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150-156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150-156(第10/16页)



    蒋羡道:“我也是这般说的,似宁哥儿这般的万中挑一,咱们定哥儿都很难和他哥哥相比。”

    “无所谓了,我听说做了宰相连门客都可以恩荫,你是有卿相之才的人,将来即便女婿没他爹在,也有你在。只不过,终归是自己考的,那才算是正身。”锦娘道。

    如果你已经尽力了就罢了,如果本来还有些聪明,就应该努力。

    可魏夫人显然是不会逼迫儿子的,这点上锦娘和魏夫人还不太一样,她也疼小儿子,但是学业上不能马虎。

    过了三月,朝堂上发生了大变化,集贤相去世了……

    这两年集贤相上台,自然是改弦更张,但是皇帝还是想念起申党来了。不过,申子期实在是太强硬,遂召了蒋放回来,蒋放此人乃睚眦必报之人。

    京中哀鸿遍野,孙世琛却异常高兴,之前他搭载这位姐夫的东风,可是做过官的。

    现下用此事倒是成为他的政治资本。

    蒋放以前还算稳得住,大抵是被贬这么几年过的也不算好,还有申党被清算,他上台来任参知政事来,先授意把蒋晏这样的人全部贬谪了,就连他亲哥哥蒋晏,从枢密院被贬低江宁府做知府。

    蒋晏倒是义无反顾的去了,他甚至对许氏道:“将来也许许多年我又不能回来了。你在家中发嫁筝姐儿,替我照顾爹娘,一切拜托你了。”

    “这叫什么回事儿啊……”但许氏只觉得世道不公,好日子才过了不到三年,竟然丈夫又要走了。

    蒋宣安慰母亲道:“我听说爹还是好的,别的人被贬到烟瘴之地,将来恐怕都无法活着回来的。像姑父,就是之前死在任上了。”

    许氏扶额。

    但转眼有件事情让她大呼不公平,因为官家让蒋羡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说是看到蒋羡在任上所著之书,官家直呼高明。

    也有人说这是异论相搅论,都知晓蒋羡和哥哥不大对付,蒋放的政令非常清楚,蒋羡属于那种也不是反对谁,反正谁交给我的任务,我都完成好。

    对于锦娘她们而言,就是要回京城了,宁哥儿任期还有一年,蒋羡倒是想给儿子开个后门,但是宁哥儿坚决拒绝了。

    “既然还有一年,儿子不如就在这里干到明年再说。”宁哥儿如此道。

    锦娘笑道:“这般也好,我们回去之后,帮你布置新房,将来你回京述职时,正好让吕家送嫁成婚。”

    宁哥儿别的倒好,只是有些舍不得锦娘:“娘,没想到咱们没聚多久,又得分开,儿子舍不得您。”

    “前程为重。”锦娘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她也有不少事情,先是知会吕家,又把绸绒铺的肖掌柜喊来叮咛一番,让他每年分两次上京送一次分红,又把洛阳庄上的庄头喊了过来叮咛了何时送佃租过去云云。

    这些事重中之重,吩咐好了之后,蒋羡才和她一起启程。

    再次回到汴京,锦娘松了一口气,她和蒋羡商量:“等咱们安顿好了,再跟筠姐儿她们说吧,家里还要收拾呢。”

    蒋羡自然同意,夫妇二人先去地窖看了一眼,发现银钱还在,松了一口气。

    二人把现下的箱笼先放在耳房厢房锁住,又正好听闻隔壁宅子要卖,锦娘倒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如我们把隔壁的宅子买下来,这边三进,二进你要会客做书房,三进咱们俩自己住。隔壁宅子也是三进,正好当作跨院一样的,宁哥儿他们成婚就住那边去,你待如何?”

    原本买这个宅子的时候觉得够住,甚至想着宁哥儿二十几中了进士成婚,定哥儿成婚就更晚了。

    如今新媳妇要进门来,她那么多的嫁妆,陪嫁人也不少,住的地方难免会憋仄。再者,现下锦娘和大家动辄百万的豪富之家无法比,但是隔壁的宅子还是不伤根本的。

    隔壁宅子因为几易其主,如今作价五千八百贯,她们家宅子格局和锦娘家不同,从大门进去,前院是池塘假山,正中垂花门两边是水榭,通过游廊到二进院,二进院是硬山卷棚顶,前面是小小的几间抱厦,正房三间,东西耳房三间,耳房前面是小小的凉亭,东西厢房五间。在第三进便是一排后罩房,西边是厨房,东边是柴房钟楼。

    这间宅子和锦娘他们花园连着,打通后,藏书楼的路和隔壁水榭假山倒成了一体,显得更大了。

    锦娘当然讲价到五千二百贯拿下,随即,又请装背匠们过来打通这座宅子和园子的通道,还把前面重新做了围墙,如此也拿了五百贯出来,专门修缮一番。

    因为宁哥儿要去那边住,所以二进院东边辟出来做小书房,西厢房做定哥儿的卧室。等他成婚了,先在小跨院住些时候,将来分家再去太学院子里住。

    正想着,见对门的孟夫人过来了,锦娘笑道:“我这边忙着我家大郎成婚的事情,却忘记同你们说一声。”

    孟夫人见过了两三年,锦娘整个人气质更从容了,甚至隔壁宅子说买下就买下,说打通就打通,这可不是一般的实力。

    “咱们又是什么牌面上的人,还是你家大郎亲事重要,我听闻是枢密副使吕家的女儿?”孟夫人问起。

    锦娘点头:“正是,这桩亲事说起来,也是我们高攀了。那姑娘我见过几次,极是清贵的人家,人也不错。”

    孟夫人听锦娘说起那姑娘生的似天仙似的,愈发期待起来。锦娘又看向孙大姑娘,也随口问起她家的情况。

    孙大姑娘道:“家父家母如今都在汴京,家父已经被授太常寺少卿了。”

    这倒是从五品的官员,锦娘笑道:“如此倒是极好。”

    其实不看的孙大姑娘,她都忘记了她娘也是穿越的,只不过锦娘有时候觉得穿越不穿越的,也没什么特别的,就跟现代社会的人还不都是形形色色,并非穿越的人就一定高明。

    孙大姑娘心里也是有委屈,她妹妹刚嫁过去,父亲升了官,爹娘虽然嘴上不说,到底怪自己。但她是真心冤枉啊,她是真的为了妹子好。

    锦娘倒是觉得蒋放这般上来就报复,也不似将来能做的长久的,遭遇挫折就满是愤懑,清除党羽操之过急,日后也不过是皇上的一把刀。

    但她也不好说什么。到底这也只是她自己心目中所想。

    况且,有些人便是想做人家的刀还做不成呢。

    她们四月份回来,七月份,三个月就把两府并作一府,完美融入,自然,这也是因为锦娘钱堆着装修,什么都快。

    如此,锦娘还特地请了亲友们过来参观,安排酒席。

    魏家自然也请了,这次到的还真齐,魏夫人笑道:“如此一来,你们府上可宽绰多了。”

    “可不是,那边一进的水榭和我们园子正好一处,宁哥儿他们住那边,如此一来也好。宁哥儿爱看书,吕家姑娘也是满肚子才气,正好环境幽静。”锦娘笑呵呵的。

    魏夫人知晓锦娘与旁的女子不同,不是只吃嫁妆的女人,人家会钱生钱,打理家财打理的极好,否则,也不会动辄就这般大手笔。

    筠姐儿笑道:“娘,您和您儿媳妇也住的太远了了吧。”

    隔着一座园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