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130-140(第12/21页)
骂蠢贼!
贼不是不惦记烤鸭,而是听说有个同行吃了人家的东西死了。家属认为是谋杀,医院也认定是毒死的。公安查到嫌疑人,人不但没有作案时间,也不认识死者。联想到死者是无业游民,怀疑家属有所隐瞒。刑警把家属带到公安局三言两语一吓唬,死者家属交代,死者在火车上上班。
打那以后小偷不敢碰入口的东西。
不过还没完,许小军下了火车,到火车站又被盯上。幸好他妈来接他,不需要他去厕所拆内裤掏钱。
韩大菊也只敢带几块钱,还一直攥手里,所以贼跟了一路啥也没捞到。
许小军自从遇到过不怀好意的人就提高警惕。上了公交车就发现被人盯上。下了车感觉那个视线没了,许小军想笑又觉着可悲,这才几年啊,世道就乱了。
学校放假早,他到家工厂还没放假。在家休息两天许小军就去饮料厂问问团团幼时玩伴什么时候回家,提醒他们把整钱存银行,身上不能超过五十块钱。最后又关心一下那个半大小子。
半大小子的表兄回答许小军下周末去甬城送货顺便提醒他。
许小军放心下来,就去找同学玩儿。
可怜团团不知道找谁玩儿。他开店的同学谈了对象,有空就跟对象在一块。杨一名在警局打杂,陈大勇上班,李小光不像团团导师抢着要,他能考上大学全靠团团硬拽,到了大学放松下来经常成绩低空飞过。他要考研就要好好准备年后的复试。
腊月中旬,大雪纷飞,苏笑笑买一筐炭和一个小炉子,娘俩在堂屋围炉煮茶。团团望着白花花的屋顶叹气:“妈妈,这就是长大了吗?”
没头没尾的,苏笑笑被他问糊涂了:“什么长大了?”递给他一个烤花生,“尝尝是不是比煮的好吃。”
团团:“以前我想一个人静静,杨一名个没眼力见儿的天天找我玩。现在反而是我不知道找谁玩儿。妈妈,以后我会不会跟你一样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啊?”
苏笑笑:“你只是一时不习惯——”
“习惯就好了?”
苏笑笑看着他一脸哀怨顿时觉着好笑:“没等你习惯,你就会发现时间不够用。下了班只想回家吃饭睡觉,甚至都不想做饭。”
团团:“这么累?”
苏笑笑点头:“所以是我选择家和单位两点一线。不是因为没人找妈妈逛街喝酒,妈妈不得不两点一线。”
“你同事还喝酒啊?”
苏笑笑好笑:“你认为我同事都跟我年龄相仿啊?你高中师兄师姐该毕业了吧?他们毕业后去哪儿上班?”
团团恍然大悟:“对啊。你单位也有很多跟我大小差不多的?妈妈,她们找你玩吗?”
“我是她们领导,她们下了班不想见到领导,不然就算在迪厅也觉着像上班。”苏笑笑道,“跟我年龄相仿的找过我,但我不喜欢跟她们聊天。不是说儿女怎么怎么不成器,就说孙子孙女,谁要听这些家长里短。”
苏笑笑跟同事出去过几次,她们见苏笑笑的衣服显气质,就找苏笑笑逛街,问苏笑笑的衣服在哪儿买的。
钟二娃的服装厂在首都有专卖店,苏笑笑把人带过去,她们一问价格就直呼穿不起。从店里出来还要打趣苏笑笑会花钱。
苏笑笑解释她只有拿到奖金才逛这家店,几人依然认为她不会过日子。还说女人应该好好打扮,但要量力而行。苏笑笑听了这话不高兴也没表现出来,也不再同她们出去。
她们邀请了几次苏笑笑都找借口溜,有一回在食堂吃饭几人逮住苏笑笑一人打趣。
事业单位又没法跳槽,闹僵了工作不好干,苏笑笑任由她们说个痛快。
晚上到家她把这几年在钟二娃店里买的好衣服都拿出来,几天一套轮着穿。到了夏天,苏笑笑的衣服便宜,幸好这些年没胖过,人衬衣服,她就一天一套。
苏笑笑还去团团同学店里选了许多跟衣服很搭的发饰,又去街上买几双鞋。街坊四邻大爷大妈看到她一周不重样就跟罗翠红白话,你儿媳妇升官了,肯定升了,比以前讲究。
张怀民却觉着她病得不轻,问她出什么事了。苏笑笑直接说小事。她要说没事,张怀民得查查。一听小事就想起她那年在医院门口大杀四方,忍不住为惹到她的人祈祷。
到了深秋时节,苏笑笑小腿裤配宽松的毛衣,或者牛仔裤配短款夹克。四十岁的人看背影像二十多岁,到前面看像三十来岁,经常有人跟她搭话。
起初局里几个领导没注意,连着半年她都打扮的跟明星似的,又听属下聊过,领导怀疑她家里出了变故导致她性情大变。
局长就找苏笑笑谈话,先夸她衣服好看,话锋一转问她跟丈夫感情如何,孩子在学校还好吗之类的。
苏笑笑一看误会大了,赶忙解释上半年收拾屋子,发现很多衣服没怎么穿过,再不穿她就老了。
领导放心下来,就说没事就好,穿好看点挺好,省得别人一听邮电部门就以为全是满身臭汗的大老爷们。
几个女同事看到苏笑笑进了局长办公室,认为领导会数落她穿衣问题,老同志了,天天跟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似的成何体统。所以都等着苏笑笑吃瘪收敛。
苏笑笑我行我素。直到上半年那场风波过后各部门严查,苏笑笑才跟从前一样怎么舒服怎么来。
苏笑笑这样干了一年多,自然把跟她年龄相仿的女同志得罪光了。不过也有意外收获,三十岁以下的女同事都会找机会问她衣服哪儿买的。
她们很清楚苏笑笑比她们工资高,直接问有没有平替,不要求布料版型多好,穿着好看就行。苏笑笑就把团团的同学和她大伯小叔开的店推给她们。
那几家店都从南方拿货,在首都很有特色,又比钟二娃的专卖店便宜,她们几乎每次去都能选到喜欢的。她们高兴,见着苏笑笑就道谢。有几次被年轻男同志听见,问她们谢什么。她们趁机显摆一下衣服,后来那些男同志想给对象选礼物,也找苏笑笑推荐。
苏笑笑在单位有人可用,而且新脑子灵活,愈发懒得同老同志周旋。不过这些事她不打算告诉团团,团团以后肯定去研发单位,眼里只有数据的科研人员哪有心思对人的衣着品头论足。
团团不知真相便对苏笑笑的话信以为真:“妈妈说得对。天天跟她们聊那些,早晚跟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一样,今儿东家长,明天西家短。”
苏笑笑把红薯掰两半:“中午不做饭了?”
“就吃这?”团团皱眉。
苏笑笑:“不好吃?”
“好吃是好吃,可也不是饭啊。”
苏笑笑:“没有锅气的东西只是零食?”
“对啊。”团团点头。
苏笑笑问:“要不要妈妈教你做饭?”
“你——其实我会。”团团实话实说,“我真会。就是我可能遗传了我爸,好比和面,我觉着太软,加点面肯定硬。我觉着硬,加点水肯定软。除非像做实验一样。可是多麻烦啊。”
话音落下,张怀民顶着风雪推开院门。
团团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