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 211-216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只想要块奥运金牌[花滑]》 211-216(第9/29页)

   魔都杯的时间很紧俏,抽签的第二天便是短节目的比拼。

    作为一个在华-国举办的新兴B级比赛,魔都杯可不止涂寒和一个人参赛。

    国家队像是来团建一样,从着国青队到国家队,为了凑人头帮着把所有人的名字全部报了上去。

    主办方完全没有想到梅尔维尔·巴里和笛木尊会一同的来参加这一场压在总决赛之前的B级比赛,作为一个有钱就能参加的B级比赛,这消息传出之后不久便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名申请。

    大家看得清楚,在梅尔维尔·巴里不参加GPF,笛木尊不参与4CC的前提下,这一场普普通通的B级赛便成为了顶尖选手进行决战,提前摸底的地点。

    这个赛季的魔都杯不止是一场新兴的B级比赛,同时还是一场拿来冬奥前试水的比赛。

    在有着如此共同的认知下,魔都杯的报名人数剧增,但凡抱着来试探一手看看大家平均水准的国度都替着他们这回参加冬奥的运动员们报上了名。

    魔都杯的咖位是上去了,但国家队来团建的几个孩子却只能可怜巴巴的全部聚集在了同一组当中。

    活生生的从着原来能排在第三组第四组上场的运动员给压缩到了第一组。

    要不是有着一个其他国度来试手的运动员在,差点把第一组变为了专属于华-国的盛会。

    五个华-国运动员,一个韩国运动员,这个排列组合也不知道该哭该笑。

    甚至那一位韩国运动员还并不算是个纯粹的韩国运动员。

    可以说是极为的机缘巧合,

    正好是之前曾经在法国站阴了涂寒和一把的高哲。

    “可能这就是命吧。”因为只有一个四周而被分到了第一组与高崖面对面的晏冰如此笑着解释道,“曾经他压着我,这回轮到我压着他。”

    “风水轮流转,这守恒定律也还算是不错。”

    ————————————

    按照队里的传统,当队里有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参加同一场比赛的队友们都会特意的前来加油。

    规矩是没错,但问题在于这回国家队的领导们拍了拍脑壳,给大家来了一波魔都杯团建。

    四个青年组一个成年组的运动员因为技术难度问题全部被分在第一组,在减掉这一大部分主力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了程星剑和涂寒和两个。

    一个在第四组,一个在第六组。

    两个落单的家伙就这么挑起了啦啦队的重任,身为‘华-国最强·唯二没被分在第一组’的涂寒和同学十分荣幸的充当了一波队内吉祥物。

    站桩给人上场前摸着助力的那种。

    涂寒和个人对于魔都杯的第一并没有太大的期望。

    这场比赛对于他而言更多的还是试探,只要梅尔维尔·巴里的赢心稍微重一些,涂寒和不上4A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虽然可能在魔都杯结束之后会被传出不少非议,但涂寒和还是成功的选择了跟着队员们一起摆烂。

    第一场就出现在现场,当吉祥物当着一点准备都不给粉丝们打。

    【蛾子怎么这么早就来现场了?不一般都是提前两组来冰场的吗?】

    【第一组全是华-国队的队员,队里传统,来当啦啦队的吧。一次两次还好,瞧着第一组这满满的华-国面孔,蛾子光是喝彩得浪费多少时间?】

    【这传统就不能随机应变一点吗?让最后一组有比赛的运动员放弃热身来给第一组当拉拉队?这个决定不会是谭儒拍脑壳子想出来的吧?】

    不止是粉丝,实际上队员们对于涂寒和的出现也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意外。

    程星剑和晏冰这经常与涂寒和接触的还好说,青年组几个孩子在看清那个从休息室外面进来的人的长相时,直接吓得连正在完成的动作的下一步都给抛到了脑后,单腿抬起,一动不动的和玩木头人一样。

    目瞪口呆的如同按下了暂停键。

    因为所属教练不同,国青队的队员们一年与天天跑各地去外训的涂寒和见面次数不过两只手,更别提面对面见面了,能在同一个冰场相遇都可以让他们兴奋很长的时间。

    作为华-国花滑的扛把子,涂寒和在花滑领域的迷弟是真的不少。

    按着谭儒的说法,队里这几年收到的尚且只算是他的路人粉。

    再过个几年,等着涂寒和拿下奥运冠军那年上冰的那一批次孩子长到能够参加锦标赛的年龄——

    涂寒和怕不是能直接与队里真正拥有话语权的那位对杠。

    “涂哥早上好!”

    “涂哥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拎着一大包行李的少年笑了笑。

    “来给你们加油打气,看你们比赛呀。”

    涂寒和对于这些青年组的队员其实比着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熟悉。

    甚至其中还有着一些是他从其他教练那捡漏捡来的。

    国内不少教练走的是个揠苗助长的路线。

    要把基础打好需要不少的时间,而这一段对于顶尖运动员们而言十分重要的童子功时间对带入门的教练来说却是浪费。

    断裂式的训练让启蒙教练一般不会更加深入的教学,在苗子培养出来之前就已经转交给了另外的一位教练。

    同个时间,随意打打基础的能够拉扯到三周,而好好打基础的甚至连着2A都不一定能够碰上。

    就算打好基础的孩子之后能够有幸往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启蒙教练而言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益处。

    除非能像涂寒和这样一鸣惊人的。

    童子功对于越高层次的运动员越为重要。

    运动员完成三周跳基础不一定要打的十分牢靠,但四周的基础要是不行,那可就是分分钟进医院的后果。

    也因此,涂寒和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在休息间隙认真观摩了一轮这个赛季U型赛各个运动员比赛的视频,然后拉着好几个明显动作完成度很高的孩子与谭儒仔细分析了一波。

    将着那些原先并不算重视的孩子给拉扯到了国家队里。

    一个队拉一两个来国青队,凑合着凑合着单人的人数就这么的超过了双人滑。

    涂寒和差点没被双人滑那边教练投诉死。

    好说歹说上交了一篇分析的小作文才把这些孩子都留了下来。

    涂寒和隔着视频找到的都是一些基本功打的相对比较牢靠的孩子,年龄小,可选择性高,也不一定钦定于单人滑。

    队里能去参加比赛的就那么几个,这后续储备一看就不止单人滑一个种类。

    只要双人滑教练那边能够说得动的话。

    涂寒和环视这休息室了一圈,找到了正在打电话的谭儒后说道:“好好比赛,我等着看你们的在舞台上的表现。”

    作为目前华-国的顶梁柱,涂寒和在这些小运动员们心中的话语去哪可比着大部分教练都高。

    他轻描淡写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