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第10/19页)

   火车一路上没停,每天就一块饼,一碗水,渴不死也饿不死。

    很快到了宁波,又换到监狱里关着。

    不少人松了口气,以为到地方了,坐牢还挺舒服,每日教种地,缝衣服和寻找干净的水源。

    绝大部分人喜笑颜开,觉得这日子比在家好多了,有鱼还有酸橘子吃。

    唐大郎读过几年书,和少数人察觉到这种状态不很正常,有种吃砍头饭的感觉。

    明明是难得的饭菜,他越吃越有种毛骨悚然。

    就这样被养了十天,他们这个监狱重新戴上脚镣枷锁被送上了船。

    这会儿哪怕是傻子也发现不多了,不知道多少人哭天喊地叫娘。

    唐大郎也吓得魂飞魄散,要是再给他一个重来的机会,他绝对不会去赌,也不会去偷,肯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读书。

    外面太吓人了。

    “哭什么哭?”有人走进来呵斥一声。

    哭泣喊冤声不断。

    那人拿着鞭子摔了几下,哭声渐歇。

    “甭在这跟我喊冤,来这艘船上的没一个是冤枉的,我劝你们还是乖乖听话,还是有回去的机会!”

    说着宣布了情况。

    原来朝廷在海外抢了几块地,因为缺人,他们这些不管刑期,只要判了一年以上的都会被送去海外。

    这一去能否回来谁都不敢保证,可谁让他们犯法了呢?

    要是老老实实做个良民,谁也不会动他们。

    身为犯人没有人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唐大郎再次懊悔自己做错了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几年经济繁荣起来,各地都有鸡鸣狗盗事发生。

    有时候地方是抓大放小,渐渐一些人胆子也大了起来。

    这次严打,也不算是严打,除罪大恶极必死的犯人都得送去海外。

    一开始没人知道真实情况,可人多口杂,风声也传了出去。

    得知被关进牢里的犯人已经不在牢里,而是被流放到海外,不知道多少人家慌了。

    海港还提供了去海外探亲的船票,非常积极鼓励犯人家属去海外探亲。

    这一来二去,某些哭天喊地的人也消停了,没那个勇气去海外,自然也当家里没这个人了。

    别说这风声一传出,民间治安好了不少,偷鸡摸狗都少了。

    毕竟这送走的人都有补贴分到地方账上,这部分是不需要上交的,到年底每个头上也能多分点福利。

    来年这人头钱上涨了,听说是海外发现了一个大金矿,急缺人去挖,消息一传开这偷鸡摸狗的犯罪率上升,都盼着自己被送到海外去,起码这船票省了。

    连续四五年不间断运输,金山港口已经大不相同,如今变了副模样。

    金山港口多了个小型皇宫,名为总督府,明白的都知道这是小皇宫。

    当然这是海外,也没办法举报。

    这日总督府迎接了一位特殊的人物。

    胤礽仔细辨认后挑眉,“是三弟啊。”

    三皇子也是大为吃惊,“二哥,你怎么会在这?”

    胤礽上下打量他一眼,“老了不少,你不是将老大拉下马了吗?怎么你没上位?”

    三皇子委屈道:“汗阿玛太过分了,一早看中了老四,明明我排在老四前头,就是不看我。”

    两兄弟都是失败者,没想到在万里之外的海外重逢。

    三皇子说了近几年京中的情况。

    比如八兄弟几个给老四下套,老四没中,反而倒是他一脚踩进去,被老头子破口大骂一顿,当然老八也没得好,送了两只海东青给老头子,一掀开笼子两只鸟是奄奄一息。

    老八也被老头子给骂了一顿。

    三皇子一拍桌子,“还是老四最奸诈,如今成了嫡子,自有皇额娘帮他!”

    京城的情况胤礽已经很久没有接到了,他都有些适应这边的情况了。

    他和老大联手,一人出钱一人出人,将周围都横扫了一圈,不知道多少土族被抓了过来开荒挖矿。

    随着海外有大金矿的消息传出,数不清的海船往这边跑。

    西岸东岸联系也紧密起来。

    京城的一切似乎离他远了很多,这次老三过来,胤礽后知后觉到,皇后似乎是有意将夺嫡失败的人往新大陆这边扔。

    “你的落脚地定下来没有?”

    三皇子抽出了一张地图道:“选好了南边有块平原是三熟地,种粮食正合适,我这次还带了不少机器过来。”

    “二哥,皇额娘命我带了一套《康熙百科全书》给你,这套书编了二十多年了,总算是完工了。”

    三皇子一拍手,门外有人抬着一箱一箱书进来。

    满满当当的箱子放在地上。

    “总共带了三套,你、我、大哥给一套,皇额娘说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胤礽随便抽出一本,手指摩挲着康熙二字。

    这套书他知道,据说是参考了永乐大典,再结合了新学编制。

    是一套包含国内外的百科书。

    这套书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天文地理医学等等无所不含无所不有。

    他在这块大陆上遇见的困难都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

    胤礽露出了笑容,“我很喜欢。”

    ***

    总共送了十多万人去海外,对于人口已经过亿的大清来说似乎并未受到影响,未来计划移民百万。

    所有衙门都虎视眈眈盯着犯罪的人,有人穷的连饭都吃不起,自然是愿意拼一把,也有的家业都在,哪里愿意送去海外说不定到死都回不来。

    京城的治安也变好了,京城的人自有感受。

    夺嫡风波对于百姓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某些官员来说影响可就大了。

    一大批三皇子的坚固党被拔掉送上了船。

    皇帝也不管墙头草是不是转换门庭了,敢参与夺嫡的只要抓到尾巴就彻查到底,只要查到证据就全家往船上一扔流放海外去。

    这种堪称疯狂的清洗活动到年末才结尾,皇帝年纪越大越发固执。

    没人敢求情。

    唯一好的是流放后还能保住一条命,不像明初朱元璋下手那是牵连数十万人。

    皇帝的转变很大,相较之下宝音都变成了保守派。

    宝音渐渐不再插手朝政,连见皇帝的次数也减少了。

    怎么说呢,有种不出所料的感慨。

    大清的变化之大,让皇帝早有了圣君之称,他不需要营造晚年的好名声。

    越是临近那个时间,他的行事作风也变得急切起来。

    没有人不怕死。

    第357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