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第9/24页)

适下来,全然沉醉于杨秋近期送来的一批崭新书籍之中。

    说来,他着实欣赏杨秋这里海量的纸质书籍,即便在朝廷中枢,似乎也难以觅得如此规模庞大的藏书,并且还都是由珍贵的纸张精心装订而成。

    要知道,即便在洛阳,张氏作坊所生产的纸张依旧价格高昂,结果杨秋他们这里竟然能够直接量产,令人望之便心生艳羡。

    毕竟知识向来是一件昂贵的事情,但是杨秋秉持的理念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她有诸多途径可以赚取钱财,但是书籍纸张之类的物品,只要不出现大量亏损即可,她完全能够从其他方面予以补贴。

    因此,杨秋他们这边处理公文皆采用纸张,学堂之中所用的亦是纸张书籍。

    倘若依旧沿用竹简,那么每日抬至杨秋处的公文竹简,那必然是沉重异常。

    这一过程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依旧高昂,因而简化为纸张办公,实则是为了减轻成本。

    当然,既然都大量用纸张办公了,学堂里面又有专门的书籍进行教学,所以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只要培养出熟练的工人就行。

    过去那几年,杨秋在杨家寨就已经把这项技术研究出来了。

    如今土地扩大,工坊也扩建得越来越大,熟练工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印刷书籍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困难,至少比杨秋研究的其他技术要简单很多。

    不过这件事情不需要怎么大力宣传,因为杨秋这个团队的人,除了令狐邵和荀谌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其他人好像没有这种感觉。

    大量的书籍印刷,意味着以后获取知识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将会直接冲击世家大族门阀对知识的垄断。

    理论上而言,世家大族定然会加以阻拦,然而问题在于,杨秋治下的世家大族,要么已命丧黄泉,要么早已逃之夭夭。

    留下来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敢反抗,所以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问题有多严重,他们已经服了,完全不打算进行反抗,毕竟还是性命比较重要。

    可是蔡邕非常震惊,他此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虽说他尚未亲眼目睹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但他已然觉察,自己所阅览的众多书籍似乎并非由人抄写而成。

    那些书籍的字体皆一模一样,故而蔡邕便联想到了熹平石经,那曾是他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如今竟然有书籍能够做到字体毫无二致,蔡邕的心中萌生出一个巨大的猜想,于是他决定亲自赶赴杨秋处求证,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蔡先生快请坐,我和孔叔方才正谈论着蔡先生呢。”

    蔡邕刚一踏入,杨秋和令狐邵便热情万分地招待了他。

    这让正准备问话的蔡邕还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怎么感觉自己的问题可能没办法先问出来?

    果不其然,待其坐下稍作歇息之后,杨秋便笑容满面地开始寒暄起来。

    “蔡先生,我上次赠送的那几本乐谱如何?”

    杨秋所送的皆是一些后世经典乐谱,这个话题虽说与自己的正事并无关联,不过蔡邕仍是回答得兴致勃勃。

    “将军借给我的乐谱,宛如天籁之音,可惜我竟然不识这些谱曲之人,如此卓越的才华怎会默默无闻?偏偏将军这里有诸多未展露头角之人,可叹不能与他们相见一面……”

    杨秋心中暗自好笑,这都是来自未来的乐谱,又如何能够相见呢?

    不过当下这件事并非重点,杨秋旋即让人取来一把琴,蔡邕正满心疑惑杨秋究竟意欲何为,杨秋已然笑容盈盈地开口道。

    “蔡先生,不如今日咱们以曲会友如何?今日天朗气清,仰望苍穹,俯瞰大地。

    顿时忆起诸多年少时的往事,想起了一些已然分别的故友,一时之间想要弹奏一曲,不知蔡先生是否愿意倾听?”

    “将军请。”

    蔡邕万万没想到,这位以勇武闻名的女将军竟然也精通弹琴之艺,刹那间兴趣盎然。

    实际上,他和杨秋的接触颇为有限,除了最初作为使者进行谈判时交谈了寥寥数语,后来又因为自己女儿之事,确认了一下这位女将军的意图。

    再往后两人便很少碰面,一直是以书信往来交流。

    主要是蔡邕请求杨秋再借给他一些书籍阅览,而他对于杨秋的了解大多源于他人的泛泛之谈。

    在这些传言当中,又或者说在杨家军治下的这片土地之上,众人对于这位女将军的传言基本上都是充满崇拜之词,皆言他们的将军英明神武,体恤百姓,关爱老弱。

    而在汉廷那边,对于这位女将军的传言自然是狡诈阴狠,心机深沉,狂妄自大,诸如此类描述的言辞不绝于耳。

    所以对于蔡邕而言,杨秋的形象更多的像是一个符号,一个杨家军的领军人物,一个汉朝的敌人。

    哪怕他们之间有所交流,哪怕他还协助自己弟子田冲治学经济,但实际上他对杨秋的感觉依旧是陌生的。

    而杨秋当下要做的事情便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蔡邕帮上一点小忙。

    对于这种文人雅士,倘若用金钱去贿赂,那实则是一种羞辱。

    而要是以武力相威胁,虽说目的或许能够达成,但往后就休想再求对方为你办事了。

    文人之间有时行事不可过于直白,他们的迂回曲折需要更具风雅之韵,最好是以情动人。

    所以杨秋将琴安放妥当之后,她缓缓地弹奏了一首《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①

    这样一首简约的曲子,蕴含着一抹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那悠扬的旋律仿佛能将人的心弦轻轻拨动。

    而杨秋就这样弹奏完了这首曲子,并且还主动吟唱了那几句歌词。

    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梦回时分,她会梦到许多年前的欢声笑语。

    因而杨秋的这一曲直接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以及离愁别绪。

    至少蔡邕听完之后,双眼已然湿润,一旁的令狐邵更是微微有些惊诧。

    他从未在将军身上目睹过这般忧愁的情绪,将军向来都是一个极为自信明朗之人。

    若不是因为知晓将军此刻正在用计套路蔡邕先生,他恐怕都要以为将军此刻心情极为低落。

    “此曲乃是何人所作?今日乃是头一回听闻,吾仿佛忆起了曾经无数次与友人告别的场景,令人潸然泪下……”

    蔡邕是位情感丰富之人,此刻仿佛已然沉浸在了思念友人的情绪之中,杨秋微微浅笑了一下。

    这曲子是改编而成的古琴曲调,算不上古代的乐曲,所以杨秋最初所送的乐谱当中并未包含此曲。

    眼下她弹奏这首曲子,其实只是为了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下一个话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