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1948的奋斗人生》 70-80(第4/27页)
起来,那边兔头倒是没有了,这可就难办了。”
何毛柱一听绳套,倒是点了点头,可他是大人,也是见多了世面的,想的自然比旁人更细些,立马点出这其中可能的风险。这其中还隐晦的点出了人性的问题,想让方大海别将希望都寄托到这些人身上。切身利益这几个字看着轻,可卡到肉的时候,却绝对够疼。
何毛柱的提醒方大海挺见情,也没想瞒着他,所以这边何毛柱话音刚落,那边他就笑嘻嘻的又加了一句。
“不只是他们,还有其他人呢。”
这可真惊到了何毛柱了,垂着眼皮的眼睛瞬间瞪圆,一脸不解的问:
“你又传了别人?我说,你这孩子,怎么有点好东西就不知道藏一手呢。给村子里的人也就算了,那是对你们家有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没说的。可别人……这世上好人没好报的事儿还少了?”
是啊,好人没好报,农夫与蛇,这事儿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比比皆是。可为啥方大海这么有信心呢?因为他广撒网了呀。即使那些孩子也和何毛柱说的一样,贪图整个卖的利索,那他不是还有自己人嘛,借着送兔头进城,还能让交通员走的更合理些,想来城外我党的人应该也很愿意把。
不过这个就不好喝何毛柱说了,只笑着说道:
“别人或许会,可那些人不会。”
“哦?什么人?别怪二叔问的多,你是我侄女婿,我总不想你吃亏的。”
“是前门铁道边的那些孩子。”
“孩子?哦,你说那些捡煤核的孤儿小乞丐?”
一听是那些捡煤核的小乞丐,何毛柱虽然有些意外,可对这个答案确实认同的。
“哎,二叔明白了,你这是……都是孤儿,物伤其类啊!行吧,都是苦孩子,帮一把就帮一把,想来有了这活命的恩,他们也不至于真忘恩负义。呵呵,就是想忘恩负义,这些孩子也没这个能力,这好事儿倒是也能做。”
虽然说的现实了些,可何毛柱说的也挺在理,像是那些孩子这样的,能有个帮扶的人不容易,哪怕是为了这个,那些孩子也不会轻易的丢开方大海这边。
“他们又不是和钱有仇,干嘛要忘恩负义?”
“哦,是了,都没问,你这兔头准备什么价钱收?”
“2个兔头一个银角子,二叔,这价钱行不行?”
“别说,还真行,一个全须全尾的虽然高达1块,可我们都知道,这也就是这会儿。真放到平日里,有8角就不错了。”
说到8角,所有人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方大江,就是后来听说的王桂香,都忍不住捂着嘴偷笑。笑的方大江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低下头眼珠子乱转。
哎,这黑历史估计不到他进棺材,那是没法子躲过去得了。
“兔子皮虽然不值钱,可总归还是能换钱的,皮货铺子1角一张那都是低的,若是兔子皮完整,那卖2角也是能的。你这套的基本都是没伤口的,应该能有这价。五花肉平日是2角3一斤,兔子肉便宜些,怎么也能有1角5-1角8,一只兔子去了头,应该有3-4斤,那就是6角出头,内脏能自己吃,嘶……这么一算你这价格还真真好合适。”
何毛柱不算不知道,这么一细算,看向方大海的眼神都变了几下。
没想到啊没想到,平日看着有点大而化之,不爱算计的方大海,这算计起来,还挺有准!该不是以往他什么都心里有数吧!若是这样,那这个孩子还挺大气的,院子里那么借粮,占他便宜都能不计较!嗯,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可以。”
方大海什么都有数,何毛柱感觉这卖麻辣兔子的事儿越发的靠谱了。
“那些孩子苦日子过多了,也都是会算计的,只要没什么折损,他们轻易不会毁诺,你只要和他们说好了,那只要他们有,那必定不会少了你的份。”
虽然那些孩子什么人都有,做小偷小摸的都不在少数,可作为消息灵通人士,他同样知道,那些孩子里还真没出过什么大奸大恶的,平日也算讲义气。比那些已经去混了帮派的不知道好了多少。最起码他们还有底线!
(不讲义气,光靠这些孩子单个,也护不住他们那捡煤核的地盘不是?别以为这样的苦活就没人惦记,在京城,连着挑粪那都是有人霸着财路的。)
“那这卖多少呢?大海,你可有了章程?”
“卖多少,这不是还要和二叔您商量嘛。”
前期掐算完成,方大海也终于说到了这事儿的关键处。
“手艺我没有,调料该有什么我也不清楚。所以啊,二叔,我是这么想的,这事儿咱们两家练手来干,你看怎么样?”
嚯,请他来做一顿麻辣兔头,竟然是这个意思?何毛柱眯了眯眼,不确定的问:
“你有好事能想着二叔,这个二叔见情,可我这不是还有包子摊嘛,大海,没必要。你要真想做这个买卖,这方子二叔教你就是了,你那套兔子的本事不也没问二叔要手艺钱?自家人,不用算这么清楚。”
这个方大海信,虽然他们刚来的时候,二叔车马架势摆的挺明白,一时帮衬可以,要他出大钱不行。可等着他们住下,这往来的多了,又有了方大海帮着找药,代付药钱的事儿之后,何毛柱那是真没当他们是外人。
他外头去忙乎的时候,不管是挣钱还是做任务,家里那都没少了二叔两口子的帮衬。就是香草那孩子的棉袄,那都是二婶帮着改的,兄弟两的棉鞋,也是二婶做的。更不用说何毛柱每每帮他卖东西时走的人脉人情了。细说起来,何家两口子付出的也不算少。
不过,正是因为是自己人,所以方大海在清楚的知道,这生意自己没可能一直顾着的情况下,才毫不客气的将何家给绑了过来。
“叔,您是知道我的,我这人待不住,不是去打猎,就是在外头寻点散伙活儿,在家的时候真心不多。这么一算,就是这买卖真是我一家做了,那最后不定也是让大江他们去卖。这我能放心?他可才10岁。所以啊,我想着到时候也不耽搁您那包子生意,就让大松和大江搭个伴,就在家门口附近卖。这么的,家里也能顾上了,买卖也能做起来了,两全其美不是。”
这兔头生意能挣钱吗?那肯定的,可就外头这时局,能挣几个,能挣几天那却不怎么好说。为了这个,放弃了原本做的好好的熟练活儿,那更不可取。所以方大海说他还会继续打猎,继续找零活,何毛柱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
既然这选择正确了,那么让大松和大江一起……哪怕这生意没他们老何家掺和呢,大江真摆摊去了,大松能不去帮忙?这么一说,好像还真不如一开始就算到一处合适。也省的亲戚间帮多帮少的,反而弄出摩擦来。
想到这些,何毛柱叹了口气,又琢磨了一下,然后掰着手指头继续算到:
“这东西做起来料虽然不少,也有些耗油,可汤料不用天天做,只要熬制的好,三五天添上点新料,就能用上小一个月。这么一算,大海,这料钱也不算高了。另外这做兔头的手艺,说难不难的,晚上我回来半小时就能做出来。这么一算,工耗也不高。这么的吧,这生意咱们两家合伙可以,可挣了钱,你拿7成,我拿3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