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40-150(第4/18页)

子弟,这个差事也被称之为“八旗子弟出身”,意思就很明白了,你们普通汉人那是根本没有资格的。

    还别说,整个康师傅的时代,从这个笔帖式的职位平步青云,最后位极人臣的就有好几位。

    其中还有个老熟人,索尼大人,也是走的这个线路。

    索尼也是从笔帖式一路做起,最后成为内阁大学士,人称索相,简直就是笔帖式界的大佬。

    这阿山最后也做到了刑部尚书,也是正一品的大员。可以说,比索尼略微差了那么一点儿,但是也算是很能干的了。

    而且比起因为站队和党争问题惨遭囚禁宗人府,最后死在里头的索尼,阿山的生活就幸福的多了。

    首先,这位不是一般的贪婪。

    其次,他不但贪,他还要玩弄权术。

    坊间评价这位阿山大人看着廉明能干,其实是一个徇情枉法、沽名钓誉之徒。

    他最喜欢搞的就是职场CPU那一套,把手底下的大小官员都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必须是他指哪儿打哪儿,大家团结一致,对上欺瞒康师傅和诸位大臣们,对下欺压、盘剥百姓,甚至还卖官鬻爵、欺男霸女,真是无恶不作、无所不用其极。

    万一手底下的那些官员们有谁不听话,阿山就会命令整个小集体孤立他,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招真是屡试不爽,很快阿山负责的地方就只剩下一种人,那就是奉承他、听他的话的。

    作为两江总督,阿山在江南过着志得意满的生活,一边儿借着给康师傅修建龙潭行宫的机会搞钱,一般堂而皇之地做了江南一霸,成为江南实际上的掌控者。

    其实他原本都已经成功了,那两年整个江南地区的确成了他一个人的天下。谁料好景不长,他正在那里嘚瑟的时候,偏偏老天就让他遇到了一个刚正不阿、坚决不肯与他同流合污的倔老头。

    这老头就是现任的江宁知府陈鹏年了。

    这老陈是前年才到江宁赴任的,之前人家主要是在北方转圈圈,因为为官清廉、能力出众而受到当地百姓们的热烈拥护和爱戴。

    听说他离开上一个任职地方的时候,当地的百姓们都哭了,夹道相送、拼命挽留,奈何皇命难为,只能挥泪惜别,踏上新的征途。

    这老陈的确是个干实事儿的。

    他一到了江宁,就干了好几件大事儿。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冤假错案平反。

    既然是一方知府,那就是一方父母官。基本上就是从头到尾、芝麻绿豆的事儿都得管起来的。那么叫大家伙儿来有冤申冤就是常规操作了。

    陈鹏年此前已经在好几个地方担任过知县、知府了,在做人家父母官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已经积累了充分的经验了。

    毕竟,人家也是进士出身,跟那些靠着家里头的背景身份,当笔帖式这种轻松的差事,然后一步步飞速提拔的人完全不同。

    人家那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说,科举考试那么多年为啥没有取消,因为这的确已经算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了。

    而且这是广大的汉人,特别是底层民众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

    哦,你说莫郁就不是,这当然是不一样的。

    毕竟他就算是再咸鱼,那也算是有金手指的,跟普通的土著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再说了,他爹林如海是正经探花郎出身,通过了科举考试并且取得了全国第三名这样优异成绩的大牛,他就是搞点儿特殊化又咋得了。

    更加不要说林家本来就是五世列侯,林如海已经是第六代,到了莫郁跟小黛玉这一辈儿,那就是第七代了。

    都第七代了,也到了要酌情“扶贫”的时候了。

    这也是清朝皇帝最喜欢玩儿的把戏之一。

    就是,你功劳大的话,他们就会给你封王进爵,并且规定是“世袭”还是“世袭罔替”。

    如果是“世袭罔替”的话,就证明这个王位或者是爵位可以直接无损往后代子孙那儿传承下去的。

    但是如果只是“世袭”,那就惨了。

    这就表示只有第一代才有这个实打实的王位或者爵位,而从他的儿子那一辈儿开始,就开始逐代递减。

    基本上到了第三四代上,就没有啥王位或者爵位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正应该做顶梁柱的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基本上已经是废物了。

    无他,不管祖上是什么出身,如此养尊处优地过了几代人,孩子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些毛病,就是那句老话“吃饱了容易撑着”,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人吃多了就会容易想太多,还是要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才好。

    所以,清朝的皇帝们一旦看到哪一位功勋卓绝的异姓王爷或者侯爷、爵爷等等,家里头已经传承了三四代人了就要小心了。

    “世袭罔替”也就罢了,这种名额实在是太少了,也很少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世袭”就不行了。

    到了这第三四代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扒拉不出来一个可以继承家业的孩子了。

    老祖宗们就算在天上气出脑溢血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人性问题。

    好在,总是有些人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对家族中的富贵并不看重,反倒是想要自己闯荡一份儿天下出来。

    林如海就是这种情况。

    当年林家的爵位到了林如海父亲的时候就已经到头了——本来在林如海爷爷的那一倍儿就已经到了,但是康师傅觉得这一家子人实在不容易,从先帝爷那里就已经立下战功、封王居胥,如此惨淡收场也的确是太过于不礼貌了。

    出于这个考虑,康师傅就忍不住要大发善心了——毕竟他这人越到老了越心软,但是也不是说,他年轻时候就不心软。

    行吧,他们爱折腾就折腾呗,要不就再给他们把爵位留一代人?反正一句话的事儿。朕拍板儿了,就这么干。

    嗯?什么?

    听说林老爷家的长子林如海很不错,已经在科举考试了,那朕可得好好看看。

    没有想到,殿试上一看,这林家的嫡子林如海,不但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就连长相也生得端的是一副好容貌。

    这种条件,没有个探花郎是很难收场了,康师傅大笔一挥,直接就点了林如海做探花郎了。

    康师傅这么一操作,林家就变成了五世列侯,加一个探花郎了。

    于是,压力就都传到了莫郁和小黛玉这里。

    可惜他们姐弟俩的身子骨儿都不太好,虽然个个都很聪明伶俐、样貌出众,恐怕也很难创造什么辉煌了。

    不过让莫郁和小黛玉都很感动的是,不管是林如海还是贾敏,他们对他们这小姐弟俩都还是非常爱护的。

    证据就是,这俩家长从来不会强迫他们俩做不喜欢做的事儿。

    也从来不把他们俩当成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从来都是认真商量,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