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90-100(第9/31页)

们只求考出功名,名次之争不明显,对有才之人是请教多过打压,这个氛围下,他读书都高兴。

    官学里,可能是地位高人一等的原因,也或是名次与利益挂钩,再有人脉积累的诱惑,许多人拉帮结派,早早勾心斗角。他不喜欢。

    一般学生请假,都是自己生病、父母生病,他这虽是夫郎生病,也算情有可原。学政大人松口了。

    名次不改,这是他应得的。但规定每个季度最少要来一回。

    以季度算,三个月来一趟府城,不算过分。

    谢岩欣喜应下,连声道谢。

    这头定下,就剩生意的事。与合作商人吃饭的日子定在明天,今日空闲,乌平之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夫夫俩在府城游逛。

    府城有码头,陆杨还没见过码头,三人一起去看。

    码头附近,和陆杨想的一样,许多扛大包的劳力在光着膀子干活。

    附近停靠的船只很多,来来往往的行人穿着各异。商户多,随从的护卫多。这一处多是男人在劳作,附近有很多院妓、船妓,小哥儿小姐儿都有。陆杨还看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人在招揽客人,与人嬉笑怒骂。

    人多,货多,种类繁复。

    凡是在府城商铺看见的稀罕货,在码头多转转,都能找到上游卖家。

    这里的客栈街连街,与客栈背靠背的房屋,则是许多暗门子,也叫暗娼。

    这就跟陆杨想象的不一样了,他以为码头这种地方,应该是仓库多、卖吃卖喝的多、住宿的地方多,没想到是妓子多。

    仓库还要再远一些,过了这几条热闹的街,有许多不起眼的民房。这些房子就是仓库了。放货又住人。

    而与仓库背靠背的一条街上,则是一个超大型的集市。

    临街商户开着门,生意却不在屋里做,也跟别的摊贩一样,到街上支摊子、摆货。

    乌平之家里做生意,对这处熟悉,跟他俩介绍:“这些货物不仅是府城商人会买,还有许多在府城歇脚的游商会看看。商人拿货,基本就是东边的货拿到西边卖,挣个差价。沿着这条运河,到处是商机。”

    陆杨心脏怦怦跳。如此说来,他只要有门路,在码头附近能支起小摊子,山货的生意自家就能做起来。

    乌平之肯定点头:“对,是这样。就算只做一回买卖,也是一回有一回的挣头。看货、看价、看行情,没谁一开始就是长期的买主,回头客慢慢攒。”

    来都来了,到里头转转、看看。

    陆杨没打算从府城带货回县城卖,他也不是开杂货铺的。此番过来,只看不买。

    结果他家状元郎听见有人吆喝着卖药材,一串串的药材名里,又听见了人参的名字,硬是把他带过去看人参。

    陆杨就不想买人参。把他们家的铺子卖掉都不够买一根的!

    乌平之则饶有兴趣,跟过来瞧瞧。

    他也让陆杨放宽心:“只要不是急需,没有被人强买强卖,以你们目前的家底来说,人参是买得起的。”

    急需就会被抬价,强买强卖不必多说,乌平之已经说过他在府城给父亲看病时吃过的亏。

    谢岩显然记得这件事,虽是冲着人参来的,却在摊子前看了很多种药材。

    他肯学,对这件事上心,陆杨常吃的药材他都认得,药性也都了解。如此在摊前说道一二,摊主还当他是懂行的。

    他身上文人气质重,吃过苦,心思还是纯净的,像个不谙世事的少爷。乌平之穿得富贵些,有些商家子弟的气质,看着像掌柜的。

    谢岩又紧紧牵着陆杨,一看就是两口子。

    这摊贩眼珠一转,当乌平之是陪家中少爷来采买的,与他搭话,问问要什么货、各是几百斤,又是哪家人。

    药铺、医馆也是有名号的,响当当的名号摆出来,满街的药商都要凑过来。

    名号响亮,病号就多。病号多,药材就用得快,这是大买卖。

    乌平之也不恼,笑呵呵说:“我家少东家还没接管家业,今天就出来转转、瞧瞧。”

    谢岩听见这句,震惊回头看了他一眼。

    乌平之继续道:“他平常也会研究一些医理,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做生意么,就是要与人为善。

    忙的话就算了,闲来无事,与人搭话聊一聊没什么,万一成了呢?

    这摊贩就说药材的二三事,做这个生意,他们自家会采药,还会到山里收药,也会种植药田、养药虫,每一份药材都要经过一番炮制处理,才能拿到外头卖,不是什么新鲜的药苗苗都能拿出来的。

    药材有易得与难得,还有药材讲究年份。年份久了,药性好,价格自然贵了。

    好比人参,几年药性的小东西,跟十年、百年的老参价格差距大。

    谢岩感兴趣,问他:“产地呢?”

    摊贩笑呵呵说:“产地自然也有差距,有的地方是深山老林,当地的老猎户进去都能迷了路,往里面去挖参,野兽毒蛇自不必说,单是山林迷路这一条,就是拿命换参。人命值什么价?出了山,还有人劫货。都说好参沾血,这可不是玩笑话。”

    他这个摊子的人参只有三根,不是险地所出,年份最高的才十年,价格一般般。还有一根伤了根茎,坏了品相。

    药性就集中在这部分,这根人参叫不出价。

    陆杨就着话题,跟这摊贩聊人参。

    “如此说来,这个挖伤的人参应当很便宜?”

    摊贩痛心点头:“对,能卖个十两银子吧。”

    再压一阵子,十两银子都不值了。

    谢岩问他:“你怎么不拿到药铺去卖?在药铺里,说不定有人急需,看着价格合适,就买了。”

    趁早吃了,还能有点作用。

    摊贩摇头:“本来就不贵,再送到药铺,我挣什么?我宁可砸手里。”

    陆杨说:“那你摆在这里一天,就跌一天的价,到时候本钱都回不来。”

    摊贩重重叹气:“哎!”

    乌平之跟他配合:“这样,老哥,我们今天聊得好,也不白耽搁你时辰,你看着给个准价,我们拿银子把这根人参买了,你少一件烦心事,也算我们照顾你生意。”

    这摊贩当即迟疑,还以为他们本来就是来买参的。

    乌平之跟他说:“您别多想,我这少东家是秀才,过来赶考的。家里开着布庄,实在是对医理感兴趣,才来攀谈一二。您热情,我们聊得好,哪能光看着你把货砸手里?多的货我们买着没用,这根人参拿了,回家切片,给长辈泡茶喝也不错。”

    摊贩恍然。难怪身上文人气质那么重。

    让他给准价,他要八两五钱银子,低于这个价,他砸手里也不卖。

    乌平之看看谢岩,谢岩满眼睛都是渴望,疯狂明示:买它买它买它!!

    他又看陆杨,陆杨摇头失笑:“看我做什么?我可没带银子。”

    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