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10-120(第13/17页)

是心性,是大局。是危机时刻的处理能力。”

    “朕的太子,怎么可能只会读书?临场反应总是需要的。不经历一下这些事情,将来怎么办?这是朕对他的考验。拿住了,就是他的造化。拿不住,就再说吧。”

    裕亲王没再说话了。

    大阿哥心里却对他的汗阿玛产生了几分畏惧之情。

    若果真‘死讯’传回去,定有人请太子即位。太子若果真即位,而不是立刻查证西北战场实情的话,只怕往后的前程也就完了。

    这就是汗阿玛对储君的考验吧。很残酷,甚至是冷酷。

    大阿哥不敢想别的,也不愿意想别的,更不能深想,只是觉得,他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他也许是了解太子的。但愿太子能经受住这个考验。

    大阿哥想,以汗阿玛对皇贵妃的爱重之心,能将皇贵妃和十一阿哥还有六公主都留在宫中,必是有万全之策能够护住他们的。

    这里头甚至没有变数,只有天罗地网在等待着那些叛徒。

    而唯一可能在这惊涛巨浪中感受到诡谲人心的,可能就只有太子了。

    大阿哥越来越觉得,太子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

    瑶令当然是知情的。

    对于康熙的计划,瑶令没有别的意见,唯一强烈反对的就是瞒着太子。

    康熙将一切都安排的很好,样样周全,唯独这个计划对太子来说太残忍了。

    从前在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上,瑶令都是不怎么说话的。除非是康熙在生活上太过分了,可能压制了太子的情绪,她才会开口。

    她没有抚育教养太子的经验,不能胡乱做什么。

    可是这样的隐瞒,不管太子再其中作何选择,太子最后知道真相一定会怀疑整个世界的。

    偏偏瑶令知情是知情,康熙的计划是最后才告诉瑶令的,瑶令压根没有机会跟太子独处,没有机会告诉太子这些事情的始末。

    毕竟如果他们之间的话说的太多接触太多,一定会那些人的怀疑的。

    宫中牵扯到的人也是很多的。

    康熙要考验的是太子的心性,而他的安全,康熙是绝对能够保证的。

    为此瑶令还和康熙闹别扭了,走的时候都没说上几句话。可到底也没能让康熙改变主意。

    因为按照康熙的计划,从康熙往北去的那一刻起,皇贵妃就会因为在城楼之上吹了风感染风寒,回去后就称病不能理事了。

    病中思念一儿一女,十一阿哥也不去读书了,就在长春宫里和六公主一块儿陪着‘病了’的皇贵妃。

    康熙留下可靠的人看顾瑶令,瑶令就更没法跟太子说什么了。

    宫中各处都有康熙暗中留下的人。

    皇贵妃称病不出,宫务皆由贵妃钮祜禄氏料理。不过月余时间,钮祜禄氏就找茬将荣妃成嫔的协理六宫之权给革掉了。

    如今后宫就是贵妃一人当家。

    紫月道:“先前还是偷偷的换人。如今见主子病了两个月不出去,听见外头说的皇贵妃娘娘病势沉重,就越发铁了心,直接光明正大的裁撤了。宫里各处都成了她的心腹。”

    瑶令好端端的坐在殿中,听着隔壁儿女咿呀呀不甚清晰的说话声,才淡声道:“她是太着急了。隐忍了这么多年,现在大概以为胜券在握,就不想再假装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出自钮祜禄氏之手。

    最早的时候瑶令还没有怀疑过,后来心里隐约有想法,可没有证据又是不能乱说的。

    何况钮祜禄氏是真的能忍。对四阿哥下手后,之后两件事情趁乱做了,一则是鹿血粉末,一则就是安嫔那几个想要陷害瑶令的事。否则以她们的手段又怎么能做出那样的局来呢?

    又隐忍七八年至如今,若非康熙不放弃追查,还真的很难抓住钮祜禄氏和她兄长的痛脚。

    “说不准贵妃也是着急了。”彩霞说,“皇上那边还没有消息,可她像是拿准了似的,他们兄妹和底下的人里应外合,大概以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殊不知皇上临行前早就做了部署。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底牌,又怎么会让他们得逞呢?

    早年钮祜禄氏做的后两件事都是针对瑶令的。

    南苑四阿哥惊马那一回,是钮祜禄氏针对当时还是贵妃的佟佳氏的。

    因为两个人都想做皇后。家世相当。偏偏佟佳氏比钮祜禄氏跟康熙的关系更近些,佟佳氏那会儿膝下又养着两位阿哥,钮祜禄氏怕争不过,就想除掉四阿哥。

    还能挑拨乌雅氏与佟佳氏之间的关系。

    结果四阿哥让瑶令与费扬阿拼死救下来了。

    在康熙的安排下,瑶令这里远离了宫中的权力中心,让钮祜禄氏以为她这个皇贵妃不足为虑,孩子又小,完全可以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来解决她。

    现在真正处在中心的,其实是宫外的太子府。也是那些钮祜禄氏一族想要在他们建立的新朝中拉拢的朝臣们。

    “主子。”

    彩霞得了消息来,尽管知道是假的,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万岁爷的‘死讯’传回京城了。”

    那么这场戏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瑶令默了默,哪怕知道是假的,心里还确实是挺难受的。心口那里好像缺了一块似的,空落落的。

    康熙对朝堂的把控是空前的。

    他绝不会让大权旁落,更不会让任何人凌驾在皇权之上。

    自古皇权更迭,有宫变也有民变。

    有影响小伤亡小的,也有影响大伤亡大的。甚至可能引发江山的四分五裂,引发更大的战争。

    这当然不会是钮祜禄氏一族想要看见的。

    他们也是被逼的。最开始谁愿意要去换掉一个皇上呢?只有皇上对他们不好,他们才会想要换掉的。但凡皇上把该给的给他们,何至于此?

    钮祜禄氏一族绝不愿意见到京城混乱不堪的。

    皇上将费扬阿这个提督九门步军统领带走了,只剩下几个副统领,控制京城易如反掌。

    他们以为,他们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了。却不知道,他们稍稍努力就得到的这些方便,其实就是等待他们自投罗网的陷阱。

    先奏请太子即位,然后迎回先皇的尸身,之后慢慢的举行丧事,再把那些跟钮祜禄氏一族不对付的人全都处置了,留下一众交好的人。

    不就可以慢慢的同他们一起调教年轻的皇帝了吗?

    首先第一条,裁撤上书房,恢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让王公勋贵们得到应该从前拥有的一切。

    钮祜禄氏一族,如今出来顶头的法喀万万没想到,这章程卡在太子这里了。

    太子和太子的人横刀立马,拒不配合。

    “未见皇上圣旨,孤不即位。”

    太子冷道,“孤要亲往乌兰布通看个究竟。”

    太子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