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 110-120(第5/19页)



    但要柳哥儿嫁回村里,那是万万不可能,他们只有在不同的村子里,关系才能维持在普通亲戚,若还是同村,怕是柳哥儿就得被缠上了。

    柳哥儿纠结再三,最后拒绝了他,贺军知道了这原因其实也差不多死心了。

    他试过提议换个村子居住,但爹一听到就气得不行,觉得他数典忘祖。爹他们不愿意搬,他作为家里的大儿子更是不可能将年老的爹么和年幼的弟妹抛下。

    这是他的责任。因此,再不甘心,也得死心,觉得他只不过需要时日罢了,就一直拖着不愿意相看。

    柳叔么听了儿子的说辞,长叹一声,难怪之前儿子提什么搬家呢,原来是这样。

    贺晏也跟着惆怅了,这事他还真帮不上忙,但他还是说一嘴,“不在村子里住,或者可以像我们这样在县里住,盘个店面卖藕粉或者卖其他……”

    贺军点点头,没再发表意见,贺晏也没继续说,感情的事情别人说再多也没用。

    ……

    初二一过,这年便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了初七。

    作坊和铺子同时开业,大家忙活了好半晌才找回干活的节奏。

    歇息了十天的懒筋可没那么容易转变过来,做事多少有些懈怠了。

    “咳——”余时仁一张冷脸下,几个开小差的工人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兀自骂了自己几句,真是过了几天好日子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敲打了一番,作坊按部就班地工作着,因着还有薛舟的小二千罐腐乳,还有一个单是隔壁县的富商过来陆陆续续订了有三千罐。

    作坊订单不少,贺晏思索了一下,决定把青方按下,等做完这几单生意再准备起来。

    虽是初八,年节还未过,但埠头往来的商船却是不少,县里行人不断,不少店铺皆已开了门,其中西街尤甚。

    余记豆制品在一众酒楼食肆面前不怎么显眼,但架不住回头客多啊,原本县里有两个豆腐坊,哪怕是年节,大年三十那天都能买得到豆腐,只除了初一初二歇息外。

    眼下没了,余记又腊月二十六就歇业,县里的居民想买块豆腐都买不到,更别说好些人都已经把这当成闲聊家常的据点。

    这不,还未开门,不少人就已经念着盼着,待门一开,大家蜂拥而上。

    “可算是开门了,月姐儿先给我切两斤素鸡,一斤豆泡。”

    “好的,稍等。”

    “黑豆豆泡有吗?先来一斤。”

    余晓月他们忙得脚后跟都不着地,贺晏送完余冬去书院,赶忙着招呼客人。

    却意外从客人嘴里得知了一件事情来——百味楼竟然还未开门!

    酒楼食肆不是初六开门,就是初八开,少有会拖到初九打后的。

    毕竟这个时候可是挣钱的好时候,迟一天开门就少挣一天的钱。

    贺晏眸光一闪,再继续问下去,这客人摇摇头,说再多的他也不知道了。

    贺晏见武阳正要送货,便让他送货的时候顺嘴说一下这个事,看能不能打听出什么来。

    武阳拍着胸口应下来。

    过了好半晌,武阳却带着郑康进来了,“东家,这个大哥说有事找你。”年前他就在店里见过这个汉子,正好他和惠如楼小二说这个事的时候,被郑康听到。

    郑康就跟着上门来,约莫是有话要说。

    武阳:“你让我打听的事情……”现在是说还是不说。

    “说吧。”贺晏笑着让郑康坐下,“郑哥你也坐下听。”

    武阳便说:“我听钱小山说,百味楼的东家好似犯什么事栽县令手里了,不说酒楼被查封了,就连那东里的家里好像都被抄了。”

    惠如楼与百味楼是对家,武阳送货送了这么久,好些小道消息还是知道的,所以他打听了一轮,也没打出什么来,最后在钱小山那倒是听到了一些消息。

    贺晏点点头,先让他去干活。

    “郑大哥,喝茶。”余满将茶水放下,招呼他。

    郑康的视线不自觉扫了一眼,很快移开,笑道:“看来小贺你们很快就要当爹么了!恭喜恭喜啊!”

    上回来的时候他还看不出什么来,哥儿怀孕本就不容易,好些哥儿进门一两年才怀上呢。这头年就怀孕的,还是少见。

    贺晏倒是有些担忧了,原本小满肚子没大的时候,他还不觉得有什么,眼下肚子已经五个月了,肚皮好像吹气一样鼓起来。

    偏偏余满四肢还什么变化,只肚皮圆滚滚的,跟半个西瓜一样挂在身上,看着人胆战心惊。

    余满倒不觉得有什么,除了肚子凸起来,他吃好喝好,心情好得很,也就只有在贺大哥拦着他干活的时候心里会有些小郁闷。

    贺晏:“多谢郑哥,对了,百味楼的事情是怎么样的?”

    话锋一转,他问道。

    郑康早就想说了,“之前你通知了薛府的人,果不其然,他们暗中派人与我悄悄联系,那边让我暂且按兵不动,试着帮他们打探清楚幕后人的意图和账本的位置……”

    事情自然不像郑康所说的那样简单,事实上,在他装作毫不知情的,回去的那天刘少爷的随从就命他过去问话了。

    后面能脱险还要多得了孙大火在中间起的作用,他们确实有过龃龉,再加上刘少爷也不觉得他一个帮厨顶什么事。

    便是这余家也是不够看的,若是还没被薛县令盯上,刘少爷必定会让这豆腐佬尝一下什么叫惹到不该惹的人,什么叫雷霆之怒。

    刘少爷,也就是刘荣生是嘉康十二年的举人,次年进京赶考,结识了户部尚书宋成的庶子,被三皇子一派揽入门下,同年考取进士落第,像刘荣生这样的举子还有很多,三皇子只不过是广撒网罢了。

    因此为了搏出个前程,刘荣生和他爹商量了一下,自愿带着一家老小回祖籍阳东县发展。

    回阳东县头年,刘府就斥巨资买下了不少铺子,百味楼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谋划,只不过光一个酒楼也成不了什么事来,因此,刘荣生背地里还借由酒楼的名义拐卖贩卖人口、贩卖私盐,那桃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根据地罢了。

    靠着各种苍蝇狗苟的手段,刘府便一跃成为了三皇子一派的大钱袋子。

    嘉康十五年,三皇子看中大学士薛同源的孙哥儿,想将其纳为侧妃,而薛县令便是薛同源的嫡子薛长松,对于自己名下唯一的哥儿,薛长松是含在嘴里怕化,放在手里怕掉,怎么可能让他当个侧妃。

    说得好听点是侧妃,其实就是个妾室。

    他们薛府从未想过要掺和进皇子派系中,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三皇子那边明面上没说什么,背地里却依旧不肯放弃,对于三皇子来说,银钱他有了,身份尊贵的正妃也有了,什么都不缺,就缺了名声。

    而桃李满天下的薛大学士一家,正和他意。因此在他选中了后,就意味着薛府除了答应别无他法。

    果不其然,不消两个月,薛哥儿在别院被掳走,又机缘巧合地被三皇子给救下。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