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70-80(第8/23页)

反,这些人之前也没把一个小小的黄巾军放在心上。

    等到天子解除党锢,同意了各地豪强士族可以招募乡勇对抗黄巾军之后。

    这些人更觉得黄巾军不会成气候,败亡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谁都没想到,这一年的形势会这样波澜起伏。

    黄巾军先是燃烧起了大汉一半的烽火,随着汉军前去讨伐,这群黄巾军仅仅是经历了一两次失败,竟然就直接躲了起来。

    再然后,朝堂党人和宦官内斗,两边斗得你死我活之时,那黄巾军又出来了,并且还和北边的反贼杨家军合流了。

    到现在,所有人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这杨家军居然占据了并州一半的土地,还把幽州的代郡和上谷郡给占领了。

    这样的速度,朝廷都还没反应过来,人家就已经入侵占了这么多土地,

    至于黄巾军,现在大部分都汇合到了冀州。

    如今这些反贼已经成了气候,没有人敢小觑这些叛军了,众人只觉得棘手得很。

    “并州和冀州的事情,诸位也都知道了,朕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曹操还有朱儁不是带着汉军前往冀州战场了吗?为什么还任由那群反贼嚣张?不赶紧去平叛!”

    皇甫嵩和卢植已经战死沙场了,刘宏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人都死了,难道还要再鞭尸,说都怪他们能力不行,这才导致汉军失败?

    因此,刘宏只能将重点放在冀州战场上的其他汉军。

    按理来说,这两个人都带着一万多的军队到达冀州了,怎么到现在还没传出一点消息?

    三公互相看了一眼,司空张温无赖率先开口了。

    “陛下,卢植与皇甫嵩之败,实因贼寇狡诈,竟直取粮仓,付之一炬。而今曹操与朱儁所率汉军,确已抵冀州之地。

    可是陛下,这群黄巾贼子频频侵扰汉军粮道,若我军继续深入冀州腹地,恐再现断粮之虞。

    此乃曹操与朱儁难以再进之因,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曹操和朱儁实在是没办法。”

    这件事情倒不是杨秋做的,因为她已经带着投降的一万多人去了并州,现在冀州的事情杨秋根本就没管。

    盟友就要有盟友的自觉,不要插手人家内部事务。

    不然两边直接起了冲突,到时候岂不是让朝廷那边高兴?

    杨秋可不想陷入内斗的纷争之中,她现在只要经营好并州就行了。

    至于冀州这几派的黄巾军,到时候谁胜谁负,那看他们自己的能力。

    不过这些人暂时也没彻底斗起来,毕竟曹操和朱儁的大军赶来了,所以大家不管心里有什么小心思,目前的想法都是先把汉军给赶出去。

    这一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所有人都想在年底好好休息一下。

    因此,众人讨论之后,都决定对汉军的粮道进行骚扰。

    当然,黄巾军做出这个决定,主要也是在杨秋火烧粮仓的事情上得了灵感。

    反正正面决战吃亏得很,打了接近一年的战,众人也知道和汉军正面对抗是一场持久战。

    所以他们这些黄巾军就联合起来,派遣小部分精锐部队,刻意骚扰汉军的粮道。

    这就导致曹操和朱儁的大军再也不敢继续前进了。

    因为越前进,黄巾军控制得地盘越多,若是到时候再来一个火烧粮仓,那不是重演卢植和皇甫嵩的结局?

    人也都是惜命的,所以在没找到解决方法之前,没人敢前进。

    “就不能拍重兵把守粮道吗?冀州的那群官吏是干什么吃的?这件事情都做不好!”

    太尉邓盛上前一步开口了。

    “陛下,黄巾贼子散布于冀州四处,且其内应众多,不仅藏于庶民之中,甚至可能渗透至豪右士族之内。

    在此情形之下,若要确保粮道安全,势必需派遣大量兵力把守。

    然曹操与朱儁所率大军,不过各有万余人,若再分兵守粮,则正面迎战黄巾时兵力将捉襟见肘,实难应对。”

    简而言之,那就是缺人。

    当初朝廷的军队分成了两批主力,一批主力就在卢植和皇甫嵩的手下,一批主力则去了西羌的战场上。

    现在西羌的战争还没有打赢,总不可能把人调过来。

    所以就只能派曹操和朱儁这两边的军队前去应战,但这些汉军和黄巾军比起来,数量还是太小了。

    毕竟黄巾军现在已经合流了,号称有十万大军,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数据有水分,估计里面有很多是民夫和老弱妇孺。

    但就算去除掉水分,估计里面能打仗的也有三四万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谁都知道接下来的对战,汉军没有赢的希望。

    更何况还有粮道被威胁,汉军怎么可能轻易冒险,难道又想惨败一次吗?

    再加上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底,马上就要进入最冷的十二月,汉军现在是真的不想打。

    刘宏也明白了太尉邓盛的意思,他毫不犹豫地开口了。

    “那就速速招募兵卒,并将狱中囚犯亦派往战场,只要这些人取得胜利,朕就赦免他们!”

    东汉虽然还有义务征兵制,但其实主流已经变成了募兵制。

    除了中央军的一些精锐,其实募集到的兵卒主要都是流民,兵痞子,边境胡人,再加上一些监狱里面的囚徒。

    这样的军队质量是相当差的,相当于当兵就是混口饭吃,到时候谁给钱粮就听谁的。

    可是现在也没办法了。

    因为精锐都失了一半,重新征召良家子肯定数量不够,只能从其他地方充数。

    然而这一个方法却也遭到了阻碍,司徒袁隗上前无奈地开口了。

    “陛下,朝廷今年的赋税已经花去了一大半,就算现在能够募集兵卒,但实在是没办法筹集足够的粮草武器啊……”

    简而言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这也不是司徒袁隗故意推脱,而是真的没钱。

    毕竟今年打了这么多场仗,四处都在派遣汉军平叛,这期间花了大量的钱粮。

    袁隗也觉得很难办,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钱来呀。

    于是三公将目前的困难一说出来,刘宏瞬间就沉默了。

    “钱粮的事情不用担忧,朕的内库出钱征集兵卒。”

    一向吝啬的刘宏竟然愿意主动大出血,三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跪在地上大呼。

    “陛下圣明!”

    刘宏冷嗤了一声,但也知道目前的情势不能再抱着侥幸了。

    这天下是他们刘家的天下,他死了,这些人不会在意;刘家的天下完了,这些人也不会在意,到时候直接效忠新朝就是。

    所以刘宏很清楚,只有他才在意这天下的位置是谁来做,所以该出的钱就必须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