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80-90(第6/20页)

艺,肯定是没得说的。

    暖呼呼的甜汤下肚,再吃几个糕点,康熙倒是觉得肠胃里慢慢的暖和过来,心情也确实好转起来。

    这会儿夜深了,不宜吃太多的东西,瑶令带过来的东西份量刚刚好,康熙吃完了也就不觉得饿了,也不会觉得撑。

    叫人将东西收拾下去,康熙牵着瑶令一同坐在暖榻上。

    “知道朕生气的事了?”康熙问道。

    先前摔了杯盏,早就叫人收拾了,看见的人不少,但没有人敢去外头乱说的。

    话能传到瑶令跟前去,别人那里都不知情,康熙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万岁爷是不是不高兴?”瑶令轻声问道。这其实或许能称得上是越界了,或者说是她干政了。

    自康熙十七年起,嫔妃基本上不在乾清宫侍寝,那么能遇上大臣的机会就没有。像今天这样的事,似乎还是头一回。

    瑶令心里也有些没底。不知道康熙能容她到什么程度。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若是不来,这一关叫康熙独自一个人闯过去,又怎么对得起他数次救她性命的情意呢?

    若是这一回叫康熙生气了,那么瑶令也能知道两个人相处的底线在哪里。

    康熙道:“朕没有不高兴。”

    康熙深深看了瑶令一眼,心里很清楚的知道,若是换了旁人,贵妃也好惠嫔荣嫔几个也好,他一定是不高兴的。

    总觉得和她们没有到这个地步。

    是瑶令的话,康熙一点也没有不高兴。不想叫她知道的原因是怕她跟着担心,也是不愿意叫她知道这些腌臜事。

    这一段为了太皇太后还有地动的事,小丫头劳心费神的实在是太辛苦了,有时候能歇一歇的,就舍不得叫她再跟着担心了。

    可这么瞧着,小丫头心里也是有他的,同样也是担心着他的,康熙心里就有些高兴,有些满足。

    既来了,还有什么要瞒着的呢?

    康熙道:“太皇太后离世,总有些蠢蠢欲动。此次地动来的突然,却叫他们抓住了机会,言说是朕失德,才会致使民怨沸腾,要朕下罪己诏抚.慰上苍,前往祈年殿认罪祈福,恳求上苍庇佑。”

    康熙说的直接,当然这事儿没有这么直接,不会有人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但呈上来的折子和耿直的大臣们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那所谓的‘罪名’可多了。其中有一条,就是专宠嘉妃,六宫皆怨。他们要求皇上要雨露均沾,不能再后宫嫔妃中厚此薄彼。

    康熙道:“先帝临终的时候,是自个儿要下的罪己诏。说是罪己,其实真正的内容并不是自己认罪。说的都是想要做但是最终没有做成的事儿。为什么做不成呢?一样是有人掣肘。”

    只是后来这罪己诏叫太皇太后给改了。因为太皇太后觉得这罪己诏这么发出去不好看。也并不符合太皇太后心中的预期,太皇太后自个儿不喜欢,于之后的局面也没有益处,所以太皇太后做主,叫人都改了。

    时过境迁,太皇太后过世了。太皇太后在往后的这数十年里,其实已经改变了很多了。包括太皇太后愿意接受小丫头的得宠。

    可太皇太后改变了。这些顽固的只顾及自己利益的八旗勋贵却是一点都没有变的。

    他们能逼得先帝走投无路,可还能逼迫先帝的儿子走投无路吗?

    康熙要下决断的时候,瑶令就来了。

    “朕不会让步。也不会下这个罪己诏。”康熙道,“别担心朕。”

    小丫头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康熙伸手轻轻给她抚平了。

    瑶令道:“这天下又不是万岁爷一个人的天下。臣妾的意思是,这天下是万岁爷的,但也不是万岁爷一个人管着的。万岁爷在京城,是地方大臣们在各处管理。若说失德,难道大臣们就没做错的时候?焉知不是臣子无能才致使上天示警呢?照着这么说,那各位大臣们就该引咎辞呈。”

    这话说的,康熙忍不住勾了勾唇角。不管说的对不对,这丫头总归是为了他鸣不平的。

    康熙这里还未说话,外头梁九功报说:“万岁爷,雅克萨大捷!”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回京城。

    一路高喊雅克萨大捷。沙俄撤兵,要求议和,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谈判,这一回是要彻底的定下边境路线,不似上一回那么粗略,是要详谈的那种。

    是费扬阿派回来的亲兵报捷。叫人进来,康熙亲自问了情形,一时间龙颜大悦。

    原本先前是生气恼怒的,如今便是彻底的高兴起来。

    本来康熙就不打算应下罪己诏的事,现如今战事得到缓解,大清占据了主动权的地位,康熙就更不可能对那些人让步了。

    问清了情形,康熙便让那旗兵带下去歇息。

    康熙这里对着瑶令道:“你哥哥果然是个难得的将才。”

    康熙从前就想,若是将费扬阿父子都放到军中,想必是都能立功的。只是那样的话,博敦就不能在跟前伺候了。

    博敦不管是从前做个包衣佐领,还是如今的内务府总管,都是兢兢业业的做得很好。康熙如今还真是舍不得动他了。

    况且小丫头家中也需要有一个人坐镇京中。杭佳氏族中扒拉不出来别的什么人,也就只能将费扬阿一个人外放出去了。

    可这样也是很好的,费扬阿实在是不负所望。

    瑶令道:“还是万岁爷赏识。若是没有万岁爷这个伯乐,哥哥如今也没有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是实话。若非康熙拔擢,费扬阿这会儿还跟着博敦在外头办差呢。

    瑶令话音才落不久,康熙就想着还是要先把之前的事解决掉。

    接到雅克萨大捷的消息,康熙心里又变了变主意,能更好的解决眼前的事了。

    便想着叫瑶令先去后帐休息,他这里叫了陈廷敬和张英来拟旨,过后便能心无旁骛的去陪伴瑶令了,说不准还能歇息一会儿。

    结果这里话还未说出来,外头张鸿绪又来报说:“万岁爷,裕亲王领着大阿哥进宫了。”

    张鸿绪迟疑片刻,才又道,“大阿哥是裕亲王派人抬进来的。说是因为太激动哭晕过去了。”

    什么?

    康熙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哭晕?”

    张鸿绪说不好,康熙也没耐心问他了,直接叫人把福全和大阿哥带进来:“大阿哥晕过去了也给朕抬进来。”

    瑶令想了想,这是又有突发事故,她好像不宜在这里待着。便想把手从康熙手里抽出来,然后准备行礼告退的,就让康熙在这儿处理。

    康熙手一紧,不让瑶令走:“你就在这儿坐着。”

    康熙怕自己一会儿见了大阿哥和福全真的会气晕过去,要不然又要摔杯子了。

    小丫头在这儿陪着,还能缓一缓他的心情。不至于生气太过。

    况且先头的事情都知道了,这会儿还有什么不能让她知道的呢?

    大阿哥是真的晕过去了。

    而且真是叫裕亲王的人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