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卫长公主》 70-80(第10/31页)

    君臣之间,又是一场佳话。

    可刘瑶却不高兴了。

    阿父敲打臣子,干嘛牵扯她。

    后来,听闻公孙弘在外面夸赞她聪慧机敏,博览群书,有治国安邦之才……

    刘瑶:……

    果然没有放过她!

    没办法,她让人打包了一箱丹阳纸送到刘彻跟前,开门见山道:“阿父,你将这些赐给公孙弘,让他放过我,别夸我了,我不学无术、冷酷无情、刁钻蛮横,还是个败家子,他说的都不对!”

    刘彻见她这幅不自在的样子,忍俊不禁,“终于承认自己是个败家子了?”

    “嗯,也只有阿父能养得起!”刘瑶连连点头。

    刘彻见状,也好商量,“行,朕会对公孙弘说的,只是你舍得送这么多丹阳纸。”

    刘瑶:“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公孙弘也不能免俗!”

    刘彻哈哈笑道:“行!你将东西放下吧。”

    他确实没有耽搁,等刘瑶离开,就将公孙弘宣进宫,指着东西,“这些丹阳纸是阿瑶送给你,求你别夸她了,你也莫为难她了!”

    “臣不敢。臣是真的对长公主十分敬佩。”公孙弘面上保持愧疚之色。

    “公孙弘,阿瑶乃朕的第一女,你说的那些虽然没错,但是她不喜欢这些,这些丹阳纸既然是赐给你的,你就安心带回去。”刘彻也不计较公孙弘的那些小心思。

    此事就到此为止。

    公孙弘小心翼翼观察,见他真的不生气,这才跪地叩谢,“臣多谢长公主。”

    刘彻提醒道:“是朕给的。”

    阿瑶让他给,不就是不想担这个名。

    公孙弘当即改口,“多谢陛下!”

    第74章 ……你还真不拿自己当人啊!

    三月上旬,卫青之弟卫广被封武次侯。

    刘瑶听到消息后,想起莫雨之前所说,刘彻答应王家与卫家联姻。

    不会就是卫广吧?

    卫广比卫青小四岁,也未曾娶亲,无子,品行也敦厚,带兵打仗能力也算是中等水平,算是好郎君。

    皇太后听到后,也琢磨出不对劲,让人将刘彻喊了过来,开门见山问了出来。

    刘彻也没有否认,“母后,待到鄂邑公主长大,朕会为她寻个优秀的王家郎君,加上现在与卫家联姻,你应该无忧了。”

    “那……那卫青呢?”皇太后心中凉了一半,她还以为还能与刘彻商量一下,可是她养了那么久的儿子,岂能不知,只要是他做下的决定,很少能掰过来。

    刘彻:“母后,卫青已有三子,王容嫁给他委屈了,卫广是卫青的亲弟,也是少年英才,今后朕重用他,说不定他的功绩不会弱于卫青,而且卫广无子,也无不良嗜好,更适合王容。”

    皇太后:……

    说一千,道一万,皇帝就是舍不得,防备王家。

    刘彻:“母后,朕如此做,已经是最周到的处置,母后不用为王家担心,有朕在,自然会护着王家。”

    皇太后对上刘彻看透一切的眼神,唇角扯出一个弧度,语气有些讥嘲:“彻儿这个皇帝当得越来越信手拈来,日后一定能超过先祖,我到了九泉之下,对先祖也能有个交代了。”

    “母后……”刘彻目露无奈,轻声道:“王容与卫青不适合,现在朕给卫广也封了侯,朕看卫广也不输卫青。”

    皇太后嗤笑一声,“听你这话,卫家上辈子不知道做了什么样的好事,这辈子能汇集如此多的人才。”

    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有出挑的人,偏偏他们王家,一直没有能立得起来的人,眼看着连领头的人都没有。

    刘彻:……

    虽然皇太后心中有些膈应,但是刘彻都做到这地步了。

    一者,她现在的身子眼看着撑不住,二者,卫广看着确实要比卫青适合王容。

    她也没办法反对了。

    三月中旬,刘彻下旨,为王容与卫广赐婚,若不是因为河间王才去世不久,刘彻都想立刻让两人成婚,好给皇太后冲喜。

    皇太后眼看着就要撑过冬日,谁知道四月初,皇太后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等到四月中,皇太后最终坚持不住,薨逝了。

    刘彻伤心不已,一连二十多天都不曾上朝。

    入夏,没等刘彻恢复好,边陲又传来消息,匈奴入侵代郡、定襄、上郡等地,杀死代郡太守,劫掠千余人而去。

    刘彻自然大怒,不过他已经不是多年前的愣头小子,不会敌人一激,就迫不及待地上前干架了。

    现在匈奴与大汉之间,更着急的是匈奴,军臣单于才死不久,新单于还没有选出来,匈奴巴不得与大汉打起来,转移内部矛盾。

    这段时间匈奴一直撩拨汉军,就是想要打仗,越是这样,刘彻知道越不能冲动,他不动则已,一动就要拿下匈奴的半条命。

    五月初,王美人艰难产下一女,不过小公主连三日都没有熬到,就夭折了,王美人悲痛万分。

    卫子夫怜悯她丧子之痛,与刘彻商议后,将王美人又提了一下,成了王容华。

    刘彻的心情也不好,上半年他接连丧母、丧子,匈奴还打他,没一件好事。

    皇帝心情不好,朝野的氛围自然也是阴云密布。

    不过这些暂时影响不到刘瑶。

    元朔三年,刘瑶十三岁,算是半大少女,大妹妹刘珏十岁,已经是骑射一流的高手,用卫青的话来说,以刘珏现在的能力,就是上战场打匈奴也够用。

    旁人觉得卫青这话是哄小孩的。

    刘瑶却知道,刘珏是真的有本事。

    毕竟不是哪个十岁少女能轻易不靠任何辅助,跃上高头大马,一边骑,一边射箭,虽然不至于箭箭中靶,十中也有二三。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马具辅佐,单纯硬骑,刘瑶是万分佩服。

    看刘珏骑马时,刘瑶慢摆拍反应过来,她光记着折腾其他东西了,将马蹄铁、马鞍忘了。

    汉军战马不足,每一匹战马都是宝贝,有了马蹄铁,能保护战马的蹄子受到磨损,提升战马的奔跑助力,所以一定要将马蹄铁、马鞍弄出来,这可比其他事好做多了。

    ……

    六月上旬,长安热的如同火炉一般,在令人烦躁的蝉鸣声中,刘彻皱着眉放下手中的奏疏。

    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大王子带领手下逃亡,与边陲将领联系,说是想要降汉。

    刘彻想了想,提笔写下诏令,册封于单为涉安侯。

    写完以后,他叹了一口气。

    比起于单,伊稚斜不好对付。

    莫雨端上凉茶,“陛下,你歇歇吧。”

    刘彻收笔,端起茶喝了半碗,目光扫视殿内,触及到刘瑶挂在他殿内的锦旗,随口问道:“阿瑶最近在忙什么?怎么不经常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