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1948的奋斗人生》 80-90(第9/28页)



    这,这让方大海怎么劝?

    是,是人都有私心,可当着私心和生死存亡挂钩,那这还能说是私心?要方大海

    说,于大庆这样才是正常的反应。所以啊,他能说的就是:

    “行了,别多想了,这活儿本来就只能下雪天做,一个冬天的事儿,只要你们散的够开,在雪停之前,怎么也能攒出足够的粮食和衣裳来。这么一想,散了也就散了吧!全当积德行善了!”

    方大海说到轻松,那是因为他知道,到了年底,这京城就会解放,到时候这些苦的不要要的孩子,国家就会给出救助和帮扶,不是养老院,就是孤儿院,总有一个能收容他们的地方。到时候哪怕依然过得不怎么样呢,好歹活着还是有希望的。

    可方大海知道的事儿,人于大庆不知道啊!所以他想的比方大海远多了。

    “话是这么说,可今年能凑合着过去,明年呢?有一就有二,到了来年下雪的时候,这周围怕是都会这一招了,到时候我们人小力弱的,如何还能抢的过那些大人?”

    其实吧,能这么想,从思维格局上来说,于大庆那是真的,很有领导天分了。一般的孩子哪能想这么远?过一天是一天才是常态。

    所以也那怪方大海和这于大庆这么说的来了,他们俩啊,比其他同龄人思维更相近。

    “好歹你们又顺利的活过了一个冬天不是吗?再说了,你怎么知道到了天气回暖的时候,你们就不能寻出新的挣钱路子来?别的不说,那做蜂窝煤的事儿不也是个好法子?虽说如今用的人还少,可要是用的人多了呢?不一样是挣钱的路子?还是人人都能做得的路子,多好。”

    是啊,现在唯一能让于大庆不至于愁的睡不着的,也就是这么一个蜂窝煤了。

    说起蜂窝煤,于大庆倒是有个新发现。

    “肖大爷昨儿和我说,那蜂窝煤烧的时间长,点了炉子搁在屋子里,只要封好了风口,就能燃一个晚上,很是得用。可就一点,这东西气味太重,闻的时间长了容易头晕。所以他想法子从钢铁厂外头的废铁堆里,捡回来了几段铁皮,敲出了几根烟囱,挂到了炉子上头通到窗户外。你别说,就昨儿一晚上的效果来看,那是相当的好啊,而且连着屋子里也变得更暖和了。大海,你家要不要这样的烟囱?要的话,我让肖大爷帮你也弄一个?”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这广大人民群众中果然藏龙卧虎啊!他还什么都没说呢,看看,这铁皮炉子的大功用就这么被点亮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的,不过他再想要,也不能让于大庆他们这样本就一无所有的人提供,他的良心会痛的。

    “这么好?那让我想想……,这样,来,这2块钱你拿着。”

    “干嘛,看不起我们?你教我们套兔子的时候,我们可没给你学费。”

    方大海的钱还没塞过去呢,那于大庆立马就跳起来躲到了一边,就好像那钱烫手一样,脸上更是露出了怒容。那种被羞辱的愤怒,让方大海心下一慌,忙不迭的就开始解释。

    “我不是这意思,你急什么,先听我说完啊。”

    看着方大海着急的样,于大庆眨了眨眼,最终处于对方大海的信任,还是坐了下来,不过和先头不同的是,这次他只坐了半个屁股。

    “行,你说我听,要是不说出个理由来,方大海,咱们友尽了知道不?”

    这可这是够险的,真让于大庆这么生气着走人,那他打入这帮孩子的任务怕就要黄了。好在于大庆到底还是让他安抚下来了,甚至子啊门口帮着清点兔头的几个孩子听到动静看过来的时候,于大庆还知道挥手,没将刚才的事儿给透露出去,这让方大海稍稍放心了些。

    “我给你2块钱,是想让你和那谁?哦,肖大爷说,将炉子也好,烟囱也罢,尽可能的用好些的材料做,外观也做得体面下,然后再给我拿来。”

    “这个只要说是给你做的,不管是肖大爷还是其他人,那肯定尽心尽力,谁也不会糊弄事儿。这你大可放心。”

    许是从方大海那煞有其事的吩咐中,大概的琢磨出了一点什么,所以于大庆尽管表情依然不怎么滴,说话也带着几分冲味儿,可耐心却已经上来了,能一边说一边看着方大海,一脸继续的摸样。

    对此,方大海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用略低几分狡黠的声调说道:

    “等着做好,选一个我们院子里人都空闲的日子,大白天的送上门来,然后找院子里的人搭把手,一起安装烟囱,你说到时候……”

    后头的话方大海不用说,在外头也算是见足了世面的于大庆立马就明白了!

    只见他一脸高兴地拍着大腿,乐呵道:

    “只要他们知道了这东西的好处,那想来总有人会心动想要在自家摆一个。嘿嘿,不但能做饭烧水,还能暖屋增温,多好的东西,比火炕还实用呢,最起码火炕不能做到堂屋里去对吧。”

    “这下你明白为什么我要给你2块钱了吧?”

    “明白,明白,有了这钱,就能拾掇的更鲜亮了。那炉子里头的黄泥用最好的,外壳我也让肖大爷给裹上一层铁皮,还有那烟囱,我听说早先富裕人家有种铸铁的壁炉就用的烟囱,我让肖大爷也学那样的做,这样看着更体面些。”

    这会儿于大庆那是完全没有了方大海拿钱砸他,看不起他的想法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事儿要是能做起来,他们这一伙儿人又能挣多少钱的问题。

    “这事儿咱们做是能做,不过外头比咱们本事的人多的是,怕是和套兔子一样,也不长久。”

    要说于大庆他们这帮孩子最大的无奈是什么,那肯定就是:不管他们多聪明,多本事呢,有什么好的想法创造,永远都保不住!总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保不保得住的,能吃到这头一茬就行,只要速度够快,那怎么也能挣上一波不是?再说了,人家有钱有本事的想做买卖,那必定是往好里弄,你们要是反着来呢?我记得肖大爷好像还会烧点粗陶是吧?若是能自己做粗陶的炉子外壳,那这成本是不是能下来?做低廉价格的蜂窝煤炉子也一样能卖钱吧?这么一凑,弄好了,别的不说,最起码开春一人添一件衣裳总成吧?再不济多存上一个月的粮食总能吧?”

    也是,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只要能趁着别人没反应过来,好好挣上一波,哪怕是后头没有了呢,那也算是没白瞎他们这么一场折腾了。而且要是粗陶炉子这个真的能做,那就更好了,也算是有了个和蜂窝煤一样,长期来钱的营生。

    “还是你有主意,这么一想,那套子被人捡走的心疼,好像都轻了些。”

    好家伙,都说到这么远了,你这还记着拿套子的事儿呢!可真是够执着的。

    执着的于大庆在交割完兔头后,一身轻松的走了。这个时候,头疼的对象就换成了方大海,因为在于大庆走后不久,陆掌柜那边也来人了,同样是送兔头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50个。

    好嘛,这一天整的,居然有了360个兔头,这……就这数量,晚上能不能做出来是个问题不说,就是明

    天卖也同样是大问题!

    “大海,这数量有点多了,就北锣鼓巷口那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