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后院盛宠日常: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四爷后院盛宠日常》 140-150(第11/14页)

亲王记他的好,二来也是向皇帝表明他的心意,太子病倒,他也是真的关心太子的身体。

    皇帝没说话,不过他二人说的话一对比起来,确实老八的话要让人心里舒服点。

    恰好这时,床上的太子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御医立刻告诉皇帝。

    皇帝快步走到床边,几位皇子也跟上,然后,就看到一个月瘦了十多斤,都快瘦变形了的太子,头发蓬乱,憔悴的脸上胡茬乱冒,那双瘦的都凹下去的眼睛红彤彤的眼泪滑落,悲痛万分的太子。

    太子:“皇,皇阿玛,纵容门人目无法纪,是儿臣,儿臣的错,儿臣罪该万死,别无所求,只求皇阿玛不要因此事伤了身体,否则儿臣万死难辞其咎,儿臣,儿臣自知这个太子当的失职,请皇阿玛废黜……”

    “够了,你不要再说了。”皇帝在床边坐下,听着太子的话也是一脸悲恸,湿润了双眼,父子二人抱头痛哭。

    对这一幕父子情深,别人说怎么想的,胤禛不知道,胤禛只觉得无感,没错,就是无感。

    太子若是他儿子,纵容门人目无法纪,强抢名女,作奸犯科,而且,还敢密谋让他早日退位让贤,他是演不出这父子情深来的。

    儿子那么多,这个不行那就换一个,总不能把祖宗的江山基业都败在他一个人身上吧?

    若是有多的人选,还不能从中选个更好的?

    然而这话却是不能说的,不仅不能说,还得劝皇帝和太子保重身体才行。

    于是众人纷纷劝皇帝不要伤心,又说太子刚刚从昏迷中醒来,不宜有大的情绪起伏,好说歹说的总算是把二人都给劝住了。

    太子已经清醒,但是御医说太子这些时日内心悲痛,郁结于心,再加上每日为万岁爷祈福,前几日又淋了雨,导致高热不退。

    御医说到这时,咸安宫的奴才适时的把太子这些时日每日都写的请罪的折子以及为皇帝祈福,希望皇帝早点好起来的本子递上来。

    太子是皇帝亲自教导长大,对太子的字迹如何会不清楚,这一字一句都是出自太子之手,不由更是悲痛。

    皇帝:“保成,你好好养病,不要想太多,这件事,朕会查清楚,给你一个清白。”

    皇帝这么一说,显然是把这件事定性成别人的陷害,亦或是底下奴才,欺上瞒下,隐瞒了太子。

    果不其然,太子病倒三天后,之前被皇帝关押的太子的门人全都一致认罪,称是瞒着太子,利用太子的名声在外敛财,太子对这些事一概不知,全是他们自己所为。

    皇帝下命,罪不容诛着午门斩首,而其余人等,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回京。

    但是,这件事,太子终究有御下不严的责任,于是被皇帝下令禁足咸安宫三月,也是趁机好好养病,把身体养起来。

    咸安宫里,太子听到这个消息,终于是如负释重的笑了起来。

    还好那天他自己说了请皇帝废黜他的话,他这一把,赌对了。

    皇帝了解他,他又何尝不了解皇帝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对他有父子之情,他清楚,只是这份情还远远比不过皇权重要,皇帝还需要他来制衡那些兄弟,不会再轻易废黜他。

    第一次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之后,诸位皇帝显露出来,甚至有朝臣请立其他人为太子,老八,老八但是支持者众多,显然这么多年,他小看了老八。

    后来皇帝又复立他为太子,有因为他们的父子之情,有对皇额娘的感情在,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压制住其他兄弟的心思。

    然而这种事可一不可二,太子的储君之位可是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大事,不是普通人家继承人的划分,若是皇阿玛这次再废黜了他,想再复立可就没有可能了。

    显然,皇阿玛现在对其他兄弟的态度都是一样,没有更看好哪一个,所以,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废黜他。

    这也是他敢说让皇阿玛废黜他的原因,他赌对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之前,底下人还劝说他要让皇阿玛早些退位让贤,他一直念着父子之情有所抵触,现在看来,得加快动作了才行。

    他已经在太子这个位置上坐了太多太多年,而皇阿玛的身体情况看起来再坐个十年也没有问题,他可不想四五十岁才坐上那个位置。

    于是,等到康熙五十年年腊月,太子解禁后,太子等人的动作也越发的频繁起来。

    胤禛时刻让人注意着太子等人的情况,知道太子有所行动后也不急,等再过段时间,等太子的谋反成了气候,到时候,皇阿玛恐怕再不会对太子有任何期望。

    这件事不急,但是二格格的婚事得准备起来,若是明年太子出事,到时候可就耽搁了二格格的婚事了,那可不妙。

    于是,腊八这日,胤禛就进了宫去请见皇帝,说了想让皇帝给二格格指婚的事。

    对胤禛,皇帝向来都是满意的,这个儿子从小就稳重,从不要他操心,也甚少有事求他,如今各部落安稳,也不需要抚蒙的公主郡主,再加上胤禛的身体算是皇帝的一块心病。

    于是皇帝很大方的应了下来,给二格格和李怀笙指婚。

    第149章

    康熙五十一年,刚出正月,皇帝下旨,雍亲王府二格格封为多罗格格,也就是郡君,指婚吏部尚书嫡次子李怀笙,于九月初八完婚。

    这也是胤禛要求的,好歹留二格格在府上过最后一个中秋佳节,也是钦天监推算出来的好日子。

    而且胤禛也考虑过,只要皇帝已经赐婚,不管太子会不会出事,婚事已定便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最多只是万一碰上是那个月太子出事,这婚事办的低调些就好。

    二格格的婚事一定,府上便开始准备起来,瞧着要到下半年,可时间过得快,成亲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安排妥当的。

    乌拉那拉氏这个嫡福晋做的确实是没话说,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不过,毕竟李茹芸是二格格的亲娘,还是把李茹芸也叫去,问了她的意见。

    这两年李茹芸是真的老实了,哪会有什么意见,她一早就知道了二格格不可能嫁给她娘家侄儿的事,所以,对于二格格嫁给谁她都没意见。

    再说了,这是皇帝给指的婚事,她要是有意见那不是找死吗?她没这个胆子。

    三月初,西北那边蠢蠢欲动的消息传来,皇帝大怒,要派人过去镇压内乱,而年羹尧在征得胤禛的同意后主动请缨,被皇帝派往西北平定风波,不日出发。

    初七这日,天气不错,自从知道二格格定了婚事后,多西珲就时常粘着二格格,毕竟处一日就少一日,今儿也一样,刚用过午膳就没影了。

    耿婧娴这两日春困慵懒,吃过午膳总想躺着不动弹,胤禛就拉着她去园子里走走,消消食。

    虽然刚入春,可园子里的迎春花开的不错,嫩绿中点缀着朵朵小黄花,看着就叫人心情大好。

    胤禛牵着耿婧娴的手,“刚吃过就躺下对身体可不好,走两圈再回去,当初可是你提出的要养生。”

    耿婧娴:没办法反驳,确实是她提起的。

    耿婧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