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的意志觉醒了: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皇的意志觉醒了》 120-140(第15/28页)

快,他尚且来不及反应救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迫不及待寻求解决的办法,他在亲人的宠溺下长大,经历过阴谋,也接触过恶人恶事,但一旦事情发生在亲人身上,他也只是一个刚满13岁的少年罢了。

    他就站在屏风后面看着吕不韦把那些医师一一送从府宅,再一次思考日后该如何对待吕不韦。

    ‘吕不韦是大才’,嬴政的脑子里响起了子楚的那句话,他从屏风外走出,看着吕不韦得当的待人接物,嬴政的眼睛越来越幽深。

    他突然对走过来的吕不韦行了个大礼,认认真真地说:“还请先生助我。”

    这一刻,他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太早知道病情的话,他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找寻医师和治疗方法上,太迟知道的话,他来不及反应,到时候万一有人打个措手不及的话,国局不稳,势必动荡。

    现在,他知道阿父病情,势必会第一时间来找吕相,从而看到吕相的待人接物和行事分格,在这样大信息的冲击之下,他心神动摇的情况下势必会重新审视吕相。

    阿父啊,你真是算漏无遗。

    吕不韦知道嬴政之前对自己的忽视,不过是小孩脾气罢了,现在嬴政对他的态度也是认真的,将来秦国的君王,他怎么可能会拒绝。

    他双手一叠往前一推,弯腰行礼,“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挺直身体,两人目光相对之间,看到了对方毫不遮掩的野心和对子楚病情的忧虑,看得出双方的心思,嬴政微微叹气,道,“还不到山穷水尽之时,劳烦吕相继续广招天下医师。”

    吕不韦颔首,道,“这是在下应该做的。”

    从吕不韦府邸出来森*晚*整*理,嬴政登上咸阳的城墙,看着一望无际的枯黄草地,看着那黑色的人点,嬴政许久没有眨眼。

    睫毛下眨的那一刻,嬴政身上的气势一变,那个在后世称颂崇拜的秦始皇初见端倪。

    他接受了命运对他的玩弄,也开始了对命运的对抗。

    他回到秦王宫,再次审视这个被自己当作家的宫殿,又大又空,实则逼仄而又压迫着人的情绪,当初为什么会觉得很好呢?

    是因为亲人,这座秦王宫里有他的家人,但是现在,他的家人,他的阿父该怎么活下来呢?

    他伸手摸了摸屡次让自己陷入沉睡,回到那个金色空间的额头,如果阿父能够进去的话,是不是就能活下来了?

    “你说,”他对一旁的孟二说,看到孟二耳朵朝着自己偏了过来,嬴政又收回了自己的问题,叹了口气,“算了。”

    有些秘密不能被人知道,即使是最亲近的人。

    但是阿父知道他的秘密,嬴政手往后一背,重新走到嬴子楚面前,与他额头贴着额头,心里默念着‘带阿父进去,救救阿父,让阿父活下来吧’。

    他有多希望回到那个神秘的地方,有多希望发现没有用的时候就有多失望。

    嬴政睁开眼睛,对上子楚的眼睛,颓然道,“阿父,我没有办法。”

    子楚抬手摸着他的后颈,安抚他的情绪,“这有什么,你是我的儿子,不是天上的神仙,不要把什么事都压在你的身上,身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学会用人才是最重要的。”

    “阿父只是有点担心你和成蟜,如果你现在醒悟不了,以后会很辛苦,阿父会心疼。”

    嬴政眨了眨发红的眼睛,抬手道,“阿父,我想通了,只是不甘心。”

    不甘心阿父的离去,舍不得阿父的疼爱。

    “没关系,阿父还能陪你一段时间,”子楚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看到你的成长才是对阿父最大的心愿。”

    “当然,”嬴政挺直脊背,把手背在身后,道,“阿父,我会如你说的那样,和吕相好好相处,君臣相和。”

    “秦国,势必会在我的手上发扬光大。”

    看着嬴政如此自信的模样,子楚抬手鼓掌,赞许道,“知错就改,是个好习惯,阿父期待你的表现。”

    那当然,嬴政矜持地点了点头。

    确定自己的目标之后,嬴政更忙了,手里的公文一折又一折的分发到众臣的手里,和荀子讨论学术看法,与李斯和韩非讨论秦国的法律以及之后该如何对于百姓的做法,对玩家们的能力进行深一步的挖掘。

    李斯和韩非子在一年半前还是和解了,因为韩非子彻底放下了对于韩国的期望,他重新改变了看世界的视角,以一个平民的视角看生活。

    李斯对韩非恨铁不成钢,但真正看到他被韩王室赶出来,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吧,头发披散蹲在自己门外的时候还是心软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韩非和李斯彻底交心,知道了李斯为何觉得自己天真单蠢,他之前知道自己是得益者,但是没有想到百姓过得这么苦,他在贵族和百姓之间视角来回转换,他的‘法’愈发完善。

    嬴政看着韩非呈上来的理想法制,一条条看过去,心潮澎湃。

    这个时候的韩非才是他心里的大才,是真正能够勒令秦国这辆疾驰的战车安然无恙停下来的合适人选。

    李斯俨然一副骄傲的模样,他知道师弟优秀,但他也不差,他相信自己之后的成就不会弱于韩非。

    李斯和韩非在历史上针锋相对,一死一生的结局在不知不觉中彻底改变。

    荀子第二天看着嬴政给他拿过来的律法,眼睛睁得极大,一张一张的纸翻阅过去,最后大笑道,“精彩,太精彩了!”

    他没想道几个学生里面最先有了自己独立成型思想的会是韩非,也没想到他会成长得如此之快。

    嬴政嘴角上扬,“还是要多谢老师,为秦国培养出如此人才。”

    他想要在短时间内让阿父看到秦国之后的几十年。

    第132章 一个人行动起来很慢,但是一群人都行动起来之后,咸阳的变化是肉眼……

    一个人行动起来很慢, 但是一群人都行动起来之后,咸阳的变化是肉眼可见,一天比一天好。

    原本平民只能通过军功制来获得官职, 嬴政从玩家嘴里得知科举和考察之后, 也考虑过要不要在秦国执行, 想了想觉得还是有点早。

    现在的咸阳学宫在老师的名声下引来了不少学子,而且现在的百姓们大多目不识丁,制度执行也没什么用, 还是便宜了那群贵族。

    他和嬴子楚还有荀子, 蔡泽四个人坐在一起讨论过什么时候执行比较合适。

    最后一致决定等到秦国统一中原之后再慢慢执行, 给百姓们一个希望。

    现在嬴政想法变了, 秦国百姓本来就是自己的支持者, 待遇为何要跟那些待征服的百姓们一样呢?

    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秦国百姓作为最后的赢家,提前学习也是正常的。

    荀子把去年来找他辩执的那群不知变通的儒生名字列了一个清单。

    嬴政让李斯一人舌战群儒, 还是不知变通,一昧遵循圣贤书的儒生。

    这些人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很难甚至可以说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