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 111-115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 111-115(第4/8页)

后压低声音说。

    “啥?”

    姜苗眉头紧锁,这个大杂院竟然还有小偷啊??她很感激孙嫂子给她提个醒,就回屋拿了两块米糕让她带回家给她家孩子吃。

    第二天,姜苗罕见的起了个大早,花两分钱搭了个公交车,来到国营饭店吃早饭,主要是她想念这里的羊肉汤了。

    “姜苗?真是你啊!!!”

    姜苗正在窗口端羊肉汤和油条,就听到有人喊她,她抬起头,见是江云,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裙子,脚上是运动鞋,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

    她没有搭理她,而是自顾自的找到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江云没有察觉到姜苗对自己的冷淡,她端着自己的馄饨坐到了姜苗这桌,还兴奋的向姜苗分享了一个好消息。

    “姜苗,我就要当记者了!!!你以后有啥事,可以来找我。”

    “你要当记者了?”

    姜苗忍不住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对啊,之前我是想当老师来着,前两天跟着同学去报社玩,我发现我还是想当记者,对了,你返城这么长时间,过的怎么样?上次我们也没说几句话。”

    “不咋样。”

    姜苗说完这句话,对江云后面的话总是爱答不理的。

    江云临走的时候,看了一眼姜苗碗里的羊肉汤,她想了想,好心劝她。

    “姜苗,其实国营饭店有两分钱一个的玉米面窝窝头,吃着也不丢人,你没必要来国营饭店吃的这么好。”

    她知道姜苗返城的日子不好过,说完,可能是怕姜苗尴尬,然后就走了。

    姜苗望着她的背影,想起这个江云前几天还施舍给她一块钱。

    她脑海里是刚刚江云的穿戴,以及手上戴的手表,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看就知道返城的日子过的滋润的不行,还可以选择去当老师,或者是记者。

    她忍不住想,在原书中,那个江云是不是也是这个时间点回来的。

    要知道,下乡插队当知青的人,普遍只有两条路可以返城,一条就是得了重病,另外一条就是去工厂当工人。

    江云靠着她那个当副厂长的爹,以探亲返城的名义回来,可以随便在厂子里找个工作,这样的话,就能把户口迁回来,留在城里了,这对于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江云选择去当记者的这个时候,原主在做什么啊?

    她因为没有返城的希望,匆匆的嫁了人,生了孩子,在婆家过着天天要下地挣工分,回家吃不饱,还有被欺负只能忍着的憋屈日子。

    那样的日子,一眼可以望到尽头,没有光透进来,她就是一头任打任骂的老黄牛。

    在江云回到城里,有了光鲜的工作,疼她的父母,出身极好的对象的时候,原主可能刚上完工,回来正给家里人洗衣裳。

    也有可能,是被二丫欺负,徐川护着侄女,指责她,还有可能是坐在饭桌上啃着糠饼子,连一筷子菜都不敢夹。

    也有可能饿的半夜起来去缸里喝凉水充饥,天不亮又要扛着锄头去挣工分养家……

    江云有着大好的前程,大好的人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乡下老徐家的原主不能比的,可以说,江云过的是锦衣玉食,吃喝不愁的日子。

    原主过的是顿顿吃不饱,看人脸色,狗吃屎的日子。

    江云的人生估计很灿烂,原主被生活磋磨的没有一点人样,最后被车撞死,还要横尸街头。

    如果当初孩子没有抱错,江云的人生会不会就是原主的人生?没有那些重男偏女,原主的性格是不是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开朗?而不是腼腆。

    这一切都无从得知,反正就是江云霸占了原本应该属于原主的东西,而原主也霸占了原本应该属于她江云的东西。

    通过之前宋婷和江大松说的那些话,她就知道,他们一定很疼爱江云,甚至要委屈她这个亲生的女儿,也不想让那个不是亲生的江云受到伤害。

    那个江大松是副厂长,家里条件应该差不了。

    一份是父母的疼爱,家里物质的富裕,即使下乡插队,也有随时可以返城的机会。

    另外一份是重男偏女,物质一般,甚至要被父母逼着让出自己的工作替大哥下乡插队,没有返城回来的机会。

    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生。

    对于江云来说,她显然夺走了原主的人生,即使她不知情,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 第 114 章

    这是姜苗最后一天呆在酒厂, 酒厂请了她六天,现在她只想赶快挣点钱,自己买个小院子,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 将会迎来一场饥荒, 她要赶快囤点口粮才行。

    现在住着的那个大杂院,她租的屋子小,并且干点啥,都瞒不过旁人, 尤其那里面还有手脚不干净的人,晚上她一个人在屋里睡觉, 门不仅从里面锁上了,并且还用桌子给堵住了, 她一个女的, 住在那, 总是有些不安心,怕晚上有心思不干净的人跑到她屋里去。

    她当初去供销社买碟子和碗,顺便又买了一把剪刀, 每天睡觉,放在了枕头下面。

    酒库里,她翻译着身边洋鬼子的话, 旁边有专门的记录员,会把她翻译出来的话,记在本子上,旁边还跟着一群技术人员和酒厂的主任, 以及副厂长。

    “胡师傅, 你说那个女娃子才多大啊, 咋这么有本事啊,你看她和那个外国人叽里咕噜的也不知道说的啥。”

    “听说厂长家的公子哥,正在追她哪,这样的人才走到哪都吃香……人又长的又这么漂亮。”

    胡师傅他们几个望着被众人拥簇的姜苗,也没心思干活了,都往那边瞅。

    就在这个时候,姚干事突然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把副厂长老齐拉到了一旁。

    “齐副厂长,咋办啊,人家造纸厂的厂长跑过来朝咱借人来了。”

    “老刘?他一个造纸厂的找咱酒厂借啥人啊?”

    齐副厂长有些想不通,瞬间,他不知道想到了啥,目光落在了正在翻译的姜苗身上,

    “他不会是要朝咱借姜同志吧?”

    “就是要朝咱借姜同志啊,人就在外面哪,急的跟个啥似的。”

    “这不扯淡吗?姜同志咱一共请了六天,今天是最后一天,怎么能借给他啊?再说了,咱这也离不开姜同志啊,你没看正翻译着的吗?”

    齐副厂长脸色不虞的看着姚干事。

    “我和他说了啊,可他那边实在急的火烧房了,刚刚要不是我拦着他,他就闯进来直接抢人了。”

    姚干事也头疼的不行。

    “他抢人?干啥都要有个先来后到,现在姜同志轮到咱这了,他要是想请人家姜同志,就去后面排队去……”

    齐副厂长话还没说完,造纸厂的刘厂长就闯了进来。

    “老齐啊,你这次可一定要帮帮我,我们厂子里的生产机器坏了,那台机器是德国产的,我们厂子里愣是没有一个会德语的……你把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