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顾斟真修仙回忆录》 120-140(第7/29页)
从闲韵峰那边出来, 就是准备到闲韵峰去。单从服饰上看,大部分都属于鼎山仙门弟子。
心中添了困惑,顾斟真放慢速度, 正好路上遇到一个认识的执事弟子,于是便询问对方是怎么回事。
“顾长老,您还不知道啊?咱们峰主李闲韵前辈, 进阶真仙了!如今各峰都来道贺呢。”
“什么时候的事?”
“昨晚那么大的动静, 您不知道吗?”
“……”
那执事弟子走了以后,顾斟真还在咂摸着刚才那几个词, 她竟然完全没有将那渡劫升仙的动静,与峰主李闲韵联系起来。
失策失策。
若是这样,冯孜骋又是李闲韵的徒弟,此刻肯定忙得不行, 她就是去了主峰,也未必能见着人。况且就是见到了人, 在这种大喜的时候, 适合提起她自己的那一点麻烦事吗?
心里这样想着,顾斟真还是加快速度, 进入闲韵峰范围之内,便瞧见主峰山道上,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都是各峰自发过来道贺的, 什么境界都有,当然境界高的, 是不用受这种排队的限制。
顾斟真想着自己这段时间虽然很受冯孜骋器重,却也未必能在此时插队,她既然见不着人,也用不着排队浪费时间,可若是不向对方表明心意,难免被人认为是不懂事,这讨厌的人际关系令她进退两难。
恰好在此时,主峰之上响起一道女声,大意是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招待不周之类,表示将在三年之后举行正式的庆典,还有真仙李闲韵的讲道大会,请各位先回去。
如今来的都是鼎山仙门内部的人,来的也快,去得也快,很快便清空了上山的道路。
顾斟真思量片刻,到底心存侥幸,于是便上山去。
山上执事弟子仍然忙碌着,刚才走的其实大半是来凑热闹的,对于那些真的有交情的,李闲韵、冯孜骋这师徒二人也得打个招呼,于是仍然有不少高阶修士在主峰上停留,甚至还有真仙级别的人物。
顾斟真感受到那些强者的气息,顿时难受不已,她现在距离主峰大殿已经很近了,却无论如何迈不开步子继续走下去。
她何德何能,能让冯孜骋撇开这些贵客,来见她一个小小的化神期炼器师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
顾斟真转身往山下去。
偏偏这时候有人瞧见了她。
“顾长老,请问您是有什么事吗?冯长老如今正陪峰主招待天剑峰的长老,恐怕暂时不得空。”
那是常年在冯孜骋身边的一名执事弟子,因此很知道顾斟真在冯孜骋那里的地位,见顾斟真停步,又道:“若是急事,晚辈可以悄悄等到空闲的时候,禀告冯长老。”
“也没什么,只是想要当面道贺而已,既然冯长老忙着,我先告退了。”顾斟真随口说出这样的话,也无需在心里过一遍,“多谢。”
下山。
到了禁飞范围之外,顾斟真便御空而起,直接朝自己的洞府方向飞去。
接下来,闲韵峰应该会很忙,关于借运的事,还是去藏书阁之类的地方看看吧。
顾斟真落在自家山头,将身外化身和长毛狸花猫放出来。
“你要去藏书阁,也可以带上我的。”
“哇呜!”
顾斟真拒绝了,“你们留在这里修炼。”
身外化身不能进入小世界中,要是跟着顾斟真出门,在这鼎山仙门范围之内,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变小了、藏在袖子里,这样其实很浪费修炼的时间。
“我懂你的意思。”身外化身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可又像是有很多话要说,偏偏忍住了,作出一副懂事的模样,潇洒地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长毛狸花猫蹲坐在地上,也抬起一只爪子,对着顾斟真挥了挥。
突然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说,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你乱想什么呢?”
面对顾斟真的询问,身外化身拒不承认,于是顾斟真急了,想要强行接管那具身躯,看看脑袋里想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像是被泼了冷水,立刻又放弃了。
其实吧,身外化身在想什么,顾斟真是知道的。
“好好修炼。”
“嗯。”
“不要惹事。”
“你好啰嗦呀。”
顾斟真还是离开了洞府,她先去了一趟闲韵峰的藏书阁,那个地方她已经很熟悉,很快就排除了三分之一的书籍,朝着剩下三分之二的书籍努力。
修士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明明在理论和实际上拥有了很长的寿命,但是真正需要探索某个知识的时候,时间还是这样的紧迫。
时间,似乎还是不够用。
顾斟真再也不需要像从前那样,遇到实在搞不懂的知识点,就强行将之记在脑海里,回去之后慢慢拿出来重新理解,她现在能很轻松地阅读这些修仙相关的内容,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只有一条:就是目前看到的这个内容,跟她想要得到的答案,到底是否相关。
在不知不觉中,顾斟真早就跨过最难的一关。
真的是万事开头难啊。
这些念头只是在不经意间浮起,然后在顾斟真脑海中悄悄落下,当吸收的知识足够多,调取记忆碎片t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她在闲韵峰的藏书阁待了整整两天一夜,关于借运的事只看到只言词组,那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她自己都能拿出来去忽悠人。
看来还是得去鼎山仙门的书楼去看看。
鼎山仙门的书楼位于鼎山中部区域,是将一整座山腹挖空了,又辅之各种阵法、空间神通而建立的一处特殊空间。
一直以来,鼎山仙门致力于收集从这个世界诞生以来,所有生灵创造的知识,石壁上的岩画,泥版上的符号,古老树叶上的文字,龟甲兽骨上一笔一划,简牍上的墨书,直到这个时代所熟知的文字承载方式。
有本土的文化,当然也有异域的文书,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湮灭的国度,人间已经没有了它的传说,而记录它曾经辉煌的史册仍然静静摆放在鼎山仙门的书楼中。
正因为这些,顾斟真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对于修士来说,最重要的难道不是那些功法传承吗?值得摆放在仙门书楼里的,难道不应该是那些记录了丹方、炼器材料、天材地宝的使用方式、遗迹秘境的探索情况等等这些的文字吗?
修士又不是凡人,凡俗世间的文明起源、王朝更替、历史传承、生民疾苦这些,在修士眼中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从鼎山仙门这间书楼创立之初,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而问题的答案,也刻在书楼最醒目的地方。
“从心所欲。”
据说最初的回答更接近“我乐意”这个意思,鉴于要将这个答案刻在书楼里供后世瞻仰,于是稍微有了改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