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病友组团去刷崽》 140-150(第12/16页)
哪怕是时间一比二十四,她们也云养阿年有比较长一段时间了,见到阿年真人,别提多高兴。
比较可惜的就是,现在不太方便出国旅游,一个是禾一欣长时间休眠,阿年才十二岁,哪怕再怎么机灵,独立能力强,也容易在陌生地方遇到危险,二就是现在外面简直乱成一团,甚至导致国内一些省份,都容易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禾一欣和阿年都遇过,在医院门口举横幅要求医生偿命,其实这才是抛下病重孩子逃跑的罪魁祸首,结果孩子没抢救回来,要求医院赔偿未果后,就开始闹。
因为左手臂的事情,她俩一直都有按时去医院做检查的习惯,不同医院拍的CT片以及诊疗记录什么的,都装在专门一个包,就放在蛋壳车的副驾驶。
她俩遇到这事的时候,特别不凑巧,是名为老实人实则犯罪者的闹事者,抓住了一个年轻的女护士,要当众割喉。
人的血液,会根据是从什么血管里面出来,有一定的颜色差异,比如动脉血的颜色更鲜红,静脉血则是较暗。
如果割喉,破坏的就是动脉,以及气管破裂的样子,会更为痛苦。
女护士身上已经被闹事者用剪刀捅伤了好几处,正费力伸手,试图用手掌护住脖颈,但因为身上的伤口被拖拽,反而被重重暴击太阳穴,意识都已经有点不清楚了。
禾一欣和阿年从这一天起,最恨“老实人”这三个字,那个狡诈、阴险、卑鄙的人,躲在大厅的角落,有任何人试图靠近的时候,都会立刻伤害手里的人质。
这位的意图很明显了,要不到足够的钱,那他就要用今天这条人命的鲜血,来给更多的人带来恐惧。
不要共情或试图解凶手,他们对自己的性命,对别人的性命,都不属于正常人的认知范围。
阿年有一块群友们后来给她做的手环,可以由精神体启动,里面有个一键制敌功能,能瞬间放倒一个人。
效果类似足够强的电流,瞬间制晕危险源,实现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这句话。
在此之前,她们去买羊招待回来的群友们时,拿羊做过实验,现在,阿年和禾一欣互相掩护,由小孩子阿年突然从背后靠近把手环砸出去,制服了那个凶手,救下了被挟持的护士。
虽然说,这个保护手环后来也给她俩带来了一大笔积分,但不断出现的类似事件,总是让每个正常人都变得痛苦和受影响起来。
可个人的力量,很难对抗整个时代,哪怕禾一欣和阿年都知道,海洋污染迟早会祸害到陆地上生活的人类,动植物不断灭绝也会威胁人类的生存,高温酷寒的极端天气代表着气候出了问题,可她们也很难去左右很多事情。
第149章 第一四九章
论上, 眼球只有负责触感和痛觉的神经,没有感知温度的。
所以,再冷的天气, 眼球也不会觉得冷。
可是, 2034年的冬天,冷到硬是很多人的眼睛受创, 被加急送到了医院。
因为人的眼部又不是只有眼球,睫毛和眼皮在极低的温度下, 只要沾上人呼出来的哈气,会迅速黏连冰冻在一起,根本睁不开眼睛。
而白色的雪地带来极强的反射, 让过强的紫外线对眼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导致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和怕光、睁不开眼睛等等问题。
情况再极端一点的, 会致盲。
华夏幅员辽阔, 到了冬季整个北方千里冰封, 居住地人们对雪天的安全须知也较为熟悉, 对低温天气有基本的防御知识。
但基本不怎么下雪, 或者没见过零下三十多度的南方,就麻爪了。
天知道海南岛的医院, 第一次大批量接收到雪盲症患者的时候, 医护人员有多么想看看地图, 找找自己所在的坐标。
这河狸吗?海南岛也变成全岛雪飘, 那赤道人民被下雪天冻到感冒病倒, 好像也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设定了。
极低温带来的危害远不如此,经常在北方生活的居民都知道, 寒冬来临最难熬的是老年人。
很多年迈、有慢性病和其他基础病症的老人,都熬不过冬天。
因为温度极低的时候, 本身就是对身体的一种刺激,身体不好的老人更是健康防线垮塌,而且雪大路滑,北方医院的骨科发展更好,就是冬天一批一批摔断胳膊腿的患者练出来的。
老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摔倒,哪怕看着挺健康,没什么大问题的老人,一旦摔倒,状态可能会迅速衰败。
而且在集中供暖的地方还好一些,冬天的降温突然,以及低温直接打破论的极限,导致很多地方的供暖设施是跟不上的。
南北方的网友,以前都调侃,南方人更抗冻,是因为南方的湿冷是魔法攻击。
但在绝对低温之下,比如零下四十度,那这不是魔法攻击了,这可能就是死因。
最低温不超过零下五度的地方,祖祖辈辈都没见过零下三十多度,所以最开始骤然降温的地方,很多人都没有从睡梦中醒来,真的是会冻死的。
而且,低温来得没有任何征兆,更会带来保暖衣物、供热装备等等物资的紧缺,以及交通事故。
想想也是,常年踩人字拖的南方城市,也不会想着入冬,给自己的车更换雪地胎,懂不懂零上二十度的冬天是什么含金量。
可整个北半球突然进入的低温,连赤道都受到了影响,更别说南方城市了。
普通车胎在结冰和雪面被压实的地方,滑的都不敢开,油门要是踩下去,人和车会立刻失控飞出去,刹车也只能让车慢慢划,导致路上全是交通事故带来的堵塞。
更别提孩子、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因为降温生病的,摔倒骨折的,塞满了医院。
冬季全国大降温的时候,蛋壳车其实在东北。
可能是因为大冬天,还留在老家的东北人更少了,加上原本冬天就冷,零下五十多度的温度,没有南方那些往年都在零下,今年突然掉到零下三十多度,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过冬,临时加装地暖也来不及,根本没法出门的对比明显。
但这个温度,第一次把蛋壳车也冻结了,尤其是入夜之后温度更低,稍有不慎,车就陷在雪窝里面了。
在蛋壳车改装之前,禾一欣和阿年也不敢继续睡车里了,深怕第二天没醒过来。
禾一欣已经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二十小时休眠,基本上只有三餐是和阿年一起吃的。
但入冬之后,她还是老老实实把休眠时间减少到八小时,没办法,这个温度太低了,禾一欣担心阿年自己应付不过来。
说不上低温和酷暑哪个危害更大,但对于公共设施来说,这种极端天气真的都很烦人。
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很多管道埋设、线路设计的论上温度极限,就会带来管道炸裂、线路失灵等问题。
所有的公共设施,想要达到便捷、灵活的效果,那必然有很多人力在背后维护和默默付出的。
但极低温导致很多地区断电,连高铁有些都不敢跑,最后是铁路局翻出来最原始的内燃机车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