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30-240(第5/15页)
阿通睁开眼下意识查看周围的情况,便瞧见林泽在对面的矮桌上写写画画。
阿通掀开被子穿好衣服,旁边的十九差不多同一时间醒来,两人坐在床沿上不出声。
林泽刚放下毛笔,顺手将桌上的纸用东西压住,转头就瞧见两人转头看向他,“饿了吗?我这有干粮。”
阿通见林泽忙完,顺势站起来放松筋骨,“我们不饿,晚些船上估计就来人送饭了,我们换上钦差使团护卫穿的衣裳吧。”
林泽一听,这是正事,“好。”
衣服在两人的包袱里,林泽接过换上,“咱们在这估计要待上十来天,你们有什么解闷的法子
吗?”
阿通两人想都没想就摇头,“哥,我们平日子都在练武学骑射,并没有什么解闷的法子。”
林泽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适合他们三拿来打发时间的。
一直很少主动说话的十九却道,“您可以教我们识字吗?”
林泽一愣,眼中都是惊讶,“你们不识字?”
阿通瞬间明白十九的意思,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兴奋和期待,“我们只识得一些字。您是今科榜眼,在咱们眼里就是那天上的文曲星,若能得您指点,是天大的福气。”
阿通一下子也不藏着掖着了,言语间都是渴望之意。
十九没有阿通那么会说,他只晓得请人教识字是要认师傅的,想到这里十九便退后两步朝林泽单膝跪地,抱拳低头郑重道,“师傅在上,请收邓十九为徒。”
阿通见状连忙跟上,同样单膝跪地,“师傅在上,请收孟通为徒。”
林泽头一次被人行这样的礼数拜师,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应答。同为暗访组组员,这不是要从同事变成师徒的节奏?我去,陈辉鸣知道吗?会不会怀疑自己搞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吧?
“你们快请起,教你们认字念书不必行如此大礼的。”林泽一手一个把人扶起来。
“师傅,虽然我是个粗人,但也晓得教人读书识字是天大的恩情。”邓十九很认真说道。
在他的认知中,寺院里大师傅和主持们才有资格读书识字。他这样的僧人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碰到那些珍贵的书册,也是被主子挑到府里才在机缘巧合下识得一些字。
邓十九便是那时候开始,对书卷有着极大的渴求,但在府里他不敢说,也不能做。他的命是主子的,主子让他勤练武艺,邓十九便不敢有二话。
现在跟前这位可是读书人中顶顶厉害的榜眼,还是皇上钦点的七品翰林院编修。邓十九说出拜师的话已经是一时冲动才敢干的事,如今心里已经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我是个内侍官,刚才是阿通胆大妄为了,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喊您师傅。”孟通有些尴尬地挪了两步,他的身份邓十九是清楚的,但眼前的林泽并不知晓。如今他想拜师学念书,不能欺师,孟通只好硬着头皮说出来。
今天给林泽的震惊不是一般地多,这个孟通竟然是…内侍官!难怪声音有点细,不像是这个岁数的男子会有的声线。
林泽勉强保持面不改色,“我没收过正式的弟子,也不一定有资格当你们的师傅。教你们识字念书就是顺手的事,过年回家也这样教过不少老家的人,因而不必如此。”
孟通和邓十九连忙又抱拳行礼,“不成,我们跟您学读书念字是大造化,是大恩,不拜师不能学。”
林泽见他们对这事有自己的理解,也很坚持这套行事准则,只得妥协道,“好吧好吧,那你们给我倒杯茶,这些日子便暂时充当你们的夫子。”
“叩谢恩师!”两人脸上皆是大喜,怕林泽反悔似的赶紧跪下叩头。
第234章 第 234 章 首站道县
从京都出发的十一天后, 钦差使团终于这天的中午抵达云淮府府城,比林泽预算中的时间多了一天。
早春的云淮烟雨笼罩、春风拂面,三月中旬已经到处是春天来临的痕迹。堤岸成排的杨柳冒出一粒粒嫩绿的小圆点,湿润的土地上一根根柔软的小草探出一截脑袋来。
船队泊入码头后, 林泽三人早早换上船上仆人穿的低调的灰布袄子, 把自己的行李装到一对箩筐中, 三人跟着船上的仆役先一步下船。
岸上是一排排的云淮府大小官吏和豪门士绅,他们翘首盼着船上的钦差大员下来, 要为他们接风洗尘、设宴款待。
林泽这群仆役跟着本地官吏安排的一行人,先一步将船上钦差大臣们的行李搬运到早已经收拾出来的钦差别院。
挑着箩筐下船后,林泽他们便将这些箩筐和其他人搬运的大木箱全都放到云淮官吏们安排好的板车车队上,等十几辆车都装满才往别院出发。
林泽三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大家安静地跟着板车往别院去。
大半个小时后, 车队进了一个侧门。林泽三人在谢鸿铭留在的护卫的掩护下,来到一处空的房间换上一身普通人的袄子。林泽原先的两个包袱经过这十来天的消耗, 下船前已经可以将全部东西归拢到一个包袱里。
“三位请跟卑职从另一个角门出府。”负责带路的护卫见三人收拾稳妥, 马上提醒道。
“有劳。”林泽将包袱像背斜挎包一样系在身上,手里拿着一把伞朝护卫抱拳道。
邓十九和孟通亦是如此, 只不过包袱遮挡下还背着自己的武器罢了。
三人从一处角门顺利出府, 外面是一条石子铺就得小巷, 没什么人来往。
这里一眼看去全是白墙黛瓦, 偶尔从附近人家的门缝里能窥见院中林木花草皆繁茂, 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景致。
“哥, 我们先去哪?”孟通撑着半旧不新的土黄色油纸伞, 眼睛四处打量一番小声问道。
“先去外头找个食肆吃饭,咱们到时候打听一下道县怎么去。三月又名蚕月,道县一带养蚕农户众多, 咱们去瞧瞧是个什么情况。”林泽一手放在包袱的结节上,一手撑着灰绿色的油纸伞。
林泽根据自己做的笔记,大部分势力都在云淮府,各方这么多年下来联姻或是其他关系,捋起来简直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个人入手比较合适。
就在为难之际,他根据太子给的人员名单中锁定一个叫张鹏杰的人。林泽翻找与他有关的资料,在一本县志中看见道县的蚕桑业极为出名,林泽根据朝廷户部的资料大致算了一笔账,发现生丝产量跟实际上缴的绸布比例很不对劲。
林泽发现云淮当年的生丝产量要上缴朝廷的数额明明可以达到十万匹绸布,结果云淮府的公文里说本府的绸布上缴朝廷户部为八万匹。
即使林泽算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目,但这差了两万匹,数字出入实在太大。
这个张鹏杰的家族经营着好几家大布庄,生产的布匹销往嘉国各地。
林泽手里还有这个人祖上五代的资料,属于正统的官宦家族。目前张家最出息的子孙在旁支,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京官,主要负责官吏政绩、廉洁情况的考核。张鹏杰蒙祖上荫庇,得了个八品员外郎的闲职。
林泽查出的那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