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难撩: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太后难撩》 70-80(第3/14页)

大国而飞扬跋扈的齐国贵族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他们衣衫褴褛,手脚都戴着镣铐,在燕人的唾骂下,被燕国士兵押着游街示众。

    “快点走!”士卒们手持马鞭,就像对待牲畜一般随意鞭笞着这些俘虏。

    因为食不果腹,拖着一副力竭的残躯,所以他们的行动十分迟缓。

    但赶路的士卒却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即便是对着妇孺。

    赶路的队伍中,一孩童因为寒冷与饥饿晕厥了过去,众人纷纷停下脚步。

    但却被燕国的士卒若不容忍,并进行了言语的辱骂与动手鞭笞。

    其中一名男子实在忍不下去了,遂伸手将士卒手中的马鞭拽住,“我的妹妹是你们燕国的王后!”

    士卒们听后,不但没有畏惧,反而变本加厉的惩罚起了他,他们将其踹到在地,抽笞着马鞭,“你以为这里还是齐国吗,你们这些公子,如今也不过是阶下囚罢了。”

    “齐国亡了,再没有人能够救你们。”

    队伍当中传来了抽泣的声音,士卒遂押着他们继续赶路,“老实点。”

    ——燕王宫——

    前线的军报传回了蓟城,“我军顺利攻破临淄,但齐国重臣王贾带着齐太子姬璋逃往即墨,并立其为王,上将军已引兵围城,还请大王示下。”

    与此同时,上卿剧昕也传回了一些关于诸侯国的动向。

    看着这些奏报,子冉最终做出了决策,“撤兵。”

    从前线回来的士卒大为震惊,因为现在是燕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齐国的负隅顽抗,也只能坚持一阵。

    “是。”

    “大王,一个月前,从前线送回来的齐国俘虏,已经相继抵达了蓟城。”章平将一份名册呈上,“途中死亡人数过半,有齐国王室子弟,以及齐国贵族,高氏,崔氏,及文武大臣,一些体弱的,病死在了路上,剩下的这些人要如何处置。”

    子冉思索了片刻,“先关押起来吧。”

    “是。”

    “临淄已陷,齐国彻底失势,即墨城即便坚固,也难抵全胜之师,此时突然撤兵…”昭阳公主随在一旁,她看着子冉,若有所思,“王兄其实,根本没有打算灭齐吧。”

    子冉看着俘虏的名册,“齐国已经付出了代价,诸侯王们都在隔岸观火。”随后她将一份册子交到了昭阳公主的手中,“我不能让燕国真的毁在我的手里,趁我还清醒时。”

    “等凯旋,我会着重提拔乐华。”子冉又道,“乐氏一族对燕国的忠诚,毋庸置疑,这次对齐国的战争,从前线送来的战报中,有她的全部功绩,不输男子的骁勇,加上女子的心细与缜密,她的才华,远胜她的父兄。”

    随后她起身走到一张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前,负手而立,看着原本属于齐国的疆域,如今有半数归于燕,“父王用了十五年,我用了十年,燕国才走到今日。”

    “如此,对于燕国,我也算是无愧了吧。”

    是年冬,燕国撤兵即墨,齐国得存,此战彻底改变了九州的局势,令齐国元气大伤,而最西边那个未参战的国家,即将崛起。

    燕王冉四年十月,上将军乐易将军队留下来镇守收复的失地,而后便带着亲信将领回朝复命。

    就在返回齐国的路上,队伍突然遭遇袭击,上将军乐易中伏击而亡,其副将乐简也身受重伤。

    “大王,边境传来了消息。”章平脸色慌张的踏入殿中,而后满脸悲伤的说道:“上将军在回燕的路上遭遇伏击,不幸殒命。”

    “我知道了。”子冉的声音很是平静,眼里看不出丝毫的波澜。

    “阿兄。”只有昭阳公主看出了她内心的苦闷与悲伤。

    是年十一月,燕国大雪,乐氏兄妹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蓟城,喜事变丧事。

    灵柩抵达蓟城的当天,燕王子冉亲自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队伍在城前停了下来,乐华命人放下棺椁,带着人马上前跪拜君王。

    子冉上前亲自扶起二人,“寡人闻你二人父亲之故,不胜悲痛。”

    “于即墨撤兵之后,臣等随父亲回燕,却在临近燕国的地界遭到一小股人马的突袭。”乐华向子冉奏道。

    “以上将军之勇,怎会如此?”子冉追问道。

    “父亲是为了救我,才身中流矢,耗尽精血,不治身亡。”乐简抱着负伤的右手,朝子冉跪了下去,恸哭道:“父亲之死,是臣之过。”

    遇袭的大概过程子冉已经了解,并且派出了人马调查,但她的心里十分清楚,这场刺杀定然与列国有关。

    乐易的帅才,在对齐之战上,让九州震惊不已,尤其是参战的诸侯国,他们亲眼所见乐易之勇与军事天赋。

    想到这儿,子冉既痛心又愧疚,她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到棺椁前,城池上空降下的漫天白雪,犹如上天的哭嚎。

    才不过而立之年的子冉,却略显老态,干涩的眼里,涌现出了泪光。

    她伸出手撑着身子,看着棺椁内死前因失血而面色惨白的人,片刻后解下了自己的裘衣,盖在了他的身上。

    “将军之死,是寡人之过。”她仰天长叹一声,其声颤,悲凉尽显。

    随后,人群中传来了哀嚎与哭泣之声,有乐易的亲族,同僚,门生,以及亲信。

    将星的陨落,也让整个燕国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子冉解衣之后,伸手扶住棺椁,“进城吧。”

    几位燕国的元老及重臣,还有宗室大臣,也都纷纷上前抬棺。

    君王亲自扶棺入城,这是子冉能赐给乐易死后的,最大殊荣。

    第073章 北国风雪(上)

    燕王冉四年十一月,燕国以上将军殉国,对其追封,同时加封他的一双儿女。

    是月,对伐齐有功的将领按照功勋进行封赏,作为首功的元帅已经殉国,所以他的封赏便加到了其女乐华,其子乐简的身上。

    而按照功勋,伐齐之战,其副将乐华在几场关键的战役中分别取得了先登与斩将之功,并解围了一场僵持不下的攻坚战,济水之战,其功仅次于上将军乐易。

    于是子冉便在朝堂上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封君。

    在朝堂上追悼完上将军乐易,因功升任上将军的剧昕,念出了乐华的所有功绩,紧接着便说出了燕王对她的封赏,“乐华将军之功,唯次上将军,然上将军已故,当抚恤其嗣,故赐首功,燕国今日能有此荣昌,赖诸将舍命浴血沙场,遂封为,昌国君。”

    而乐易的长子乐简,只被封做了侯,就连同样取得了功勋,并为伐齐出谋划策的剧昕也仅是侯爵而已,这样的封赏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群臣议论的,并非是因为乐华的功勋,而是她作为女子,被封为君,地位仅次于王之下,这是千百年来都不曾有过的先例。

    “大王,乐华将军是女子,您让她进入军营又提拔为将军,这已是破例,因为战争的需要,所以没有人阻止。”

    “如今战争停止,燕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