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他居然攀附万贵妃,给人一种两个万是一家的错觉。”

    “早朝的时候,其他朝臣还有事要奏,万安就抢先高呼万岁。按照明朝的规矩,喊了万岁就意味着要下朝。自此之后,朱见深再也没有召见过大臣,万安也得了万岁阁老的戏称。”

    “万安还在给朱见深的奏疏中大谈房中之术,这件事最终是被明孝宗朱佑樘发现的。”

    “面对皇帝的质问,万安却没有一点被羞辱的感觉,朱佑樘不想撕破脸面,想要他主动辞职,但万安连场面话都不愿说,不愧是:面如千层铁甲,心似九曲黄河的万岁阁老啊!”

    “万安就是一个油滑的小人,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坏蛋,他对成化朝的恶劣影响远不及那些西厂番子。”

    “能不能不要比烂!”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当时说不定已经找到红薯和土豆了,只是西方国家看的严,没有传到国内。”

    “那可是随随便便就能亩产千斤的救灾神器啊!”

    ……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这世上居然还有亩产千斤的粮食!

    这得多养活多少人啊!

    西方国家是吗?

    又多了一个向西发展的理由呢!

    第548章 艰难中兴

    【成化帝的后宫因万贵妃独大,对储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万贵妃的长子去世后,柏妃生下了朱见深的第二个儿子,但当时万贵妃还想要将太子之位留给自己将来可能出生的亲生子,便暗中害了柏妃之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纪氏宫女得到皇帝的宠幸,生下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纪氏是个聪明的女子,她担心这个孩子也会不明不白被人害了,便将他藏了起来。】

    【纪氏本是西南瑶族土官的女儿,与汪直一起被俘虏入宫。她自幼聪慧,待人和善,与身边的宫女太监关系很好,这些宫女太监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帮她养大这个孩子。如太监张敏、怀恩,还有被废的皇后吴氏都是朱佑樘的恩人。】

    【成化十一年,朱见深想要立储,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儿子。这时太监张敏冒险将朱佑樘的存在禀报给了皇帝。】

    【朱佑樘在皇宫一个角落的安乐堂生活了六年之久,才终于见到了他的亲生父亲朱见深,而他的母亲纪氏为了免除万贵妃的嫉妒之心,自缢而死……】

    【此后,朱佑樘被立为太子,也变成了万贵妃嫉恨的目标。朱佑樘在祖母周太后的保护下,才逃过了一次次危机。】

    【但万贵妃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朱佑樘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不同与一般人的聪慧,万贵妃也在他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

    【朱见深不仅没有出面保护自己的儿子,还给儿子不断挖坑,比如他发现自己的内库都被大太监梁芳、韦兴私自花光了。朱见深不直接处理他们,却说要将他们交给下一任皇帝处理。】

    刘彻冷哼一声,显然想起了不太美妙的历史。

    【梁芳、韦兴二人自然担心太子将来会秋后算账,便与万贵妃合流,想尽办法废除朱佑樘的太子之位。】

    【太监怀恩为朱佑樘求情苦谏,却被贬到凤阳守陵。幸而,恰逢泰山连续地震,朝臣和钦天监便将此事与废太子之事联系在一起,这才打消了朱见深废黜太子的想法。】

    始皇:泰山还能这么用?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年仅四十一岁。史书将他的统治时期,评价为“幸称小康”——勉强算是个守成之君!】

    朱见深:“还好……还好,有这个评价朕……朕就满足了。”

    【朱见深死后,他的太子朱佑樘继位,改元弘治,史称明孝宗。】

    【从弘治这个年号就能看出朱佑樘的志向,他想要改变明朝长久以来的积弊,想要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

    【因此,他登基后就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措施,史称“更新庶政,言路大开”!】

    朱佑樘紧张的看着天幕,不知自己所作所为在后世能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李东阳上奏道:“陛下不必担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刘健:“李阁老所言甚是,只要陛下心存百姓,便不惧流言加身!”

    ……

    【成化年间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被朱佑樘一一贬黜,传奉官也被裁汰。内阁首辅万安、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大太监梁芳等人,都被他或杀、或贬,或逐出京师!】

    评论区

    “李孜省本是布政司一小吏,因为贪赃枉法,失去了进入朝堂为官的资格。”

    “后来他听说朱见深喜欢方术,他就想尽办法学习五雷法,巴结宦官梁芳、钱义,利用他们的举荐,得到了朱见深的信任。”

    “他与梁芳等人狼狈为奸,进献房中术,干预政事,任人唯亲,陷害同僚。最后甚至官居礼部右侍郎,掌管通政司!”

    “继晓因擅长道教的神仙方术,比如点石成金,得到了宪宗的宠信。他还扬言能够让朱见深和万贵妃长生不老,朱见深对他极为崇信,赐予高官厚禄和国师之位。”

    朱元璋怒道:“朕读书不多,都知道秦皇汉武求仙不成反而成了一个笑柄,你这小子怎么就被鬼迷心窍了!”

    汉武帝刘彻:天幕明明说的是明朝的事,为何处处映射朕?

    他傲娇的想:寿命太长果然不是一件好事!

    “继晓经常诱导皇帝举办各种佛教的活动,花费了大量国帑。比如,他在西市建造了大永昌寺,为此逼徙民居数百家,耗费国库数十万两白银!”

    “继晓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请求宪宗为他的母亲立贞节牌坊。他的母亲是一名娼妓,按照明朝的规定是绝对不能立贞节牌坊的。但宪宗未经调查就答应了继晓的请求,这也成了历史上的一场笑话。”

    “贞节牌坊果然是统治阶级的一场骗局,是他们压迫普通百姓的手段。”

    “继晓就是一个奸黠窃权的僧人,他干预政事、欺压百姓、引发朝臣不满。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世民:“朱见深还真是不挑,道家和佛家居然也能和平相处。”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到了明朝,儒释道三家逐渐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教已经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