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1948的奋斗人生》 120-130(第5/22页)

了点空间里没有的各种菜蔬做了个遮掩后,背着一堆的东西回到了院子里。

    这个时候方大江也已经回来了,领着香草正在院子里玩耍,看到方大海回来,忙过来帮忙将背篓放下,并将东西一样样的往外拿,边拿还边偷偷的和方大海说着话。

    “大哥,雨兰姐他爹看着和二叔长的可真像哎,难怪咱们刚来京城的时候,你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个你是才知道啊?说起来小时候你不是也见过?怎么的都忘了?

    “那时候我才几岁?”

    也是,那时候方大江才4岁,记不住也正常。

    “不过这何大叔……大哥,真能哭,我在屋子里代了不到十分钟,他愣是哭了能有一半的时间。”

    方大江说着话,身子还不由自主的抖了抖,脸上更是一副被吓着,心有余悸的摸样。

    “好在雨兰姐不像她爹,不然咱们家怕是迟早要被水给淹了。”

    哪有那么夸张,不过这何老大……看他哭的时候他家两个儿子习以为常的摸样,只怕这哭功确实挺牛掰。和这样的人相处……只怕没点功力的,都会扛不住。

    方大海想到这个,就想借着这机会教弟弟几招应对的手段,施行一下长兄如父的职责。只是他还没开口呢,堂屋的门帘子就被掀开了,王桂香端着个面盆走了出来。

    “大海回来了啊,咦,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方大海带回来的菜很多也很体面,王桂香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得提高了分贝。然后将手里的东西往边上一放,就开始翻检各种食材,并越看越不好意思起来。

    “你这孩子,这些东西可要花不少钱,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破费。”

    “您也说了是自家人,即使抛费了,那也是吃进了自家的肚子。权当是趁机解馋了。”

    方大海说的洒脱,引的王桂香都笑了。而他们的声音不小,屋子里的人自是也听到了这番对话。然后……在一家子都是厨子的情况下,(何雨槐作为长子长孙,和他爹一样,打小就跟着学了厨艺,再加上正在学厨的何雨松,除了没成年的和蔡福来,剩下的全是厨子)听到王桂香说买了好多东西,方大海说解馋,自是立马就忘了正在说的事儿,一个个下意识的开始往外走。

    等着他们从屋子里出来,见到了方大海带回来的东西,何老大第一时间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的惊呼起来。

    “这,这就是个家常便饭的事儿,怎么,整这么大?老二,这,这合适吗?”

    “那是你女婿,要孝敬老丈人,你说合适不合适?”

    何毛柱和方大海是什么交情?那是有过合作挣钱的交情。对他拿出些个好货来解馋,那是半点心里负担都没有。大不了以后这小子有什么同事交情要维护的时候,帮着这小子多做几顿好菜就是了。没必要在这大团圆的时候为这些个琐事儿斤斤计较。

    而且他说的也没错,头一次招待老丈人,给出点好食材……这很符合厨师家庭的氛围。所以何老大听了笑的十分开心,看向方大海的眼神都多了些柔和。虽然看到自家闺女过去一遍帮忙一遍和方大海说话的时候,表情还是有些不开心,变脸速度快的连蔡福来都想偷笑。

    家里一堆厨师的情况下,做一顿团圆饭,那真不是一般的速度,不管是切墩还是掌勺,稍微那么一轮,这菜就一样样的被端上了桌。

    而菜齐了,酒上了,大大小小8个男人往八仙桌那儿一坐,何老大轻轻一扫这满桌的人,那眼窝子里就立马又涌上了泪花。吸着鼻子就又感慨上了。

    “可惜啊,咱爹没能看到这一幕,若是他还在,直到咱们家如今这兴旺样,还不定怎么欢喜呢。”

    说到何家老爹,蔡福来第一个跟着哭了起来。他1岁就和亲爹分别,至此再没见过第二面,连着爹死都不知情,这种遭遇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凄苦。让何老大这么一说,如何能忍得住。

    何毛柱一见这好好的团聚场面又要弄得哭哭啼啼,忙不迭的就开始捡好的说。

    “爹肯定欢喜啊,老三都要结婚了嘛,对了,大哥,你有没有考虑过在京城落户?你看啊,我和老三在这里,大海这孩子也在这里,就你带着侄子在老家……走动都不方便。”

    什么走动不方便,其实何毛柱真想说的是,有了这7年音信全无的教训,想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儿,咱们一家子还是抱团,住在一个地儿的好。

    里间的小桌边,王桂香和何雨兰

    两个正在给两个奶娃拆大闸蟹,听到何毛柱这话,立马都转头看了过来。何雨兰更是急切的跟着劝道:

    “爹,来京城吧,让大海哥在附近找个房子,我以后也能多孝敬孝敬您。”

    兄弟想和自己亲近,失散多年的女儿也想孝顺自己,这让何老大心里十分的美。可让他来京城定居……何老大想了一会儿后,却坚定的摇了摇头。

    “我也想和你们住的近些,可不成啊,咱们家祖坟在老家呢。”

    说到这个,一天到晚喜欢喊爹的封建迷信男何老大拿起酒杯,小小的咪了一口,然后叹着气说道:

    “你大嫂我带着赶了一年的路才让她落叶归根,送入祖坟。难不成只让她吃一年的祭祀,就丢下不管了?那等我下去了,她还不得锤死我?还有老爹,7年没给他上坟点香,我有时候睡觉都觉得爹骂我呢。这好容易回去了,让他不用担心再饿着了,再丢下他……”

    说起这些,何老大一扫先前哭泣时带着几分柔弱的姿态,板直了腰板,说道:

    “当年为啥送你来京城学艺?因为咱们老何家的规矩,家产长子得七成,家传手艺和营生,也一概由长子继承。你是次子,所以爹想对你好,就要想法子给你另外寻出路。”

    说起这事儿,何毛柱垂下了头,当年他还不到12岁,就跟着爹离家远行,心里不是不惶恐,不是没埋怨的。即使爹为了他,在京城足足待了5年,护着他一直到他满了16岁。可只要一想到他等于是净身出户一样的被分出来,心里还是会存着疙瘩。

    何老大没去管何毛柱怎么想,自顾自的又喝了一大口,叹息着继续往下说。

    “既然好处我都得了,那这守家的责任也该由我承担。即使打仗打的差点全散了,可只要那地儿还在,家里的老宅,后山的祖坟都还在,那我就要按照规矩,守住咱们老何家的根。长子不离家,这规矩老何家已经传了一二百年了,总不能在我这里破了吧?”

    方大海默默的听着何老大的话,虽然心里对于他这种选择并不怎么赞同,可对这种责任心和韧性,却十分的敬佩。看气氛有些沉重,索性起身,走过去给何老大倒了一杯酒,询问道: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三弟这里……爹,您这准备怎么安排?他可也是次子。”

    这个问题问的好,问的何毛柱和蔡福来都抬头看过来了,想听听何老大回答。

    “怎么安排?若是以前,那我大概会将老三直接放这里,都是兄弟,想来老二,帮你侄子找个师傅应该不难吧?”

    嗯?听着这意思,你这原本的打算现在改了?难不成你这是来了趟京城,就给何雨桂这娃娃找到了新出路了?来,细说,咱们都听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