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00-110(第2/14页)
,在圣人眼中就都是不可信的。
那些像司礼监大臣一样的官员都有种兔死狐悲的心寒感:我们这些年的忠心,在圣人眼中究竟算什么呢?算他们道倒霉吗?
如今景阳把四个小舅子都托付给他,就是表明了三年之后,愿意替他转圜,给他安排个差不多的职位。
司礼监大臣又是感动又是羞愧,暗暗下定决心,一路上定要把自己当年考试的经验都传授给天枢四人。
而景阳最看重的,是他山东本地乡绅的身份。
朝廷委派到各地的学政,定然会在当地选拔有功名的学子帮着阅卷,名为“同考官”。
同乡在官场上的含金量,绝不亚于同科和同年。
司礼监大臣是朝廷在册的官员,只是奉命丁忧而已,日后起复的可能性很大,当地乡绅都愿意卖他个面子。
景阳也不是让他帮着作弊,而是有他在一旁看着,没人敢压天枢兄弟几个的卷子而已。
按照惯例,府试比乡试要早一个月,乡试又比会试早一个月。京城这边举行会试时,天机和天权考中童生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城了。
他们并不准备回来,而是要一鼓作气,跟着两位兄长一起考秀才。
等京城会试放了杏榜,山东那边也有消息传回,傅家的四位小爷都中了秀才。
天枢比弟弟们大了四岁,天璇比弟弟们大了三岁,四人竟然成了府试的童年。四兄弟同年,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四人在家乡出了好大的风头,不但当年的学政亲自接见他们,本地官员也待他们十分客气。
傅家本族更是敲锣打鼓把他们迎了回去,开祠堂祭祀了祖宗,族长一定要教他们四个站在正位。索性四人知道礼数,死活不肯,只肯站在族长身后陪祭。
如此谦逊,自然又得到乡人的赞叹。
不少乡绅都要留他们吃席,四人请教了吴先生,吴先生说如今还不到庆祝的时候,最大的天枢便以“学业为重”的借口,全部推辞了。
就连他们送来的奴仆和厚礼,也通通都退了回去,只肯收一些不起眼的特产,还不肯多收。
见他们年少得志,却能忍住了不飘,旁人对他们的赞叹才多了几分真心。
兄弟四人辞别了丁忧的司礼监大臣,跟着吴先生一起去谒拜了孔孟二圣,师生五人便一路游山玩水地回了京城。
而京城的傅家宅邸里,这一辈最小的兄弟傅玉衡,也到了开蒙的年纪。
文、吴两位先生商议过后,文先生自觉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教导天枢和天璇两兄弟就已经足够耗神了,便让玉衡拜入了吴先生门下。
傅家特别摆了拜师宴,请两位女婿、信王府一家子和戚里几家相好的邻居做见证,傅玉衡正式拜了吴先生为师,奉上四季衣裳各一套,干肉十条,捆肉干用的红绳上,坠着十个三两重的金元宝。
时下金银的兑换比例是十比一,三十两黄金,也就是三百两白银。作为蒙师的束脩,绝对算是高的了。
吴先生本来就喜欢玉衡的机灵可爱,如今可就更高兴了。
第102章 准备谋反秋闱过后,景阳……
秋闱过后,景阳忽然就忙碌了起来,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到后半夜才回来。
瑶光有心问问朝中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但见他每天忙得脚不点地,回家之后连口热水都不想喝,看过她和女儿之后倒头便睡,就不忍心再给他增加任何负担了。
但她不问,景阳却是要和她说的。
自从两人成婚以来,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商量着来的。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坚实的后盾,遇事不和对方商量,自己心里先不踏实。
连轴转了半个月,景阳终于按时归家。当天晚上沐浴过后,夫妻二人带着佩瑜一起睡。
耐心把女儿哄睡了之后,景阳才告诉她一件惊天的大事:“今年圣人要去铁网山围猎,是母后和太子暗中让人撺掇的。”
去年年底圣人生了一场大病,直到年节前后才能起身。
可能起身不代表身体已经好全了,原本按照太医的建议,是让圣人再好生修养几个月,龙体彻底康复了再论其它。
但圣人不愿意在朝臣面前示弱,硬是强打着精神,连续主持了腊八、除夕、正旦、二月二的宫宴,过年时的大小祭祀更不用说,圣人是绝对不会让太子代替的。
直到过了上巳节,圣人才算是彻底清闲下来,身体也快撑不住了。
好在宫里的御医们医术高明,圣人沉下心来,精心调养了几个月,身子骨总算是回到了健康水平。
当然了,是他这个年纪应有的健康水平。
只不过,能在御前服侍的都是人精,像太监、御医这些近身伺候的,比旁人更明白圣人的心思,自然知道话怎么说圣人才爱听。
圣人是大病初愈,自然觉得身子轻松。
他本就是个好动的人,在位数十年,光是下江南就跑了三四回。劳民伤财自不用说,反正他自己是挺快活的。
病了这么久,身子骨终于好了,他自然就坐不住了,看着皇宫里的景致感觉处处都腻歪,想要出去走走看看 。
皇后和太子就是抓住了他这种心理,买通了他身边的人,非常贴心地劝说:江南路途遥远,圣人又是大病初愈,实在不宜过于劳累。若是皇宫里呆腻了,不若就近到行宫里转转?
京城附近的几座行宫,圣人也是常去的,早就觉得不新鲜了。
但他到底还是知道自己不年轻了,这年头就算是皇帝,出门远行也非常不方便。去行宫虽然聊胜于无,也比整日待在皇宫里强。
既然要去行宫,自然要去个最有意思的。
于是,根本不必别人再引导,对于铁网山的太平行宫,既能赏景,又能围猎。朝中许多官员在那一带都有别院,也不耽误官员们上朝,他也可就近理政,想住到什么时候都便宜。
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圣人的首选。
可瑶光知道,皇后和太子是不会那么好心的。
“他们想干什么?”瑶光沉下了脸,严肃地看着景阳,问道,“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让你干什么?”
景阳沉默了许久,脸上带了愧疚之色,声色艰涩道:“对不起,瑶娘。原本母后是不想让我参与的,是我一定要参与进去。
我实在是不甘心,为我早逝的母亲不甘,为养育我多年的母后不甘,也为我自己。”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吐了出来,眼眶不自觉就红了:“你放心,如果失败了,我就立刻自尽。父皇最好面子,又自认对母妃有真情。只要我这个罪魁祸首死了,他非但不会迁怒你们母女,还会频频加恩。”
“你在胡说什么?”瑶光怒了,抬手就甩了他一巴掌。
两人成婚多年,瑶光是第一次这么愤怒。
景阳愧疚道:“是我不好,是我对不起你,我没做到对你的承诺,我……”
“啪!”
瑶光直接抬手,给他两边脸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