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80-90(第2/22页)

心转移到辽东那里,但可以先让盟友去。

    毕竟她有自信,以后绝对能把波才下面的黄巾军慢慢同化过来。

    而想要联手控制住北方,那么解决掉北方的胡人是很重要的。

    这些胡人不只是鲜卑,幽州的乌桓人,辽东那边的胡人种类其实挺多的,包括高句丽,扶馀,三韩等等。

    想要让这些人臣服,并且把反对派势力杀掉,那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杨秋觉得这些人比中原的世家大族好对付,因为他们不仅穷还人少。

    所以到时候只要让杨秋扶持一下波才的势力,那么波才就能在那边站稳脚跟。

    这个战略规划,杨秋已经和自己下面很多人讨论了。

    毕竟他们杨家军占据了并州为根基,那么北面的胡人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可能随时都派着重兵把守。

    一旦杨家军南下或者东进,万一胡人直接朝着并州来,那岂不是会被直接偷家?

    所以杨秋的大战略是先行解决北边的人,当然不可能都杀了。

    但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方式现在还是管用的,更何况到时候还可以有其他经济手段控制。

    不过,这个大战略让吕布有点困惑,他私底下偷偷来到了杨秋的面前。

    “据我所知,辽东非常穷困,人口也非常稀少。但将军说那里的土地很是肥沃,将军真的没搞错?”

    “彼处土地,色泽和我们这里不一样,待开发之后,将现大片黑土,其肥力深厚,种粮必定高产。

    且此处矿产丰富,若继续东进,更有海岛藏巨量白银。

    辽东又有出海口,助我南下。此地之所以贫瘠,皆因冬日漫长,取暖难解,故难以开垦种植。”

    “奉先,种地这件事情,我还是比你更擅长,那边的土地有多优秀,到时候你不妨亲自去看一眼。”

    吕布认认真真种了一年的地,他还真没见过所谓的黑土地到底有多大的优势。

    所以此刻的他真的很好奇,而他对辽东还有其他疑虑。

    “既然辽东之地对我等如此重要,万一波才背叛,岂非损失惨重?”

    杨秋认认真真看了吕布几眼,然后突然笑着问了这样一句话。

    “所以我有一策,待波才等人在辽东安定,奉先愿否驻军于此,助波才攻打东边胡人?此举既可稳固辽东,又可图谋长远。”

    驻军这种事情肯定不能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做盟友最开始还是要给大家一点自由的空间。

    先从经济上慢慢控制他们,等到后来被周边的胡人陆续围攻,需要并州的经济扶持之后,到时候再得寸进尺。

    而杨秋的潜台词吕布也马上听明白了,他瞬间嘿嘿一笑。

    “驻军之地,就选那出海口吧。到时候我也选块黑土地来种上几亩地粮食,看看是否真的能高产。”

    “奉先,莫非你真爱上种地了?”

    吕布并没有反驳这个问题,反而回答得挺认真。

    “将军,你让大家讨论的退役政策,其实我这几天也在思考,以前我觉得将士的使命就是马革裹尸。

    但我现在觉得,若有一天周边的胡人都被打跑,而整个天下又恢复了太平,天底下的粮食又在不断增产。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应该是卸甲归田,住在一个有几百亩地的大院子里面,余生享受悠然的闲暇生活。

    而田地上种上我爱吃的蔬菜,还有粮食,然后再用自己种的粮食酿酒,还有将军之前说的什么果实,也许我都可以种上,享受那田园之乐。”

    这一个简单的梦想瞬间让杨秋有些动容。

    吕布这是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种花家兔子呀,真是对种地爱得深沉。

    很好,这个爱好非常完美。

    “那我必定是要让奉先实现这一个愿望的。不过我说的果实今年夏天就可以有成果了,到时候定要让奉先来尝一尝甜美多汁的水果是什么味道!”

    杨秋不缺乏各种种子,但有些果树要生长几年才能开始结果。

    更何况前几年地盘小,那时候任何一块地都很珍贵,所以通通都是种粮食以及桑麻。

    但现在有这么大的地盘了,也可以发展一下经济了,顺便提高一下大家的生活水准。

    所以杨秋目前种了一点西瓜,到时候让这些人尝一尝甜美多汁的果实,顺便再继续往南边销售,挣点小钱。

    而其他的果树也在慢慢种植,但果树生长得比较缓慢,所以估计几年之后才能吃到丰富的水果。

    至于蔬菜,那倒简单了。

    它们不需要像果树这样培育许久,所以今年也陆陆续续地种植了诸多品种。

    而杨秋也种植了些许辣椒,番茄,胡萝卜等一些目前东汉没有的品种。

    等到夏季许多蔬菜水果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给自己治下的臣民们一点美食诱惑,改善一下大家现在的饮食水准。

    反正现在铁矿已经开得越来越多了,也可以开始生产一些铁锅了。

    当然,杨秋现在的日子畅想得很美好,甚至波才需要往北边前进的事情,杨秋都只派了少量的杨家军前去援助。

    并且还专门派了吕布去,让他提前接触一下波才。

    毕竟那群黄巾军不想与杨家军为敌,而杨家军插手是将人转移到北部,估计这些人也以为对方是加入到并州。

    这是自动退出竞争,干嘛要紧追不舍?

    所以根本不需要大面积援助,直接去站队表态一下就行。

    因此,冀州黄巾军接下来的内乱跟杨秋没多大关系,因为她已经得到了转移到辽东的战略盟友。

    剩下的人顽固不化,完全没有什么帮助的必要。

    至于想要反抗的,到时候都会知道往北跑,那时候杨秋就可以吸纳这些黄巾军的流民。

    但这种事情估计暂时还不会形成大面积的逃亡,大几率是在汉军参与之后才会有结果。

    所以冀州的内乱其实双方都在看戏,杨家军在波才带着的一批人走后,直接袖手旁边。

    而汉军则不断收买人挑拨离间,就看他们这些黄巾军能内斗到什么程度。

    因此,在波才往北走之后,冀州的风浪稍稍平静了下来,所以目前风浪最大的是在西羌那边。

    自从杨秋伙同羌人那边流传出董卓代汉的谶语之后,不管是杨秋还是羌人。

    他们都收买了洛阳的人大肆宣传这个谶语,然后再找到了渠道收买宦官,让对方将这个消息告诉天子刘宏。

    刘宏当然不是什么傻子,听到一个谣言就会马上忌惮董卓,所以最开始听说自然也就是听过而已,完全没放在心上。

    董卓,一个西凉武人,对方能成什么气候?

    至少当时的刘宏是这么想的。

    但是谣言有时候只需要步步加深印象,再来几个巧合事件,这谣言就会让人深信不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