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20-130(第4/17页)

123章

    俞荷用自带的辣椒酱炒了青蒜回锅肉,刚做好豆腐。

    听人通传周王要在王妃这里用膳。

    师娘拉着她就跑了。

    怀里这一盒沉甸甸的赏赐还是晴灵姑姑追出来说王妃娘娘很高兴,这是给她的见面礼。

    这个不起眼的木盒里装的是什么呢?反正不会是银子。

    要是银子就好了,缺钱。

    出了周王府,快到易家的时候,邓三婶摸摸俞荷的小脑袋,笑着说:“我让人送你回去。礼物记得没人的时候再看。”

    “是,师娘。”俞荷不懂,也不问。

    回到宋家庄,一下马车俞荷就往房间里跑,迫不及待的打开木盒。

    居然是银票,还是五两十两五十两的可以使用银票!

    银票下面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玉佩和一排五两的金银元宝。

    王妃娘娘愿意买股,真是太好了。

    “王妃,今天很高兴?”周王也知道她见了谁,本来也好奇能让鲲鹏动容的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王爷,这豆腐好吃吗?”

    “辣的过瘾。”

    “这是我姐那小徒弟带来的什么辣椒做的麻辣豆腐,说是要种辣椒。”

    “古人云,豆腐有和德,是菜中君子。”

    “王妃很喜欢这个孩子?”周王放下筷子,淡问道。

    王妃只笑着摇了摇头。

    ——

    俞荷数了数银票连银子一共一千二百两,月月红,好寓意。

    “小姐,你回来了?”小谭背着树叶经过,看到俞荷关门出来。

    “晚上吃什么?”

    “吃饺子和汤圆。做蒜苗鸡蛋馅儿的饺子。芝麻馅儿的汤圆。”顾嬷嬷厨房里出来。

    杜婆子背着大背篼大门进来。

    “喜梅说,河边的这些树也是我们家的。我们去扫树叶,砍点树条回来编筐。”丹慧抱着树条领着两个孩子最后进门。

    傍晚,张全知拿着账本来和俞荷说,他们定的货超了。

    顾嬷嬷端给两人一人一盘饺子,把正屋让出来让他们说话,带着小谭在厨房吃饭。

    俞荷一边看账本,一边算,嘴不停,“他们愿意让我们欠六成?”

    “是啊,去年大旱,到处都一样,他们要换粮食。”

    俞荷放下筷子,“那就能收都收了,再多一点也无妨。马帮回来的时候拉粮食,用粮食和杂粮直接对账,我们又赚一份钱,岂不双赢?”

    俞荷进屋拿钱,一千二百两都投,顺便把玉佩带出来给张全知。

    “这玉佩,算是我们之间的一个信物,你务必要随身携带并且保管好。这钱,你直接拿着从达州买粮。”

    “小东家,定不负所托。”

    “祝你一路顺利,旗开得胜。”俞荷用饺子汤碗和张全知碰个杯,笑着说。

    谈完正事,张全知回去准备。

    俞荷洗漱后衣裳被顾嬷嬷收好,回屋抱着枕头就睡,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杜婆子和丹慧合力打扫了后院的羊圈,把空地开垦成菜地,问顾嬷嬷羊圈能不能养鸡。

    “养鸡好,一家人的鸡蛋有了,过年过节还有鸡肉吃呢。”俞荷先同意了。

    杜婆子欢欢喜喜找喜梅去买鸡苗,等俞荷知道的时候她抓回来四十二只小鸡,一个三文,一共花了一百二十文。

    小鸡先用碎米麸皮养,再大点,河边的野草长出来,就用草拌着麸皮喂。

    三月初一,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俞荷准备在山地里起垄。

    宋大河在一亩荒地种上小米高粱,在地边种上南瓜黄豆和小豆。

    种好自己的菜地,佃户们盼着俞荷赶紧在二十亩地里下种。

    矛盾来了。

    “今年的山地全部种辣椒,做辣椒酱。”顾嬷嬷找他们说。

    “可是我们没种过辣椒!”

    “种辣椒不能当饭吃,你让我们到时候饿肚子吗?”杨二嫂叉着腰想指着小地主的鼻子骂,看了眼小谭手里的棍子,忍了。

    顾嬷嬷拿出俞荷想好的办法,说:“种辣椒拿三成分红,不愿意种的干一天二十文工钱。你们自己选。”

    大旺娘站出来,先选了,“我要干一天二十文工钱。但是那一亩菜地不能收回。”

    李萍犹豫不决,见其他人要跟着种辣椒,心有不甘,“可不可以两样都选?”

    “不行。没有甘蔗两头甜的道理。人的力气有限,只能二选一。”

    这其实是个艰难的选择,种辣椒万一颗粒无收,要工钱还算有点保障。

    “我家跟小东家种辣椒。顾嬷嬷,要怎么做你说了算。”宋大河表态,决定跟着赌一把,最差还有一亩地的粮食糊口。

    “签字画押按手印,省的有人到时候抵赖!”顾嬷嬷硬气的拿出契书,印泥。

    大旺娘不识字,请了宋家的族长来看契书,顾嬷嬷干脆出了一份酒水茶叶,请他当见证人签字。

    “这个辣椒,前几年朝廷推广过,可惜我们这里太甘旱,地很宝贵,没人敢种,这东西

    在南边好养活?“宋大劲笑问道。

    “我们也是第一年种。到时候请族长来看。”顾嬷嬷收好契书,请大家屋里喝茶。

    可谁有心情。

    宋大河回去,愁的一个头两个大,没人种过,这就是说今年地放空炮了也有可能。

    香老头跟着唉声叹气,这庄稼人离了种地,叫什么事?

    “别愁了,要愁的是大旺娘,他们家三个大人,两个孩子,好好干活的就大旺一个人。一天二十文听上去很多,买这买那不花钱吗?等着看吧。”香婆子是个豁达性子。

    “你们也不想想以小地主的聪明,她会做赔本的买卖吗?”

    确实不会。

    “可谁精明一下子买五千斤粪!”得花多少钱,一季庄稼才挣多少钱,香老头抱头想哭。

    “所以本钱下的大,说明这东西它赚钱呀。真是榆木脑袋,想捶你!”

    香婆子也是刚才想通,连忙去给桂英宋大河报信。

    对啊,买粪不要钱吗?舍得花钱,不是更有盼头。

    俞荷觉得天气还有点冷,先在后院杜婆子开的菜地下草木灰,勾了三行辣椒秧。没事就拿个小板凳坐在那里看。

    “小姐,宋大河说崖上的小白花开了,是种玉米高粱的好时候了,迟了天旱,怕影响收成。”顾嬷嬷被宋大河几个大男人说动,来劝。

    “那就明天开始种。”

    俞荷把种辣椒的方法告诉顾嬷嬷,再由顾嬷嬷一步步指挥着大家起勾,重施底肥,盖土,浇水,埋种,再撒一层薄土。

    “这是金疙瘩吧,这样仔细。”大旺娘揉着腰,很想撂挑子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