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30-40(第4/29页)

家里,难免多想。

    忙起来好,忙起来没空胡思乱想。

    陆杨心情好,想什么都好,开口说话全是“好好好”。

    被他的情绪感染,谢岩也感觉各处都好,脸上浮出笑意。

    陆杨卖菜是搭着卖,没指望靠卖菜挣钱,想着能挣一文算一文,结果来买菜的人好多。

    每个人还买得多,萝卜白菜都是五斤十斤的买。

    每天都要吃的东西,越到年节越贵。

    陆杨在县里长大,知道价钱。从小年夜开始,肉价菜价都会飙升。

    那是最好挣钱的时候,只是他赌不起,万一当天没有卖完,谢岩的束脩就攒不够了。

    陆杨到县里,带来的菜不多,他们还有人要坐车上。

    幸好陆松干活勤快,雪一停就收菜,送来一车,看他这边走货快,紧赶着又回村拉菜。

    每家就那么十几二十斤,多一些的人家,有三四十斤。

    今年有人收菜,大家都没做多少咸菜,都留着卖钱。

    第二车送来的时候,陆柏来帮忙了,他找亲戚借了辆驴车,兄弟俩一起拉了三车菜,铺子里的菜才有存量,可以招呼来往客人。

    谢岩有眼力劲儿了,会招呼两位哥哥去喝茶暖身子。

    他还听陆杨的话,给他们拿了肉包子吃。

    陆松知道价格,一个肉包子五文钱,他拿着没好意思吃,陆柏愣一些,啃了一口,吃到了肉馅儿,才惊呼道:“肉,这是肉包子!”

    他这个傻愣劲儿,让谢岩盯着他看了好几眼。

    陆杨常说他是呆子,谢岩不知道他的具体表现,现在是看到了。真呆啊。

    陆松捂脸。弟弟都吃了,他也就不客气了。

    今天晚了,他们兄弟没急着走,等着跟陆杨夫夫俩一起回村。

    陆杨在前头忙,每个来买菜的人,他都要跟人介绍店铺的主营业务和副业。

    主要是卖包子的,皮薄馅厚的大肉包子!再搭着卖些瓜子花生红枣,这两天就有米和面粉卖,和外头一个价,住得近,图方便,可以来他这儿转转。

    他还说:“我夫君是秀才相公,过阵子也开始写对联卖,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你们来,给个纸墨钱就行,不挣你们钱!”

    开门做生意的,哪有不挣钱的?

    秀才相公不挣钱,写什么对联?

    大家伙心里这样想,看陆杨把话说得好听,都乐滋滋应了。

    陆杨那边没一会儿就要补货,他看陆松兄弟俩都在,就让陆松和谢岩去外头采买一趟。

    瓜子花生红枣都是同一家铺子买的,陆杨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才拿到了低价,跟外头的货郎一个价,但他拿货少,每样就五斤。

    这样小气,那掌柜的给他称重时,都在翻白眼。

    陆松头一次知道还能这样,跟谢岩一起去看了回脸色,问谢岩这是怎么谈成的。

    谢岩说:“放在我们铺子里卖,就算他没花钱就多开了一家店。我夫郎是这样说的。”

    陆松:“……”

    真行,还能这样。

    干货上了,陆杨看包子也要卖完了,心情之爽快无法言喻,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说:“那老板做生意不行,别人多买几斤他都给人便宜,我这算是帮他卖,挣个薄利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他那儿还有核桃和栗子,死活不给我,桂圆也没买着,下次得换一家谈谈。”

    这次还要继续合作一阵,他答应了,每一样要拿够一百斤,分批拿。

    因有铺面在,随时都能找过来,那老板才松口,同意让他拿一些货来卖。

    谢岩让他别气:“他家生意没有我家生意好,我跟大松哥过去,除了我们,都没客人。”

    陆杨笑他笨:“他这种铺子,开在那里,就是给人批货的,散客才少。走街串巷的,谁都能卖瓜子花生,哪里人多,他们往哪里挤。我这个固定摊位,还是沾了这些菜的光,那些人出来买菜,恰好看见了瓜子花生,嘴上闲着,想吃吃东西,顺道就买了。要是有人先叫卖到他们门口,他们就不光顾我的生意。”

    冬季货郎都少出门了,让他占了便宜。

    谢岩真是机灵,他一听别人都是叫卖到门前,就问:“村子里能卖瓜子花生吗?”

    当然能卖啦,回家就带上!

    他们提前一个时辰关门。铺子里暂时没有留人看店,货物都不留,没卖完的菜,陆杨都带走了。

    沿街再叫卖叫卖,菜清得很快,他再报了店铺位置,说以后买菜可以去铺子里。

    瓜子花生也搭着卖了些,就剩些红枣了。

    陆松问陆杨:“菜这么好卖吗?我们以前上街,要转好久,还有人压价。”

    陆杨揉揉脸,他笑多了,脸蛋发僵。

    “那都是故意的,就像你们挑柴出来卖,也有人故意压价。都知道你们是村里来的,走了二十里路,辛苦背过来,还能再原样背回去?连个饭钱都没挣着。拿捏了你们的心思,就想要便宜点。”

    开了铺子就不一样了,卖不卖都行,爱买不买。

    吃的东西不愁卖,尤其是菜蔬。这年头,顿顿吃肉的人少,还得吃菜。就是咸菜,也得买菜才能做。

    陆松:“……”

    县里人真阴险。

    谢岩对此有点兴趣,问陆松:“你们以前卖菜是什么样?”

    陆松回忆了一阵,才道:“我家有一两年没卖菜了,家里三个男人,饭量大,吃不起肉,菜管够。实在吃不完的,我们来赶集,才会带上一些来县里卖。那点东西,交钱去集市里换摊位不划算,走街串巷的要看运气,有时候碰见真心想买的,看价钱过得去,二话不说买了。大多是柳哥儿说的这样,要多走一些冤枉路,然后着急起来,自己降价贱卖了。”

    菜价足够低了,再贱卖,他们白种了。

    陆柏接话说:“我之前卖柴火,一车木柴,那家人就开二十文钱的价格。”

    一车木柴要九十文,再砍价,也得八十文。

    十文钱过分了,跟侮辱人没区别。

    陆杨摸摸鼻子,略有几分尴尬。

    他以前在陈家也干这种事,陈老爹舍不得花钱,这里那里的压价,压价的事全是陆杨去干。买菜买柴,他不知受了多少白眼。

    但都没关系了,他现在有自己的铺子了,进项花销,都捏他手里。

    他今年没法子,菜价也压了些,过了这阵子,谢岩入学了,他压力小了,就愿意让利了。

    他说:“等回村,你们先到我们家坐坐,把钱分了,工钱结了。他们拿到菜钱,才好继续摘菜。大松哥,你要是乐意,可以再走走陈家湾,还能到黎寨看看。”

    专职收菜,工钱就不能开十五文钱了,要涨价。

    涨价多少,陆杨要合计合计。

    陆松应下。菜就那么多,吃完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