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寒门首辅》 90-100(第15/22页)
淮徽又拉住她:“你真打算搬过去?”
“哪儿?”
“周明承府里。”
“当然不会。”周稚宁笑了笑,“你担心些什么?”
赵淮徽抿了抿唇:“也没什么,只是觉得周明承用心不良,你该离他远点儿。”
二人真是另外一种程度上的心有灵犀,周明承也觉得赵淮徽心怀不轨。
周稚宁拍拍赵淮徽的肩膀:“我听你的。”
赵淮徽还要说些什么,但张张嘴,又默默闭上:“你回去休息吧,我明日送你。”
然后当真把周稚宁送了回去。
旁边的茗烟等人真是恨铁不成钢,可又不好多说什么,只有程普着急地催赵淮徽:“大人,您要是放心不下周大人,干脆就跟着周大人一块儿去江浙!”
“你当大理寺少卿的位子是虚设吗?”赵淮徽转过眼眸,“更何况,府内还有个麻烦没解决呢。”
程普想到了赵麟。
当真是老天都不让两个人有缘分。
程普也没法了。
第二日,周稚宁按时出发。
因为父母已经年迈,周稚宁没让他们送,只送到门口就算了。她和赵淮徽一起坐着马车去了城外,这次送别,赵淮徽比上次显得还要沉默,只是送了周稚宁自己的字,周稚宁则把赵淮徽一直催促的《述民篇·终章》给了他。
“昨天熬夜写的。”周稚宁笑道,“单就给你一个人看,高兴些吧。”
赵淮徽唇边忍不住勾起一点弧度:“嗯。”
然后周稚宁登上马车对赵淮徽挥手。
马车渐行渐远,赵淮徽的人影也从大变小,二人最终还是分离了。
从京城到江浙的路很长,又要坐船,又要坐车。好在坐船还是比坐车快些,大概三个月以后,周稚宁就到了自己的任上——知州府。
和从前一样,有位新知州即将上任的消息,早在皇帝的旨意发下来以后,吏部就派人装着密封的任命文书快马加鞭赶去任上送信。
如今,整个知州府已经洒扫齐全,就等着周稚宁入住了。
再加上江浙地区一向富庶,所以周稚宁到知州府的时候,可算享受了一把什么叫“官员待遇”。迎接她的仪仗一早就准备好了,而且还是出城迎接三十里。乐队跟在仪仗后头吹吹打打,两边的下属官员官服穿的端端正正,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
一见着周稚宁,两边官员全都半屈弯腰,高喊:“周大人!”
周稚宁微微一笑,对他们点头。
茗烟和魏熊感叹了一句:“这才是正常的排场啊!”
上一个辽东县还是太穷了。
其中,一个官员看起来像是知州的副手,他弯着腰小跑过来,自我介绍道:“周大人,下关姓林,名唤林才峡,乃是江浙通判。”
通判,一般的知州的副手,帮助知州更好的处理州内的大小事务。
周稚宁对这个林通判也很客气:“林大人。”
“不敢不敢。”
林才峡一看就是那种埋头干活的老实人,没什么坏心眼儿,就是可能耗费心神的事情干多了,眉毛呈现出乱糟糟的八字眉,眉心川纹很深,额头的皱纹很重,两颊的肉都是往下拉耸的,整个人透露着一股浓厚的疲倦感。
总说一个公司的情况怎么样就看当地员工的状态,现在看林通判的模样那么疲惫,这江浙知州怕也是不好当。
“大人,您先去看看府衙怎么样。”林通判非常恭敬地对周稚宁说,“从接到您的任命书开始,下官就安排人积极打扫,努力布置。”
一面说,林通判一面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让周稚宁往前走。
“下官斗胆询问了送任命书的大人,得知您是平城人。哎呀,平城好啊,山美水美民风又淳朴,下官还一直担心您不适应江浙,所以您的房间,下官是特意按照平城风俗布置的。府内的小厨房,下官也是特意请了平城的厨子。”
不愧是官场上的人精,这简直是做的面面俱到。
周稚宁笑道:“难为通判费心。”
得了夸赞的林通判似乎特别高兴,脸都红了,连忙说:“您客气,您客气,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说话间,林通判似乎意识到周稚宁初来乍到有些累,所以说话的声量不大,旁边乐队吹吹打打的声音很容易盖过周稚宁的说话声,于是林通判赶紧给身边人打手势。
旁边的人也是久跟着林通判了,一眼就看懂了林通判的意思,赶忙跑过去调节。
很快,乐队的声音就降了下来,维持到了一个既能够听清楚乐声,又不妨碍周稚宁说话的音量。
这个情绪价值简直拉满,如果放到现代,林通判绝对可以算是精英官家,极品秘书。
当然,发挥林通判极品秘书的地方还不只是在这里。
等一行人来到专门给周稚宁准备的府邸之后,周稚宁才意识到为什么林通判会那么疲惫,因为这个人实在是想的太周到了。
大概是林通判提前打听了周稚宁的喜好,知道她不是个爱好奢华的人,于是整个府邸布置的既素雅又上档次。装潢的时候多偏于用玉石、瓷瓶以及名人手迹点缀。最有巧思的是现下冬日里,万花枯败,几乎找不到花朵点缀室内。林才峡就找了很多的通草花用来插瓶,看起来既好看逼真,又能突破季节局限,让整个府邸看起来漂亮极了。
为了让周稚宁好好休息,林通判都不敢过多打扰,只将人送到了,又说了几句漂亮话后,就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茗烟看着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位通判察言观色的功夫已经是到家了,恐怕他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处的极好,主子,您可千万要当心啊。”
周稚宁道:“我做饭你想说什么。”
一个是初来乍到的上司,和一个久得人心的二把手,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很容易叫人有权利失衡之感。
只是这些还是次要的。
周稚宁走向通草花,摘出一朵来放在手中把玩。
花瓣鲜艳欲滴,真的如同真花一样。
“这东西虽然不算很贵,但要摆满这么大座府邸,恐怕也要有些花费。”周稚宁看向茗烟和魏熊,“你们说这笔银子是谁出的?”
魏熊道:“我想一定是林通判。”
周稚宁笑着将手里的通草花重新丢进花瓶里:“我看,恐怕当地的富商们也有出力。”
第98章 舆论战 来八卦一下吧
果然,周稚宁等人在宅邸里面还没把板凳坐热,就有小厮前来报告周稚宁有人给她送帖子来了。
周稚宁扫了一眼这帖子的样式。
锦面云纹,发出请帖的那个人家底应该很厚。
自古以来官商勾结是寻常事,每当一位京官带着皇帝的旨意下放到地方上工作,由当地的富商请着喝喝茶,吃吃饭,看看歌舞,双方再互通一下消息。京官拿了银子,富商得了庇佑,两相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