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断袖: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真不是断袖》 23-30(第10/26页)

:“南下一趟本就车马劳顿,还令圣上休息不好,照我说,就该狠狠打一顿!”

    罗太监使劲薅了一把他的脑袋,压低声音训斥:“什么时候由得你下令!给我闭嘴!”

    齐净远止住了他的动作,若有所思道:“出了这么大的事,看来此地的厢房不太安全,圣上应尽早启程回京才是。”

    “那可不是,”小太监捂着脑袋说:“晨起就听见圣上旨意了,今日午后就启程。”

    齐净远点点头,桃花眸弯弯:“如此甚好。”

    *

    前厅里,谢桐坐在主位上,听着关蒙面无表情地陈述调查结果。

    皇家暗卫最擅刺探情报,在关蒙等一众暗卫的清查之下,玉娥一事从头到尾的经过都摆在了谢桐面前。

    “昨夜宴上,齐侍郎对官府来人说‘聪明一些,做点能讨圣上高兴的事情’;亥时三刻,玉娥被叫去林苑外,有官府守卫递给她一个香炉,让她放入圣上房中,并言‘把握好时机’,是否能一举翻身全凭玉娥的决定。”

    玉娥跪坐在厅中,一夜没有睡,娇妍的面容也显得有几分憔悴。

    听见关蒙的话,她急忙开口:“圣上您听,这件事真与奴家没有干系!奴家只是将香炉放进屋子里,什么都没做……”

    另外几个官府的人,早已在一旁瑟瑟发抖,目露惊恐。

    先帝还在时,哪次南下游玩不是命官府四处搜罗貌美女子,晚上秘密送入房中?怎么如今的新帝竟然截然不同,还要因这样的小事降罪?

    罗太监悄然站到谢桐身后,低头耳语:“圣上,已查明了,那香炉中确是助眠的安神香。”

    谢桐揉揉眉心,道:“朕知道。”

    其实这件事非常简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过就是官府利欲熏心,想借着向天子献美赢得谢桐的青眼。

    而对玉娥来说,这件事对她并无弊处,只要在送香炉时与醉酒的天子发生点什么,她便能进宫。谢桐如今后宫空无一人,最差也会给她个位份。

    从舞女摇身成为宫中的娘娘,从此锦衣玉食,是多少人艳羡的事情。

    换作先帝那时,官府大半夜来送人,暗卫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手阻拦的。

    “圣上,”罗太监代替众人,问了谢桐一句:“如何处罚?”

    谢桐心中烦躁,开口道:“叫玉娥退下吧,还让她回来时的地方去。”

    玉娥止住了哭声,愣愣望着座上的谢桐,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被轻易放过了。

    “涉及此事的当地官员,罚俸三月,以示警醒。”

    谢桐放下揉捏眉心的手,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跪着的诸人,冷淡道:

    “昨夜之事,你们也记好了,朕不喜那套做法,从今往后,如有再犯的,朕必重罚。”

    犯事者谢恩后被带走,前厅也清净不少。

    谢桐品了一口茶,见无关人员走得差不多了,于是蹙眉开口:“把齐净远叫过来见朕。”

    齐净远就在厅外,听见谢桐唤他的名字,于是迈步而入,还问:“圣上,您寻臣吗?”

    谢桐一见他,就冷哼了一声,淡淡道:“齐侍郎,不解释一下你干的好事?”

    齐净远立在厅中,比玉娥还无辜地眨了眨眼:“臣不懂,请圣上明示。”

    谢桐才懒得和他绕这话术上的弯子,嗓音冷冷:“你今后再敢到处教唆他人,朕就要治你的与刺客通敌之罪了。”

    “圣上言重了。”

    见谢桐面色不虞,齐净远敛了笑意,拱手作礼道:

    “臣只是想着让他们对圣上的衣食起居多费点心,以免让圣上住得不爽快。如今看来,是臣多此一举了,望圣上宽恕。”

    谢桐说:“你最好是。”

    齐净远又笑了:“臣当然是。”

    看着他面上揶揄的笑容,谢桐只有一个想法:贼心不死。

    不难猜出玉娥一事又是齐净远的鬼点子,谢桐自己都每日与闻端待在一处了,他竟然还能想方设法来捣乱。

    谢桐想,看来以后更要多加防范。

    *

    五日后,抵达京城。

    御辇在入城之后便行进得十分缓慢,谢桐与闻端下完了一盘棋,抬起眼,意外道:

    “怎么还没进入宫中?”

    “回圣上的话,”罗太监的声音在帘外响起:“街边都是来恭迎您的百姓,人太多了,马车很难跑起来。”

    “东泉水患一解,圣上的威名已传回京城。”

    闻端坐在茶几另一端,闻言开口:

    “尤其是圣驾到达东泉当日,雨势就立即停歇。此事已在各地茶馆口口相传,都言圣上乃金龙天降,要一统四海,为大殷带来乾乾盛世。”

    谢桐面上一热,转开目光,道:“哪有这样夸张?”

    闻端的唇角轻轻勾了一下。

    又历经半个时辰,队伍终于进入宫门。

    谢桐下马车时,一眼望见简如是率领百官,正站在金殿前的青砖广场上,迎接谢桐的归来。

    卜一见他出了马车,简如是便带着官员们行了跪拜大礼。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桐立定在众官之前,视线在行礼的诸人身上掠过一圈,淡淡道:“平身吧。”

    众人依言起身,而后又齐齐朝谢桐身旁的闻端行了礼。

    “太傅大人——”

    谢桐瞧见其中几人,似乎很迫不及待地想要过来与闻端说话。

    “太傅这一趟也辛苦了,先回府吧,等朕打理好诸事,再召太傅进宫详谈。”

    谢桐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漫不经心般对闻端道。

    闻端也看了他一眼,颔首:“臣遵旨。”

    谢桐背着手,望着不少官员半点也不掩饰地追着闻端的步伐而去,神色很平静。

    “圣上。”

    简如是不知何时站在了谢桐身侧,他今日身着朱红的丞相官袍,其上雪白的仙鹤展翅欲飞,越发衬得简如是人似青竹,面如冠玉。

    “臣恭喜圣上圆满解决东泉水患,凯旋归来。”

    谢桐撩了下长睫:“这句话,朕路上已听过许多。”

    简如是眨眨眼,语气温柔地说:“但臣还未说过,理应再对圣上道贺一声。”

    谢桐想了想,问:“那些街头巷尾的追捧,也是你命人去做的?”

    简如是笑了,含情的柳叶眸弯了起来:

    “圣上,臣只是让几位言官多多赞颂圣上的功绩。本就是一件大喜之事,当然需要让百姓们都知晓圣上的伟绩了。”

    谢桐慢吞吞道:“朕也不过是带了点人手支援,东泉一事的功臣,还得属齐净远。若没有他,东泉县的平民或许会大多命丧洪水当中。”

    简如是思考了一下:“齐净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