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80-200(第13/23页)
“凭什么大老爷出了事,还要自己娘家哥哥出手相救,她看老太太就是偏心,大儿子犯了罪,都还要保着这个儿子。”
有了贾政的承诺,贾母略松了口气,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理会二儿媳妇的那些个小心思。
而是又转头看向跪在下首的贾琏道:“你现在就去拿了我的诰命牌子,去史家求见你两个表舅去。”
听到贾母让他去史家求救,贾琏不敢耽误,直接起身,胡乱抹了泪,取了诰命牌,慌慌张张地命人套了马,带着人一路直奔京中史家而去。
贾琏走后,贾母又将视线定格在其余几个孙子身上。
贾珠自是不必多说,一早得了消息后,就找了人,托人准备给这个大伯在朝中说情。
而被贾母的眼神看过来的贾琰,神情不变,垂头恭敬作揖道:“孙儿在国子监里也认识了几个家中人脉通达的同窗,想必能托他们探探大伯如今在监牢里的消息。”
贾宝玉这个一向体贴的孙子,更是在旁连连点头,上前劝慰着他们祖母。
听着几个孙子的话,贾母心中满意。
危难关头,几个孙子能够同仇敌忾是贾母内心深处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隔着空间距离,抬头望向这个坐在上首的祖母。
看着这位高坐高台的老太太。
贾琰明白,贾母一直都是那个稳居高台的国公夫人。
除了是几个孙子的祖母外,贾母国公夫人的身份一直都没有变过。
而用偏心来定义这个一直身处高位的国公夫人是一件十分不准确的判断。
与其说她更偏心哪个儿子的话,不如说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是荣国府的利益高于一切。
不管大房二房私下如何争斗,最后又由谁来掌家,她永远是那个高居首位的国公夫人!
而国公夫人要悍卫的永远是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公府的地位。
在危难关头,其余的都要靠后,这也是永远都不能用感情来衡量的东西。
亲孙子不可以,嫡亲外孙女也不可以!
一直明白着这一点的贾琰,移开视线,垂下头来。
贾赦的事他其实一早就得了消息,但他没有出手阻止。
当刘承璟的两个哥哥,在查到事情还与他的大伯有关,就急忙托刘承承传消息给他,询问他要不要帮着遮掩时,贾琰没有选择帮着这个大伯洗脱遮掩罪行。
或者说从一开始贾琰就根本没有想过要阻止,贾母,王夫人她们有着自己的立场,贾琰也同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立场。
荣国府早就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与其拼命往里面添加筹码,试图延缓这这棵枯树的腐烂,不如一开始就撒开手来,推翻重塑的好。
荣宁两府这些年犯下的罪孽太深,太多了,在此之前,必需有人来为此赎罪,而贾赦只是第一个。
瞧着屋内还一直为着贾赦的事,而哭个不停的邢夫人,贾琰冷漠地垂下双眼,跟着众人的脚步一同离开了贾母的院子。
不是不救,而是有的人从一开始根本就不值得去救。
在这个时代待的越久,贾琰越觉得自己属于人性的那一面麻木的越多。
封建制度会吞没这里的每一个人,贾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例外。
但同化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他不敢去想那一天的到来。
有时候贾琰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谁?
是荣府二爷,还是一个一直漂浮在上空安静地旁观着这一切的异世游魂?
贾琰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就像他默认了贾母此刻的行为一样。
贾赦可以死,荣国府也可以倒下,但他想要护着的人最后一个都不能少。
迎春不能嫁给孙绍祖,林如海也不能有事,那样林妹妹该伤心了。
王熙凤他们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忏悔,但平心而论,贾琰并不想这个二嫂子去死,也不想看着二堂哥贾琏被砍头。
所以他又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荣府二房的琰二爷。
他一直都是那个琰二爷呀!
想到这,贾琰从贾母院子出来后,离开的脚步顿住,突然笑了一声。
第192章 抄家劫难已改
为着贾赦的事,荣国府不知花出去多少银子,托了多少人情关系,上下打点,周转了一月有余,眼见着事情有了好转。
后面又接连查出他与贾珍几人私下勾结党派,卖官鬻爵、逼死人命、贪污受贿的事。
贾赦的判决还没下来,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二人就先后被带进了监牢问审。
听到贾珍,贾蓉也被官兵带着人给抓走了,贾母承受不住这接二连三的刺激,彻底晕了过去。
鸡飞狗跳,手忙脚乱中,京中又流传出谣言,荣国府的二奶奶王熙凤私放印子钱,残害人命的事。
这么多事情夹击下,荣国府彻底乱成了一锅粥,顾头不顾尾。
到最后虽有史、王两家主力姻亲在朝中帮着周旋,贾赦,贾珍几人也是死罪难免。
贾赦,贾珍罪孽深重,犯下的都是抄家问斩的大罪,皇帝彻底震怒,本欲直接下旨将其给抄家问斩。
但因着四皇子,十五皇子也在朝中纷纷为荣国府求了情。
皇帝虽平息了些怒火,贾赦几人死罪可免,却活罪难赦。
贾赦,贾珍头上的爵位直接被撸掉了,罢免了两人身上的爵位,虽未下令直接抄家,但皇帝勒令两府上交了这些年所受贿的钱财,数罪并罚之下,又罚了两府各交齐五十万两罚银,荣宁两府才免受抄家流放之苦。
听到判决下来的那一刻,贾琰也是松了口气。
贾赦,贾珍被判了秋后问斩,贾蓉不是主谋被判了流放边关。
其余的贾琏,贾蔷等人幸免于难。
对于这个结果,贾琰没有异议。
除了贾赦,贾珍两个当家人,荣宁两府其余众人还能保全性命已是万幸。
更何况两府虽被削去了爵位,但未被官兵直接抄了家,这已经是万全之事。
只不过交了巨额的罚银后,荣宁两府的家业也跟着差不多全填进去了。
但府上这些个太太,奶奶们的嫁妆体己银子总还是保留了下来,不至于真的沦落成乞丐流民。
荣府二房这边,贾政虽被牵连贬官,遭到贬斥,但贾珠也还尚在官位,靠着姻亲的关系,将来荣国府未必没有复起的可能。
比起荣国府,宁国府那边就凄惨了许多,在得到贾珍,贾蓉一个即将被秋后问斩,一个被判了流放的消息后,贾敬一个不慎,也不知是不是丹药吃多了,竟直接驾鹤西去了。
如今宁国府上能顶门立户的男丁就剩下贾蔷一人。
好在有尤氏,秦可卿的嫁妆银子在,仓促地为贾敬发了丧之后,日子过得也不至于太难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