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40-150(第14/17页)

 有时候杨秋也不得不佩服贾诩的见识,尽管什么事情都还有没有发生,但是贾诩已经预料到了曹操未来和士族的冲突。

    在历史线上,若不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光凭曹操的出身,其实是真的不能在关东招揽太多人才。

    “文和所言极是,反正关东之地已然陷入内斗之局,于我们而言实乃好事。

    接下来数年,我们大可专心发展关西之地。毕竟,欲要战胜敌人,还是得先将自身根基稳固妥当。”

    按照杨秋的规划,至少接下来的五年,恐怕都得专心致志稳固关中盆地,然后南下,想办法进攻汉中以及益州。

    当然,凉州这事儿得在这一年内解决,最多两年。

    所以杨秋是打算和贾诩商讨一下对付凉州的办法,此刻他们正在观看铁坊里面打造出的一副盔甲。

    “这副铠甲似乎有些闪亮?”

    贾诩看着挂在墙上的铠甲,发出了一个由衷的疑问,因为这副铠甲光亮如镜,在光线的照射下简直就是在发光。

    “此乃明光铠,防护能力极为强大。目前其产量尚不算高,不过当下可先行用于重甲兵。

    凉州兵马向来彪悍,若不凭借强大实力予以碾压,恐怕难以征服。”

    明光铠从两晋南北朝出现,到唐朝的时候开始大面积应用,这是一种防护能力非常强的铠甲。

    铠甲在战场上能够大面积的保护士兵的性命,刀枪是不长眼的,但是坚固有力的铠甲能够抵御刀枪的袭击。

    “凉州之地颇为贫瘠,过去这数年天象不佳。韩遂、马腾恐怕无意大动干戈,他们估计更倾向于与我们和谈。”

    这话倒也没错,至少昭国占据关中之地这么久了,马腾和韩遂都没有合作起来进攻,确实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概是觉得昭国富庶,认为可以谈一谈。

    “文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关东之地的士族暂且未刻意闹事儿,那是因我尚未触动他们的利益。

    再过两年,若我欲施行昭国的赋税政策,凉州之地必定反叛。故而要想彻底掌控关中,必先攻下凉州。”

    杨秋太了解这群士族豪强的手段了,只要她敢均田,这群人就能马上给马腾韩遂送钱送兵器送粮,让他们带兵打过来。

    所以有些政策才暂时不能实行,只有把周边解决好了,这才能实行下一步政策。

    “如此,大王之意是?”

    “文和本就是凉州人,对凉州那地方颇为熟悉,与那韩遂、马腾恐怕也有办法联系。

    仗自然是要打的,不过在此之前,文和若能挑动此二人内乱起来,届时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更佳?”

    这倒跟贾诩心中预想的方案差不多,他最开始的预想方案确实是挑动此二人内斗。

    看来大王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大王,之前你曾对我说过,不同之地适宜不同的粮食种子。凉州那些人虽也看重利益,但想必也对我们昭国的粮食种子垂涎不已。

    虽说有商队可对他们加以诱惑,但若能再多一些筹码,届时想要使其内部分裂,倒是极为容易之事。”

    懂了,这是在问凉州能不能也让粮食增产。

    红薯这个陷阱两个人都已经明白,贾诩应该是察觉到杨秋有办法解决凉州粮食产量太低的问题。

    凉州这个位置其实是很重要,但花大量的金钱兵力去防守,财政又可能支撑不住。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凉州自己的经济好起来,偏偏凉州是真的苦寒,就连粮食都不充足。

    “有一种长得颇似小麦的粮食种子名为青稞,其耐寒性极强,适宜在高寒之地生长。

    不过凉州地域狭长,有些地方也能够种植一些抗寒抗旱的小麦。你便拿此条件与他们谈判吧,我会给予你种子的。”

    “至于棉花,此等物品暂且不可给予,先吊着他们。

    等我们真正控制了凉州,再去寻找适合种植的地方。凉州阳光充足,实际上有一种棉花在此地种植极为适宜……”

    两个人讨论了一下接下来对凉州的谋划,等到这件事情讨论完毕的时候,在回去的路上,贾诩突然想到了自己有一件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说。

    “大王,有件事情臣差点忘了。

    自从一个月之前回到长安之后,关中之地的豪强士族准备了许多美男,欲通过臣之手来献给大王……”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年年都有人做这种事情,杨秋好笑地开口了。

    “难道他们不知并州当地士族豪强的美男计已然失败?我可不会因哪个美男就对哪个家族格外照顾几分。

    还是脚踏实地为好,如今赶紧准备今年秋季的考试,于他们而言才是正途。”

    地位到了这里,若是杨秋放话说自己喜欢美女,这群人估计也能准备很多美女送过来。

    “大王,此事你想错了。对于天下人而言,美人计失败仅有一个原因,那便是那人并非大王心中想要之人。

    天下何其广大,总能找到一款大王喜欢的类型,所以他们也只是碰碰运气,万一成功了呢?”

    原来如此,确实是她想差了。

    对于外面的那些人而言,之前的美男计没有成功,他们只会总结那些人的类型不是杨秋喜欢的,根本不会归结于是她不爱美色。

    这想法好像也不算错,这么一想,杨秋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这一次是收还是不收?”

    贾诩想到了关中之地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

    “依照之前并州的方法,先收过来检查背景。到时候再迷惑人的视线,让那些人以为找到了大王的弱点。

    如此一来,下次送过来的人,恐怕就会有刺客了。刚好可以借此除去一部分不安定的人。”

    杀人,有时候要讲究的是名正言顺。

    贾诩这个毒士想利用这个机会搞人了,引蛇出洞,倒也可以。

    “可。”

    第149章

    长安新修建的一座监狱里面,大汉朝曾经没投降的高官名士,全部都统一关在了这个地方。

    这所新修建的监狱并不在长安城内,而是在周边找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山谷修建而成。

    监狱的内部构造跟以往相比有点复杂,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有机会出来在宽广的空地上面放风活动一下身体。

    这倒不是说要优待一下这群犯人,而是这群犯人每天要自己出来洗衣服做饭。

    如果能学会用织布机的话,伙食会更加丰厚一点,至少在待遇上能够换取几套衣服,又或者书籍笔墨之类的东西。

    简而言之,这群人关在这个地方参加劳改。

    当然,这所监狱才修建好一个月,所以这群人也才刚刚搬过来。

    那时候,这群人以为搬到这个地方来,也许是要采用什么特殊的法子折磨他们。

    毕竟他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