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80-200(第23/23页)
题,想着可行的方案,直至夜深了,贾琰方才从扬州的事抽出心神,向这位姑父告了退。
出了林姑父的书房,抬头望着夜色。
只见星疏月明,倒是难得见一轮圆亮的明月挂在天边。
伴着夜色,墨砚在其前面为自家主子打着灯。
行走在亭廊之间,腰间佩带的玉佩响起清脆的撞击声。
月色星河,击玉敲金,叮鸣作响,伴着清朗的清风拂过,抛起一角墨色披风。
回到住处,解下墨蓝底的披风,露出玄青色的束腰长袍,扯下金玉勾带,松开袖腕处的玉扣,贾琰方才道:“如今可有查出什么?”
方砚立在一侧,听到二爷的询问,垂首回道:“回二爷的话,暂时还没有。”
听着方砚的回话,贾琰也没有出声责问。
他们才刚来到这里没多少时间,暂时查不出什么头绪也是在情理之中。
松开袖腕处的黑玉扣之后,转了转手腕,贾琰抬脚便准备去外间先去洗漱。
林府为他单独准备了一个院子住下,平日里的衣食住行也都是精巧雅致。
比起从前荣国府的铺张奢靡,此处的林府倒是处处彰显着书香人家的书墨底蕴。
园内建筑无不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水石相映,轻盈飘逸,十分符合贾琰对江南园林建筑美的印象。
江南婉约,处处柔情动人,确实是一个为官闲游的好地方。
贾琰甚至想着将来等事情都处理完了,与黛玉一同在此处定居也是极好。
京城的天太冷,还是南方更适合林妹妹。
……
在林府住了约有半月有余,随着查出押送官盐的船只大都经过了一个叫罗沙湾的地方,并都在不久出了事。
收到消息后,林如海便立刻带兵前去探查,不曾想半路上却失足落下了马。
尚在林府的贾琰得到消息,暗道不好,立刻让方砚召集了他们此行所有的人马,纵马直奔林如海出事的地方而去。
贾琰到时,林如海的手下已经为他寻来大夫简单包扎看过了伤势。
林如海年纪大了,突然摔下马来,手骨和脚骨都跟着扭折了,手下的人为其找来大夫暂时接了骨,一条腿却是不方便动弹了。
看见林姑父那条暂时不能动的腿。
贾琰心中后悔自己大意,一开始听到林姑父出门查案时,就应该有所防备的。
可又想到林姑父此次是因公事带兵查案,中途出了意外,又有些无奈。
他可以在林府和林姑父每日上职的路上,让手下的人在附近仔细提防着,可若是林如海带兵出城查案他是有些不好派人跟着的。
官家御史办案,外人不可擅自干预,尾随,何况他虽有皇上的口谕,但却没有半分实权,实在不好贸然插手到扬州官府中。
查看了林姑父的伤势,担心回程途中,有人趁乱生事,贾琰索性直接带着人在前面开路。
其身后让人带着兵马弓箭妥善护在林如海的马车附近。
一路平安回到了扬州城外,看着眼前高耸如云,立在跟前的城墙,随行的众人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贾琰骑马立在前方,抬眼看着城门的方向,正准备挥手让人跟着进城。
就听耳边传来利箭破空的响声,锋利的箭头从耳边划过又擦肩而过带出一缕血痕。
血珠成丝滴落在发间,氅衣上,晕染出触目惊心的红。
点点成花,散落成梅,红艳的甚至有些刺眼。
顾不上左肩上的伤势,贾琰急忙调转马匹,冲到后面查看林姑父的情况。
数百支箭镞穿空而落,落在扬州城外,城门口顿时乱成一片。
挑着扁担进出城门的无辜百姓遭了牵连,慌乱躲避,马匹牲畜受了惊吓,带着人四处逃窜。
其后的车队上不少兵士中箭落马,车架上也跟着散落插落着数十支利箭。
寒光一闪而过,顾不上身边穿空而过的利箭,瞧着那径直射向后方车马的箭羽,贾琰握紧了手中的缰绳,穿过混乱的人群,召集士兵护卫在林如海的车驾周围。
士兵之中出了叛徒,提刀直奔后方林如海的车架而去。
一时刀锋箭雨,寒光阵阵。
混乱持续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方才结束,其间利刃声,弓箭声,血肉中箭跌落的撕扯声不断在周围响起。
惨叫声不断响起,一抹抹血痕浇落烙印在地面上,擦出血腥的悲鸣。
地面上凌乱地散落着弓箭和刀柄,士兵中箭倒地的哀嚎声响彻在城门口。
等到贾琰带着人强行镇压了混乱,一切停歇下来,随行的兵马却是伤势严重。
所幸,林如海还尚且安然无恙。
混乱停歇,贾琰立刻上前掀起车帘,查看里面林姑父的情况,在看到人安然无恙时,贾琰也忍不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林姑父没事就好!
若是林如海今日真的出了什么岔子,贾琰都不知道将来还怎么回京去见黛玉。
所幸,在数千支的箭雨中,他仍然牢牢护住了马车内的林如海,如此,他此番才算不负此行。
看到车内的林如海没事,贾琰心下大安,又见马车内陪同护在其身旁的小厮身上中了一箭和周围不少中箭落马伤势严重的士兵。
贾琰当机立断,派方砚等人迅去城中调派人马,分出两拨,一队急速赶来救援,一队封锁城内,抓捕城中乱贼。
方砚接过林如海的令牌,听着二爷的吩咐,不敢耽误,直接再次上马带着人速往扬州城内赶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