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演员模拟器》 【全文完结】(第17/47页)
时间的自然灾害报表作为论据。李文觉得其中有游戏的插手吧,游戏给了他们一些启示。她松了口气,她也希望真实被记录下来,那可是为心艾作战的伟大史诗。
心艾虽然不在真实世界。不过她的存在被锚定了下来。
这种时代背景。很容易催生【垮掉的一代】。他们在话语中乐此不疲的使用这个词。【现实】。如果是以前,侵略者占领一个地方,原住民都是要反抗的。但他们的父母都很顺从。作为新世界的工蚁,让这个世界运转着。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被丢到虚拟实境里去了,这是个很绝望的,没有任何产出的项目,但是公主沉睡在那里。
“所以他们想当研究人员。”秘书说。
“呃,有什么关系吗?”实话实说,李文还是没听懂。
“这样能更接近世界的真相。”
“而且说真的,因为您懒得处理那些事务,我们又没有能力处理如此繁多的事务。公务员扩招多少遍都不够用,有很多都是交给游戏自动处理的。研究院那边需要改进算法……比起一般的生产性工作,他们可能更想改变这个世界吧。”
“确实会有成就感。”李文说,“不过一般人想当官都不会是因为【想改变这个世界】。”
李文的政体很容易滋生腐败。如果是在世界改变前,谁一看都知道,“这种政府一定腐败到家了!”
但事实上就是没有,在新一代长出来之前是完全没有。
一开始的公务员们都是木偶人。改进算法的科学家是最可以为所欲为的了,随便收点贿赂就能变成亿万富翁,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甚至不存在给他们递贿赂的人,所有人都是木然的接受现状,和接受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
后面下一代入职,嗯,总是得来点新鲜血液。就开始有人贪污了。
一开始李文就设定,把【掌控力】属性特别高的,和特质里有【官僚】【上位者】的丢去当官员,只要进入学校,这就是他们之后的路,后面才知道这可不是个好词啊。
有野心的人就是会在背地里搞些小动作,他们不是反抗李文的统治,还没有那么傻,但是会偷偷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李文对别人的想法没有兴趣,但绝对无法容忍别人在行为上忤逆自己。
她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贪污分子。
“成因倒是能理解,但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手下要有这种人。”
李文没有心艾这么重的精神洁癖,但是觉得【这些都是我的东西,谁允许你偷吃的。】
大概贪污金额超过五十块就会直接自动执行死刑了。
不是用编辑器消除掉哦,因为这种刑罚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看看,所以是注射死刑……过程全球直播。游戏升级了服务器,同一时间,全球上的任何一个人,进入那个网页,都能看得到。也投放在了广场的广告屏幕上。
一口气杀了一百多人,停了。在一个月内全球直播了一百多场死刑。然后就再也没有了。
因为不是派纠察小组下去,而是在游戏里输入数据作为判断标准,游戏的数据是绝对准确无误的。
一时间大家都还很绝望,“那还干个毛的公务员啊”。这实在无利可图。李文怀疑过,接下来公务员的地位不会要变得比明星还低吧。
不过他们后来为了改变世界和为了知道更多,也继续去干了。
这些基本仅限于被父母养育的新一代。公立学校里的人不太有这个问题。他们从小就见证着李文的权威,早就丧失了反抗的想法。“干脆顺从还比较省力。”
李文有时候觉得被父母养大的那群人很叛逆,很有趣,有时候又觉得他们简直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但最后还是对他们放任不管,因为她觉得这种有自由意志的人,不得不顺从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无法逃去任何地方——特别让人开心。
不过她的刑罚也没放松过,也没对任何人网开一面。
“因为就是这个玩法嘛。”
有这样的妈妈,不管是出于遗传因素还是胎教因素,人们都真诚祈祷,公主(心艾)不要把虚拟实境玩成屠杀模拟器。
因为确实有人住在虚拟实境里面。里面的NPC全是由人扮演的(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很多人,还更像NPC)而且现在也不断有人在被追加进去。
被父母养育的新一代经常称公立学校为【国立工厂】。但学校里的人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使命的,被选中的人。
【孩子们】(就这么称呼被父母养育的人吧)觉得那些人在工厂里一直接受洗脑教育。这种话当然也传到了李文耳里。李文说:“冤枉啊。洗脑不是没有成功吗。”
偶尔,偶尔的偶尔。工厂里的人也会叛逆的。被判处死刑的一百多个人里面也有学校里的优等生。
李文倒是很平静,“什么样的学校教育里都会出现人渣啊。”她的本科其实就不错,后面还去常春藤了呢。不也这样子。【孩子们】觉得这说明李文的掌控力没那么强,【学校里】附和他们想法的人不多,更多人是焦虑,咬着手指、发抖、需要吃药的那种焦虑。怕李文搞连坐,把他们通通判死刑。【孩子们】要什么时候才会明白,李文是靠恐惧和力量,而不是规矩来统治世界的?
李文的评价是:“还是被打得少了。”
“您简直就像强.奸犯。”秘书感叹,“总是想用暴力解决。”
最后也就正常着来。
“特质有【霸主】的人原来根本不适合被我用啊。我明白了。”李文对学校里的叛逆者没什么意见,“是我不该把你放在这个位置的。”然后按了按扭。
顺便,现在最火的学科不是计算机,而真的是生环化材。和社会学。
与【孩子们】对应的是【学校里】的人,一路从幼儿园升学到大学,然后包分配工作。因为住房就在公司附近,所以不用担心。人们基本没有买房的概念。有工作就能住宿舍。退休后就统一收容进养老院。或者居住在【退休员工宿舍】里。
“不会把没用的老人做成罐头食品的,放心。”
“您还这么想过啊。”
对人群的安排相当粗犷。从毕业工作,到退休之间是没有什么安排的,不准备让他们几岁结婚,也不准备让他们强制生育。“想生就生呗。”
“生了之后孩子也是过这种人生。”
“这是您的诅咒吗?”秘书说。
“也很有可能一生下来,孩子就不在自己身边。如果对自己的基因有自信的话?”
“但如果自己就是属性值没有高到被选进【学校】里的人,一直生活在父母周边,又找了个同类结婚,那可能生下来的也是这种小孩。”
“但也可能会冒风险,不过那群人大多数都是笨蛋,所以就是会冒吧。”
单纯基于想增加同伴的理念,可能也会想生孩子,只有木偶的世界不是太寂寞了吗?需要用新事物来顶替。
但那些一开始就在【学校里】的人。在没有科学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只能觉得自己的小孩大概率一出生,也还是会被拿走送到学校里。见面的机会就很渺茫了,因为自己的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