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160-170(第13/27页)



    范侍郎无一不应。

    郑山辞请范侍郎坐下。范侍郎坐下说道:“这事是安远府的李将军贪污了银两一百万,被巡抚发现上报后,李将军得知这件事暴怒,带着军营的人去巡抚府邸打闹,把周巡抚一家打了一顿。这样就捅了马蜂窝了。”

    范侍郎压低声音:“更关键的是这李将军是魏大人举荐上去的,而这周巡抚又是萧大人的同年,情谊非同一般。”

    这几天是过年事情闹不起来,这开年上值就事就闹开了。

    “两位大人的门生故旧多,一百万两银子说起来也不少了,但李将军有心还是能补上来。周巡抚就写了奏折到京城告状,李将军恼羞成怒。”

    范侍郎只敢说到李将军跟周巡抚身上,没好说魏首辅跟萧次辅。

    郑山辞知道范侍郎谨慎的心理,他让范侍郎先退下了。

    这事在郑山辞看来就是李将军做错了,怎地就扯上两位阁老身上了。

    郑山辞又想了想。李将军是魏首辅的人,周巡抚是萧次辅的好友,这在地方上就是掣肘的关系。按理说萧次辅应该给魏首辅面子,这事私下压一压,让李将军把钱补上不伤和气,结果周巡抚把事捅了出来,魏首辅面上无光,还要损失一名亲信。

    萧次辅性子耿直又觉周巡抚没错,自然就跟魏首辅对上了。

    魏首辅确实气得不轻,陛下收了折子只是压下来,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发难。这个萧大人不知道私底下商量商量,李将军贪污了,他能割舍下,他只是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

    陛下的心思难测,这是送了一个把柄在陛下手上。魏首辅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写了一张请罪折子呈上去,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下值后还要安抚底下的人。魏首辅不曾想开年第一件事就是这样的事,心思百转已经静下来了。

    要说这内阁里的四个阁老,除了他跟萧次辅,就剩下雷阁老跟时阁老了。时阁老资历老,儒家大儒,他不爱夺权,只是喜欢点一点陛下的毛病。雷阁老入阁没几年,在内阁是和稀泥的,他哪边都不沾,谁有理就占谁。要说争权夺利,雷阁老还知道自己的斤两,没跟魏萧两个人争。

    魏首辅心里不是怕萧次辅,而是怕陛下对他不满意。跟阁臣,哪怕是次辅,魏首辅都没怕过。只有龙椅上的武明帝最值得让魏首辅警惕。

    他见过刚刚登基时少年天子,也见过武明帝富如春秋时,这位天子是玩弄人心,维持平衡的好手。魏首辅既为大燕社稷感到高兴,心里又有一丝警惕和遗憾。

    他坐上首辅之位未尝没有想过架空皇权,独掌大权。但也只能想想,武明帝太精明了,他只能藏着自己的心思。

    这样的想法身居高位的人都会有点想法,重点在于会不会实行。

    魏首辅现在就看重名。所以他不贪不怒,礼贤下士,是一个合格忠诚的首辅

    第166章 露脸

    郑山辞对这些党派之争没有兴趣,事实上他已经被划为是太子党,这个党派郑山辞还能接受。他本身就是太子少傅,跟太子的关系密切,不用说是太子党。

    李将军跟周巡抚的事,武明帝让刑部审查了,余下的按照流程走。武明帝收到魏首辅的请罪折子,微微扫了一眼便放下了。大多的请罪折子都是一样的,没甚新意。

    武明帝并不想作势给魏首辅添麻烦,魏首辅在这个位置挺好的,武明帝用得也称手。

    “太子,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太子思忖片刻说道:“李将军做错了事理应受到惩罚,连着举荐李将军的魏大人要斥责一二,但魏大人已上了请罪折子,父皇可以作势放过。周巡抚遭受大难,可拨金银安抚。”

    谢承云淡风轻的说:“说来李将军跟周巡抚的事只是小事,观其背后是魏大人跟萧大人。父皇想把两位阁老拉下来可借机发挥,现今两位阁老并无大错,不至于给他们没脸。这是儿臣的愚见。”

    武明帝看着谢承半晌没说话。谢承这几年越发长进了,武明帝心中欣慰。

    “你说得不错。朕没打算动两位爱卿。”武明帝低头看奏折:“你在礼部也待够了,明日就去翰林院吧。”

    翰林院储相之地,武明帝让谢承去翰林院就是去培养亲信,作为太子要是没有自己的班底,以后登基后要被朝臣掣肘。老臣成精了,年轻的官员尚且还有几分稚嫩,可以让太子练练手。

    太子领恩。

    他出了盘龙殿,姿态越发雍容华贵。回到东宫,脸上才有一丝喜意,他在外是不会表露自己的心情。看来这次的回答合了父皇的心意,谢承在礼部也没闲着,跟礼部尚书相安无事,看了一些礼仪的书。他本身的课就有礼仪之课,到了礼部还能学习一二。郑大人能在县城静下心来做事,他是一国储君也要不骄不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蒋詹事给太子上完课后,太子还是持弟子礼。蒋詹事听闻太子已经给武明帝提了要把蒋詹事撤下去,蒋詹事只会照本宣科,谢承也不是幼童了,不需要背诵文章诗歌。

    “殿下,这是臣最后一次为您上课了……”蒋詹事心中复杂,对着谢承行君臣之礼。

    他昨日接了武明帝的圣旨去安顺府做巡抚,虽说是封疆大吏,但蒋詹事更想留在京城。安顺府跟青州只有一县之隔。蒋詹事这个年岁能做封疆大吏也是武明帝抬举他了。

    他没什么有怨言的。

    “蒋大人,本宫准备了礼品就当是本宫的一份心意,蒋大人到了安顺府若有什么困难,可写信给本宫。”谢承扶起蒋詹事,让顺子把礼品拿来递给他。

    蒋詹事心中感叹,让身边的小吏接过来。他做了太子的老师,这辈子就打上了太子党的标记。蒋詹事盼望着等太子即位后,把他这个老师从地方召到京城来风光。

    这次只是暂时去地方。

    谢承亲自把蒋詹事送出宫,礼数周到,表现出对蒋詹事的重视。

    蒋詹事掀开车帘最后看一眼皇宫,放下车帘让马夫走了。

    郑山辞知道蒋詹事的事时,蒋詹事已经离开京城了。兵贵神速,他是急着去赴任,也怕自己在京城待久了伤感便携妻儿一块去安顺了。

    没有蒋詹事对他横眉冷对的,郑山辞到了东宫还有些不习惯。这小老儿头喜欢挼着胡子教训郑山辞,说一些之乎者的话,郑山辞敷衍的应声。

    郑山辞真心祝福蒋詹事在之后的仕途一切顺利,身体安康。年中述职时,他们还能一块回忆往昔,喝喝酒,说说话。

    “郑大人快请进来,太子殿下正等着大人。”宫人见了郑山辞面上带喜。

    郑山辞应一声加快脚步,可不能让太子等着。

    郑山辞这次给谢承讲的课是晏子春秋《内篇》中的二桃杀三士。除了要给谢承讲四书五经,郑山辞还要给谢承讲帝王心术,再者四书五经,这几本书现今谢承已经记住了,他从小认字后就开始学这几本书。

    科举的人学这几本书是为了答题,谢承学这几本书是为了了解其中的思想,虽说都是学,但学的方向不同。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