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40-150(第11/19页)

着说:“小掌柜,今年我们往北方运了三百多万斤米粮,粮食店帮忙卖出去了一百多万斤。

    村里的米粉卖出去10万斤,你家的洋芋粉有六千多斤,也是一斤半两银子的收购价,我们都卖到了盛京各地,你阿奶说,钱都给你。”

    顾嬷嬷旁边接收算账,和张豪存结了账。

    “张大哥,你们的船能到吕宋岛吗?”

    “小姐说的是南海,距离琉球附近的岛屿吗?目前只在家主书房见过大概的地图。”

    “是的。”俞荷肯定道。

    “那我回去留心一下。”张豪存把这件事就记在心里。

    顾嬷嬷收下四千两银票。

    俞荷请张豪存县里最大的鸿运楼住了几天,带着他周边转了一圈,现在秋天,风景如画,一步一地一景。

    “小掌柜,有没有兴趣去盛京玩?我的船去盛京送货,我们在仙江县汇合。”张豪存要走了,来辞行,笑着说:“大公子明年二月要去盛京参加

    殿试,小姐不想去打个头阵,先买个院子安顿一下吗?”

    俞荷心动点头,交给他两千两银票,说:“劳烦张大哥在城中买一两间房,给我大哥和小哥以后考试住。多谢了!”

    俞荷说完郑重的行了礼,送张豪存上了陆家的船。

    “小姐,你不想去盛京看看吗?”小谭不解的问道。

    “想去。等我再玩两年,我现在太小了,去了盛京,我害怕第二天就横着抬出来。”

    想一想,盛京大街上走的左一个魏国公,右一个凉国公,这个侯,那个爷,一众王爷,郡王,公主,郡主,就算是看似平常的一个马夫出来,身份都能压死人。

    小小的她,就先不去凑热闹。

    “听说,旁边象郡,真的有大象群,等我再大点,我带你去骑大象,买一个回来给你当坐骑,怎么样?”

    “好啊,好啊,小姐,你可要记着自己说过的话。”

    俞荷皱眉,她什么时候在小谭面前不讲信用了?想了想,没有。

    大大方方回家。

    这一年,俞有地大力鼓励商户将县里的茶叶鱼米卖到外地,用收来的商税,购买水牛,并且鼓励农户五家一户养牛。

    又组织了春秋两次半工半劳役,对辖区的农田水利进行了休整,鼓励大家沼泽地开荒,免税三年。

    另一方面鼓励生育的同时,增加了教育投入,在十三个乡镇开设了公办学堂,凡是适龄儿童,不论男女都可以免费进学三年。

    教书先生都是村里品德优秀的老者,女童由女先生授课。

    所有学堂先生,每年腊月,都要参加他亲自组织的考试和面试。

    文化不过关,人品不过关的,取消下一年的教授资格,绝不姑息。

    因为施行新政策,俞有地从年初忙到年尾,脚不沾地,俞荷回家了,他都不见人。

    俞荷把藏在地下室的最后五个西瓜搬上来,切成果盘,做了烧仙草的红豆奶茶,凉鱼,冲了红糖坚果藕粉。

    “阿娘,阿姐,顾嬷嬷,出来吃下午茶啦。”俞荷院里桌子上摆好吃食,才叫大家。

    又叫来小张哥给前院阿爹和大哥一人送了一份,回来,李二娘几个都等着她一起吃。

    “阿娘,你们先尝红糖坚果藕粉,这个多吃对女子好,可以美容养颜,排毒瘦身。”

    “谢谢俞荷。”李二娘端起小碗,尝了尝,甜味刚好,藕粉爽滑,坚果香润。

    俞荷笑着问,“是不是很好喝?”

    “顾嬷嬷呢?”

    “好吃。盛京那些贵妇人们都喜欢这玩意儿,不过她们没有小姐心灵手巧,味道做的很一般。”顾嬷嬷笑笑说。

    “以后都这样搭配着卖。”俞荷吃了一口藕粉让给小谭,端起红豆奶茶。

    小谭更喜欢吃鲜红的大西瓜。

    吃过下午茶,李二娘单独叫顾嬷嬷进屋。

    “顾嬷嬷,俞梅许了白水镇赵家的五公子,明后年就要成婚,劳烦你教教她规矩,帮忙看着准备一套嫁妆。”

    “好。不过,夫人也知道,我管着小姐的生意,还要夫人多提点。”顾嬷嬷不便推辞,答应了。

    “有劳您了。我会和俞荷说。”李二娘希望俞梅能风风光光嫁进赵家。

    “大小姐说亲,怎么没听小姐提起。”顾嬷嬷随口问道。

    “俞荷还不知道呢。”李二娘生怕小女儿拿出小时候要养着大女儿一辈子的气势。

    “二月回去,两家长辈碰了头,打了个照面,小辈们也见了一面。两家一个村里,一个镇上,知根知底,俞梅嫁的近些,我们也放心。”

    “赵家,是书香门第,老婆子也略有耳闻,是个良家。”

    顾嬷嬷想了想没想起五公子的长相,心里一笑,她一个老婆子就没注意过这样的年轻人。

    “是啊,我和她阿奶,阿爹也这样想。不瞒你说,俞荷的婚事不用我来操心。俞梅,没有俞荷通透,性子单纯,我们也是想办法给她找个靠得住的人……”

    “是呢。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顺遂,喜乐常伴,得遇良人。”

    顾嬷嬷一个下午都陪着李二娘说话。

    “小姐,大小姐找了白水镇赵家五公子当姑爷,夫人说,过两年就要嫁人!”小谭来店里找俞荷,悄悄的和她说自己不经意听到的秘密。

    “赵家五公子,没印象。”阿娘二月带着阿姐回去,原来是相亲去了呀。

    都是一个镇上的人,想来未来姐夫当有过人之处。

    “阿娘不说,我就当不知道吧。”

    十一月,张豪存带来好消息,陆家把香米卖进了盛京,一斤米卖五两银子。

    俞荷这一百五十亩地收了六万多斤香米,利润三七分,足有九万多两。

    这个钱拿的,俞荷都有点理解陆锡安了——得立刻马上给自己找个坚实的后盾和靠山。

    开春,万县富户,整个永宁府,乃至整个象郡西南地区,都开始整地种香米。

    春末夏初,五湖四海的粮商争先抢后的涌入万县抢购香米,人挤满了酒楼食肆,俞有地后知后觉才发现。

    第147章

    “小姐,那些奸商,把藕粉的收购价涨到一斤二百五十文了,本来卖给我们的农户都跑了。”小谭气鼓鼓街上回来。

    “没关系,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卖出去几千斤,让他们收。”俞荷笑着抬起头,让小谭看自己写的字。

    “他们香米多少钱一斤收的?”

    “香米十文一斤。他们可真会偷奸耍滑,还联合了二十几个大地主,谁卖都这个价。”

    “正好,去年那九万两银子没动,你把我们香米的收购价挂出去,50文一斤,他们不涨价,今年的香米我们来收。”

    俞荷给陆锡安写信说了粮商压价收香米的事,希望她收的多了能租用陆家的船。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