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断袖: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真不是断袖》 30-40(第10/23页)



    闻端敛眸,又对谢桐说:“万事以圣上的安危为先。”

    谢桐看着那青年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轻蹙了下眉:“太傅也觉得他举止有异?”

    闻端反问:“一直盯着圣上的天颜看,岂不就是怪?”

    “……”谢桐琢磨了一会儿,发现闻端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对方盯着自己太久了。

    他决定不与闻端在这种细节上过多纠缠,说:“进去看看吧,也听一听那人姓甚名谁。”

    闻端却慢吞吞道:“臣先让人搬扇屏风来,免得那群考试的见了圣上,光顾着瞧,连答题也忘了。”

    谢桐:“……?”

    至于吗?

    不管他如何作想,得知天子亲临考场,屏风倒是非常迅速地被搬来了,就放在正厅右角处,对外说是有吏部的官员督场。

    谢桐隔着扇屏风,坐在案后闲闲喝茶,一边看那些赴考的学子应答御医署提出的问题。

    以医术来报名的人并不多,一连听了好几个,都不太满意。

    不过想来也是,宫中的御医有大量的医书可以阅读,带的徒弟也是手把手亲传技艺,与宫外的普通医师不能公平对比。

    谢桐稍听了听,正觉着有些无聊,余光突然瞧见一个眼熟的灰衣身影上前,躬身对面前的两位御医行了一礼。

    行礼后,他动作顿了顿,忽而微偏过脸。

    明明中间挡了扇屏风,谢桐却莫名有种直觉,这人正在望向自己这边。

    ……看什么呢?

    “姓名?”一位御医发问。

    那青年收回目光,开口时嗓音清冽:“曲田人氏,名唤曲迁,年二十一。擅针灸、温病、历节病治理。”

    温病就是瘟疫,终于听见想听的东西,两位御医感兴趣地坐直了身,开始详细询问。

    而谢桐坐在屏风后,眉心渐渐锁起,不是因为这青年说了什么不妥的话,而是因为……

    曲迁……曲迁?

    那人并没有说姓名是哪两个字,谢桐脑海里却自觉浮现出了字样,并且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熟悉感。

    就像是曾经在哪里看见过这两个字似的。

    耳边传来曲迁答题的声音,吐字清晰缓慢,听起来很是舒服,且内容详实,能切入重点。

    屏风外,两位御医互相看了一眼,连连点头。

    而直至曲迁将话说完,谢桐都还没能思索出来,究竟是哪里见过这个名字。

    放在膝上的左手背突然一暖,闻端轻拍了拍他的手,低低道:“圣上怎了?”

    谢桐没回过神,只唔了一声。

    闻端于是抬眼去看屏风外,见那叫曲迁的青年往前走了几步,拿了案上的几样药材现场配药剂,身影高而清瘦。

    “圣上对这人有兴趣?”闻端淡淡问。

    谢桐点了点头,觉得不对,又摇摇头,轻轻道:“朕似乎哪里见过他。”

    闻端不易察觉地挑了下眉,语气微妙:“……梦里见过?”

    谢桐下意识要否认,脑海中却似闪过道火光,把那朦朦胧胧的雾气都燎尽了,露出清晰的记忆来。

    谢桐愣了一下,恍然:“是,确实是梦里见过!”

    闻端颔首,伸手拿了茶杯,不冷不热道:“圣上的梦里,真可谓是人潮拥挤。”

    谢桐:“……”

    怎么听这话,怎么都觉得酸溜溜的呢?

    第35章 酸醋

    谢桐终于想起来, 是在何处见过“曲迁”这个名字。

    间隔太久,回忆起时,竟恍惚有种不真实感。

    第一次看见曲迁这两个字, 还是在预示梦里,但却是在最初的那个梦境,被里面称作《万古帝尊》的书中。

    “为帝六月后,西南疫病变异,传染数万人众,以曲田为中心,瘟疫迅速扩散,遍布大半个南部地域。”

    “为截断疫病源头, 帝于半月后密令暗卫,率军将曲田县围锁, 切断水源与粮食供给, 三日后放火焚烧主城。”

    “曲田县八百六十一人口,皆丧命于火中。”

    “烈火焚烧之时, 一位名为曲迁的医师攀上城头, 向城下守军挥舞用血写就的白布,上书曲田县内尚有未染病的活口,请帝开恩, 放人出城。”

    “帝不为所动, 曲迁于城头奔跑数趟, 最后无计可施, 纵身跃下,死于城门前。”

    预示梦中的字字句句, 谢桐如今回忆起来,其实已经不太清晰。

    但因为这段剧情过于令人不适, 所以他还留有些许印象。

    曲田县,曲迁。

    谢桐垂在袖中的手指轻轻蜷缩了一下。

    这还是他头一次在宫外碰见预示梦中所昭示的人名。

    自在梦中察觉过水患、疫患、北境匈奴进犯等事件后,谢桐早已着手开始派人处理,按理来说,如今他登基尚不足六月,西南的疫病也尚在可控范围内——

    曲田县内,虽有疫病流行,但远未到死者遍地的时候。

    医师曲迁又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京城中?

    更让谢桐在意的,是曲迁看向他的眼神,那样的目光,定是不寻常的。

    这时候,曲迁配药完成,交由两位御医审断。

    御医们看过,点头道:“分量精准,用药温和妥当,这一关也算过了。”

    答问与配药是两道考题,两日后还要交一篇医学策论给御医署,但就刚刚曲迁的表现,御医心中已有大致判断。

    不过他们没立即让曲迁离开,而是转过脸,对着屏风后的谢桐和闻端,小心问:

    “那……吏部的两位大人可还有问题?”

    闻端瞥了一眼旁边,见谢桐心不在焉似的,于是开口:“没有。”

    “你先回去吧,”其中一位御医对曲迁说:“记得两日后要将写好的策论拿过来,我们还在此处等候。”

    曲迁道了谢,转身准备往门外走去,就在这时,谢桐一抬眸,突然道:“等等。”

    两位御医愣了下。

    灰衣青年的脚步一顿,慢慢回过身,面色平静地望向屏风。

    “你说你是曲田县人氏。”谢桐问:“那边疫病情况如何,你可清楚?”

    曲迁缓缓道:“主城内染病人口约有六分之一,多为老人小孩,经过药剂煎服,有半数的人症状已有减轻。”

    谢桐又问:“若是你入了御医署,可愿携草药医书,回到曲田县解决疫病?”

    曲迁定定望着那扇素青色的花鸟屏风,屏风用料上佳,只能隐约瞧见其后问话那人的身形。

    朦朦胧胧,如雾里看花。

    “草民求之不得。”曲迁一字一句道。

    谢桐点点头,说:“好,那两日后,朕等你的策论。”

    另外两名御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